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心裡看似很聰明的“小算盤”,實則是在坑娃,別瞎高興

對於人來說,與他人的人際關係很重要,這會直接關係到我們的社會地位。同樣地,對於孩子來說,與小朋友之間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也同等重要,甚至對他各方面的發展都有影響。

可是,小孩子的行為,多數受大人影響,如果父母心裡有這些“小算盤”,看上去很聰明,實則坑娃,因為會得不償失,讓孩子孤孤單單,反而沒有朋友。

父母心裡看似很聰明的“小算盤”,實則是在坑娃,別瞎高興

一、要求孩子和聰明學習好的小孩交朋友

有這種想法的父母,可能初衷是好的,畢竟“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他們認為孩子跟這樣的孩子交往,受其薰陶也能在學習上有所幫助,可是這種交往不可強求,假如你的孩子成績平平,性格又無吸引人之處,對方孩子也不見的就願意接觸你家娃。

況且,如果孩子“倒貼”上去,反而容易被對方“瞧不起”,反而導致自家孩子有壓力,情緒壓抑,缺乏自信,導致自卑等。

父母心裡看似很聰明的“小算盤”,實則是在坑娃,別瞎高興

二、讓孩子廣交朋友,越多越好

我老公說他上學時,同桌的父母就這麼教育他“多個朋友多條路”,讓他多多結交朋友,三教九流什麼人都認識。結果這個同桌上到初三就不上了,被社會上的朋友拖下了水,參與了一起搶劫案,事發後幾個少年都被抓了,大好前途就此葬送。

人的一生可能會遇到很多人,但是不是每一個都能成為朋友,朋友多也並不意味著人際交往能力就強,俗話說“朋友不在多少,真心一個就好。”

三、孩子害羞,父母“廣為宣傳”

如果你的孩子不愛說話不愛問人,你會怎麼做呢?有一類家長覺得,既然孩子害羞,我就替他說,在孩子面前做好“榜樣”,他以後不就會說了嗎?於是,見到朋友,對方還沒有開心,家長就拉著孩子說,“我這孩子害羞不愛說話……”

如此一來,孩子往後會更加害羞不敢在人前講話,因為你已經給他“定性”了,孩子在心裡也會自認為“我就是害羞,不愛說話”。

父母心裡看似很聰明的“小算盤”,實則是在坑娃,別瞎高興

四、孩子愛搶東西愛罵人,長大後不會吃虧

這種小孩子我基本見到就馬上拉著兒子離他遠遠地,因為吃過虧。我們小區裡就有一個這樣的“小霸王”,別的孩子拿玩具,只要他看上了就一把搶過來,不給的話就推倒你,有一次是搶我兒子的玩具,我兒子不給,搶來搶去玩具掉到地上,我兒子去撿,那個娃一腳踩著我兒子手上。

這個小霸王的奶奶說,我孫子這樣以後絕對不會吃虧。是啊,可是哪個家長會讓自己的孩子跟這種小孩玩?如果他的脾氣性格不改,將來能不能有朋友都是未知數。

父母心裡看似很聰明的“小算盤”,實則是在坑娃,別瞎高興

五、孩子不講禮貌,是因為他還小不懂事,大了就好了。

不講禮貌的孩子,主要是行為或者語言上比較粗魯不文明,沒有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一個孩子,小時候就不能文明禮貌與人相處,長大後也不見得會好到哪裡去,“樹大自然直”只是我們的美好願望罷了,要知道,作為樹來說,枝枝叉叉都需要及時修剪,樹苗方能成就參天大樹。

總之,在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這方面,家長不要有以上這些錯誤的想法,防止妨礙孩子建立人際關係,反之,我們應該正確引導孩子,撿來自己的牢固的“朋友圈”,真誠對人,也必定得到真誠的回報,收穫健康的友誼。

父母心裡看似很聰明的“小算盤”,實則是在坑娃,別瞎高興

家長們的想法都是好的,都希望孩子能夠養成好的習慣能夠守規矩,但往往是在方法上出現了錯誤。有時候孩子沒有隨父母心願,還免不了一頓打罵。打孩子不是目的,而是讓孩子守規矩養成好習慣,所以家長們不能遇事就打孩子,不是每一次都管用的。這本

《這樣定規矩,孩子才願意聽》,通過代替懲罰的7個技巧,帶你走出親子溝通中的“越管越叛逆”的怪圈,可以說是一部融合了愛與溝通技巧的家教枕邊書。

父母心裡看似很聰明的“小算盤”,實則是在坑娃,別瞎高興

父母作為孩子的管理者,要給孩子立規矩是應該的,但一定要注意方式。做為父母,教育子女一定要遵循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是:

別在孩子還沒說話之前,就嚇得他不敢吭聲

父母心裡看似很聰明的“小算盤”,實則是在坑娃,別瞎高興

《這樣定規矩,孩子才願意聽》2冊只要46元,也就媽媽一盒面膜,但卻可以教你換種方式,面對孩子的不解與對抗。

想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