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三部曲中,有了三次華山論劍,為何沒有第四次華山論劍呢?

金庸的十五本小說中,有三部是情節相互聯繫的,被稱為射鵰三部曲,射鵰三部曲分別是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射鵰三部曲中,一共有過三次華山論劍,第一次和第三次都產生了五絕,很多網友問筆者一個問題,為何沒有第四次華山論劍呢?難道是事不過三這麼簡單嗎?答案當然沒有大家想的那般簡單,為何沒有第三次華山論劍,原因很複雜,現在,我們一一作出分析:

第一,我們得了解下,為何會出現華山論劍?華山論劍並不是擂臺,其中一個“論''字,定了格調,我們可以理解為”江湖劍術研討會“或者“華山武術研討會”,大家注意到一點沒?三次華山論劍,並不是人人都能參與的,必須是江湖公認的,優秀的武術家,才有資格參與。第三次華山論劍,沒有進行任何武術比武,就能確定出五大武術家的地位和稱號。長遠的角度看,我們可以認為,華山論劍的意義,在於制定江湖中的武術格局。東邪,西毒,西狂,南帝,南僧,北丐,北俠,中神通,中頑童,其實就是按照各自的位置,瓜分江湖世界的勢力範圍。

第二,三次華山論劍目的是什麼?是為了維護武林秩序,第一次華山論劍爭奪九陰真經我們就看得出來,王重陽奪得經書,沒有學習其中的武術,而是將經書藏起來,九陰真經就好比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如果流落江湖,將會打破現有的江湖格局,將引起江湖生靈塗炭,郭靖就曾想過:他要得到經書,也不是為了要練其中的功夫,卻是想救普天下的英雄豪傑,叫他們免得互相廝殺,大家不得好死。

正是因為如此,第三次華山論劍參與者沒有歐陽鋒,沒人想稱霸武林,所以就隨便安個五絕的名號,維持江湖現有的格局,保持原貌不變。

瞭解以上兩點,我們就能開始解答,為何沒有第四次華山論劍了?

第三次華山論劍,新五絕的名號,已經不如以前響亮了,用日薄西山來形容不為過,第三次華山論劍後,西狂楊過退出江湖,中頑童周伯通,東邪黃藥師,南僧一燈,也都是垂暮之年,將不久於人世,更主要的是北俠郭靖,在蒙古軍隊南下,守衛襄陽的戰鬥中,被新型投石機打死。

這一切,意味著大俠獨自一人挑起武林大旗的時代過去了,蒙古軍隊南侵,中原武林各派勢力被肅清,劫後逃生的武術家們,大多也都歸隱不出。

蒙古佔領了中原後,中原武術的整體實力,下降了很多,個人的力量下降,有利有弊,有弊則是沒人能夠代表一方武林至尊,敢自稱東邪,西毒,南帝,北丐參與比武,所以就沒有了華山論劍。有利則是個人力量變小後,人們相互抱團取暖,群體的力量就變得強大,所以就有了門派,第三次華山論劍後,陸陸續續,出現了八大門派。

華山論劍,轉為了門派鬥爭,江湖變得更加複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