滿朝文武鬥毆,他出手打死錦衣衛頭子,明代犀利哥從此一炮而紅

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有個75歲的大臣去世了。這本來沒什麼稀奇,但就算此人已經去世,明朝的君臣們卻依然記得他當年的傳說:想當年,大明王朝滿朝文武公然在大殿上鬥毆,此人當場出手,竟打死了錦衣衛頭子。


滿朝文武鬥毆,他出手打死錦衣衛頭子,明代犀利哥從此一炮而紅

時光要推移到明英宗正統四年(1439年),那一年,意氣風發的王竑高中進士,看著美好的大明江山,他豪情萬丈,立志要做一番事業;7年後,王竑成功當上了戶部給事中,就在他展望未來之際,大明的皇帝突然被敵軍抓走了。

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御駕親征去打瓦剌,王振沒有任何戰鬥經驗,一頓瞎指揮,導致明英宗被俘,他自己也被出離憤怒的護衛將軍樊忠打死。消息傳到京城,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鈺挑起監國大梁,召開會議,與群臣商量如何對付想拿明英宗威脅大明王朝的瓦剌人。


滿朝文武鬥毆,他出手打死錦衣衛頭子,明代犀利哥從此一炮而紅

這一年的8月23日,會議順利召開,中途卻出了亂子。大臣們強烈要求把王振的全族給斬了,否則難以平息心頭之恨。右都御史陳鎰首先發言,一邊說還一邊哭了起來,群臣受到感染,也紛紛響應,朱祁鈺被這陣仗嚇到了,擺擺手:“先散會,晚點再聊。”

群臣不答應,你不給個態度,我們就不散會!朱祁鈺急急忙忙往後面退去,群臣蜂擁而上把他圍得密不透風,見狀,朱祁鈺只得下令,叫錦衣衛指揮馬順去抄了王振的家。但群臣又不同意了,馬順向來跟王振一個鼻孔出氣,怎麼能派他?


滿朝文武鬥毆,他出手打死錦衣衛頭子,明代犀利哥從此一炮而紅

場面一片混亂,朱祁鈺身邊的太監金英叫大家退下,群臣不依,就在這時,錦衣衛指揮馬順沒看清形勢,跳出來大喊:“你們這些傢伙,賴在這裡做什麼?還不趕緊回去!”這一喊,火藥桶就被點著了,向來敢作敢為的王竑忽然一把抓住馬順的頭髮,破口大罵。

王竑一邊罵馬順附和王振、奸佞不堪,一邊左勾拳,右勾拳,佛山無影腳齊上陣,將馬順打得只有出的氣,沒有進的氣。群臣一看這架勢,也紛紛上前助陣,眨眼間,馬順就當場去世了。朱祁鈺驚得心跳加速,他長這麼大就沒見過文武百官鬥毆的奇事。


滿朝文武鬥毆,他出手打死錦衣衛頭子,明代犀利哥從此一炮而紅

這還沒完,“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明代犀利哥王竑繼續帶著大家向朱祁鈺提要求:把王振另外兩個太監小弟毛貴、王長隨也交出來吧!朱祁鈺沒辦法,只得馬上把這兩人踢出去。群臣又是一頓圍毆,兩人也很快斃命,三具屍體,被憤怒的群臣掛到了東安門上。

一時間滿朝大亂,什麼朝廷禮儀都被眾人拋到了腦後。兵部侍郎于謙唯恐朱祁鈺事後冷靜下來治大家的罪,拉著朱祁鈺好一頓勸,朱祁鈺便答應饒恕眾人。這件事,史稱“大明午門血案”,此案發生後,王振的勢力被一洗而空,朱祁鈺領著群臣一起打敗了進犯北京的瓦剌人。


滿朝文武鬥毆,他出手打死錦衣衛頭子,明代犀利哥從此一炮而紅

而率先出手打人的王竑也因此在明朝“一炮而紅”,名震天下。之後,王竑身在宦海,幾度沉浮,直到去世。正德皇帝即位後,贈予他太子少保,諡“莊毅”。按諡書的說法,“好力致勇曰莊,武德剛毅曰莊,致果殺敵曰毅;強而能斷曰毅”,這個諡號也算是精準評價王竑了。

圖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著者所有,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