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如果進入電影《中國合夥人》的世界裡,孟曉駿、王陽和成東青3個家庭背景、性格、和行事風格全然不同的大學生在走出象牙塔後,如何改寫自己命運和維護自己的尊嚴。


《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三人各不相同的家庭背景使得他們在看待事物上有著截然相異的角度:

孟曉駿的祖父和父親都是曾留學美國的海歸人才,對於他而言,美國是他的家族傳統;王陽的家庭相對開放,他留著長長的頭髮,覺得自己是浪漫派,夢想是以後當個浪漫派詩人;而成東青則是三人中家庭條件最差的,大學報到時,他手夾著一卷涼蓆,透過又土又厚的眼鏡,一臉痴痴地看著從未見過的高樓。


《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三人因一場課堂上的鬧劇而產生了珍貴的友誼,創業成功後在公司未來的道路決策上產生嚴重了分歧而分道揚鑣,最後卻又在朋友面臨危機時挺身而出、冰釋前嫌。

看清事實的他們決定,要在那些對中國人有著極深偏見的外國人臉上,來一記響亮的耳光。

《中國合夥人》所體現出來的不僅僅三個大學畢業生創業的曲折經歷,還有關於那個時代的獨特記憶。

1.寒門不易出貴子

如果一定要用某個詞來形容電影中第一次出場的成東青,大概沒有比“Loser”更適合的了!

電影一開始,成東青就跪在一群人的跟前,他高考失敗了,已經是第二次失敗。

在他面前的人除了母親,還有本家的親戚和村民街坊。


《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成東青垂著頭,說他還想再來一次,最後一次,但母親就是不吭聲,面臨拒絕之色。其實這是母子二人演的一出苦肉計,觀眾自然就是身旁的親戚。

母親也想讓兒子再補習一年,但是兒子前兩次的高考已經花光了家裡所有的錢,她再也拿不出供成東青補習的學費了。所以她要等,等親戚加入勸說,如此她才有可以向他們借錢的臺階。

對於已經經歷了兩次高考失利的成東青,表面上看,人們會自然而然地讚揚他不服輸,想重新證明自己的精神。但內裡,卻有著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

不讀書,他就只能在家幹農活,恐怕連自己的養不活,

除了讀書,一無所長。這是成東青的唯一能改變命運的方式。


《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在我所經歷讀書生涯中,常常會得到這樣的告誡:

讀書是這個世界改變命運最廉價也是最有效的方式,而高考,則是這個世界是最公平的考試。哪怕會有人濫用手中的權力,但它仍舊是最公平的。

時至今日,我仍然未質疑過這句話的正確性。


《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高考是普通人改變命運最公平的機會。但即使是這樣的機會,對於很多家庭而言,也仍然算是一種奢望。

電影《中國合夥人》一開始,就向我們詳盡描繪了這樣的一個家庭。

在圖書館,有人曾問成東青:“你的夢想是什麼?”

他說:“我沒有夢想。”

成東青確實是一個不敢有夢想的人,因為僅僅考上這個大學,就已經耗盡了家中的一切。但不得不說,成東青仍算是一個的幸運兒,因為對於大多數像他那樣的人而言,是沒有機會得到三次高考機會。


2.信仰的倒塌

孟曉駿是那個時代眾多知識精英的縮影,他的父輩和祖輩都是曾留學美國的海歸,在他身上,有著顯而易見的高傲。

在祖父與父親的耳濡目染下,美利堅,早就是成為了與孟曉駿夢想高度重合的國度,他將所有的美好都附加在這個夢想上。


《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留學是他的家族信仰,他誓要捍衛,不容許任何人詆譭。

當老師在課堂上談及美國些微不足時,對於他而言,這無疑是老師的誹謗與臆測。

他質疑授課老師:“你去過美國嗎?”隨即大鬧了課堂。他也一直為留學美國做著萬全準備,王陽想讓他一起去看患病的成東青,他拒絕了,因為害怕自己被感染而影響到接下來的簽證面試。

可是,信仰的轟然倒塌又只是在一瞬間。

當面籤成功的孟曉駿和女友懷揣著夢想踏上美利堅的土地時,意氣風發。他轉過頭對王陽和成東青堅定地說:

“我再也不會回來了!”


《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此時的他一定不會想到,等待他的將是隨意的解聘,還有餐桌上收拾不完的盤子。

他夢想的土地對他並不友好。

這真是一次失敗的追夢經歷。

孟曉駿很落魄,更為致命的是,他丟失了最讓人羨慕的自信。

消沉許久的他覺得自己需要足夠的成功,只有這樣,才能得到大洋彼岸足夠的尊重。

可是當已經成為新夢想公司的他為了版權問題再次前往美國時,幻想再次被打破。海關人員面對已然成為成功人士的他,仍然會像審問犯人一樣。

身著西裝革履的他,再次被工作人員無數次確認:

;"你前往美國不是想留下來吧?"

《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他辛辛苦苦飛到了美國,本來約定好的談判,等了20多個小時,最後被一杯又一杯咖啡打發了回來,對方根本就沒來。

正因為這次的經歷,讓孟曉駿回國後堅定主張讓“新夢想”上市,為此不惜和成東青分道揚鑣。他要上市,要讓美國看到他,這是他獲得尊重的唯一方式。


3.

電影最後,三人重歸於好,一同前往美國就“新夢想”所用教學資料侵權的爭議展開談判。

對方一口咬定,新夢想的學生的分數普遍比較高,而且,這使得人不得不懷疑,這些學生可能採用了作弊的手段。

“畢竟中國學生一直以來都有作弊的習慣。”


《中國合夥人》:寒門不易出貴子,弱者無權論尊重

成東青拿起一本英語詞典,讓對方隨意找一頁,他可以全背出來。

他在飛機上抽時間將整本書背了下來。

他說:“你們遠遠想不到,中國學生為了夢想能付出多大的努力,我在其中還屬於資質平庸的人!

然後站起來,看著孟曉駿,宣佈新夢想即將上市。

不僅僅為了孟曉駿,還為了所有付出了努力,卻從未得到應有尊重的中國人。

現在,他要掌握話語權,並且修改遊戲規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