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媽媽》:經典水墨動畫背後是對兒童自我認同構建的思考

蝌蚪找媽媽,奔走詢問忙。只緣執一體,再三認錯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認識不全面,好心辦壞事。莫笑故事誕,此中有哲理。畫意與詩情,三美此全具。——矛盾

《小蝌蚪找媽媽》是無數人的童年回憶,可以說是中國的國民童話。目前,部編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材中的第一課就是《小蝌蚪找媽媽》。最近在家裡陪孩子複習時,意外發現這個故事還有一個動畫版!

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根據方慧珍、盛璐德的同名童話改編而成,是我國第一部水墨動畫。動畫中的畫面風格、配音和配樂都蘊含著濃濃的中國風。這部動畫時長僅15分鐘,但卻是中國動畫史上一個劃時代的作品,在國際上獲得多項大獎:

  • 1962 年影片第一屆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美術片獎;
  • 1961年獲瑞士第十四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短片銀帆獎;
  • 1962 年獲法國第四屆安納西國際動畫節短片特別獎;
  • 1964 年第四屆戛納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 1978 年獲南斯拉夫第三屆薩格勒布國際動畫電影節一等獎;
  • 1981 年獲法國蓬皮杜文化中心第四屆國際青少年電影節二等獎。

法國 《世界報》對這部動畫有著高度評價:“中國水墨畫,畫的景色柔和,筆調細緻,以及表示憂慮、猶豫和快樂的動作,使這部影片產生了魅力和詩意。”

動畫的故事情節與童話裡的相差無幾,所以我就不再贅述。今天,我將從獨特的藝術風格、符號化的表達方式出發,解讀一下這部水墨動畫的魅力所在。在本文的第四部分,我將談談小蝌蚪找媽媽過程中是如何構建自我認同的,以及這部動畫帶給我們的現實意義。

《小蝌蚪找媽媽》:經典水墨動畫背後是對兒童自我認同構建的思考

01、獨特的藝術風格:在表現形式上進行創新,將水墨畫運用到動畫中,將民族樂器融入到背景中,帶有鮮明的民族特色,營造出別樣的意境

《小蝌蚪找媽媽》上映於1961年,上世紀60年代初是中國動畫發展的一個黃金時代。知名的《小蝌蚪找媽媽》、《山水情》、《牧笛》等動畫都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這一時期的動畫無論是在畫面呈現還是創作機制上,都突破了以往的作品。

①在表現形式上進行創新與突破,將民族文化融入動畫中

1960年,中國電影行業出現了兩種新的形式:水墨動畫片和摺紙片。前者將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應用到動畫中,營造出虛實結合的獨特意境。

水墨畫以墨作為主要原料,根據加入水分的不同可以分成溼墨、幹墨、淡墨、濃墨,不同的墨在畫紙上呈現出不同的濃淡層次。基礎的水墨畫只有黑白兩色,在進階的水墨畫中,色彩相對豐富,加入了花鳥走獸。

《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發生在池塘裡,影片中無論是背景還是小動物,都借鑑了水墨畫中的寫意花鳥。

主要角色小蝌蚪就是來自於齊白石的《蛙聲十里出山泉》。與齊白石作品中的小蝌蚪一樣,動畫中的小蝌蚪也是由簡單的“一點”、“一線”組成。“點”並非原點,而是橢圓和菱形的結合體;“線”非直線,彎彎扭扭的一筆構成了靈動的尾巴。

動畫在背景畫面的呈現上也很用心。池塘裡的荷花、荷葉、水草都用了寫意的手法,體現了水墨畫柔美的特點。而片中小動物的形象更是出色:小雞活潑可愛、金魚漂亮靈動、烏龜沉穩憨厚、鯰魚威武嚴肅……簡單而不失層次的色彩配合動畫製作技術,創造出了一隻只形象鮮明的小動物。

總之,靜態的植物與動態的動物搭配適宜,在畫面切換中顯得層次分明。影片在展現故事進展的同時給觀眾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動畫中的每一幀,無不體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小蝌蚪找媽媽》:經典水墨動畫背後是對兒童自我認同構建的思考

②通過配音與配樂,使角色形象更生動立體,通過聲音變化彰顯角色心情

畫面與聲音都是影視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符合角色定位的配音能夠豐滿角色的形象特點,而恰到好處的配樂能暗示劇情的起伏及角色的心理狀態。

《小蝌蚪找媽媽》的旁白把整個故事串起來,旁白通過語速快慢、聲音輕重、停頓、語氣變化把故事描繪得有聲有色。

另外,小動物的配音也很精彩。比如主要角色小蝌蚪的配音,在小蝌蚪詢問其它小動物時,配音表現出了小蝌蚪內心的疑惑。當小蝌蚪誤把其它動物當成媽媽時,大聲叫喚“媽媽,媽媽,好媽媽”,配音通過加快語速、提高聲音,形象地表現了小蝌蚪以為自己找到媽媽時激動和急切的心理。

除了配音,這部動畫在配樂上也很用心。背景音樂中運用到了古琴和琵琶這兩種中國傳統的樂器。

古琴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傳統的撥絃樂器之一,音色深沉,意境悠遠。琵琶也有著悠久的歷史,聲音清脆亮麗,通過演奏技法的變化,又能營造出圓潤與水靈的感覺。

影片在配樂上運用到了中國傳統樂器,與傳統水墨畫創造的氛圍契合。在配音上把小動物的形象和情感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小蝌蚪找媽媽》:經典水墨動畫背後是對兒童自我認同構建的思考

02、符號化的表達方式揭示了短片的文化內涵:賦予小蝌蚪、魚、烏龜等動物以不同的隱喻,使影片表現出明顯的指向作用

影片中出現了母雞、蝦、魚、螃蟹、烏龜和鯰魚等動物,每種動物其實懂代表了一類人。而主要角色小蝌蚪則代表了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兒童。下面我將分成不同的類型一一展開。

新出生的小蝌蚪代表了天真稚嫩的兒童。剛出生的小蝌蚪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但對自我及家人不甚瞭解。看到小雞與母雞相處的場景,小蝌蚪便思考自己的媽媽在哪裡。他們缺乏安全感,當他們發現媽媽不見了的時候,便四處遊散去尋找媽媽。

生活中,兒童也有上述心理和行為。大部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對會出現分離焦慮,當媽媽不在身邊時,他們就會哭鬧,希望媽媽陪在自己身邊。

由於不知道媽媽的模樣,所以他們只能根據其它動物給的信息“盲找”。在這一點上,兒童也有類似的特點。比如,當他們做事時,可能沒有具體的想法或規劃,便著手去做了,他們的判別能力也較弱。

《小蝌蚪找媽媽》:經典水墨動畫背後是對兒童自我認同構建的思考

蝦公公、魚媽媽、螃蟹等動物代表了善意的引路人。在小蝌蚪尋找媽媽的路上,他們遇到了蝦公公、魚媽媽、螃蟹、烏龜等動物,小蝌蚪把這些動物誤認為媽媽。對此,這些動物沒有生氣,反而耐心地向小蝌蚪解釋認錯人了,並給小蝌蚪提供了尋找媽媽的關鍵信息。

這些動物象徵了兒童成長路上善意的引路人,他們可能是老師、鄰居或是好心的陌生人。總之,當孩子們遇到問題時、迷茫彷徨時,總有善意的人給他們提個醒,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少走彎路。

《小蝌蚪找媽媽》:經典水墨動畫背後是對兒童自我認同構建的思考

03、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實質上是兒童自我認同的構建過程,經典童話故事的背後,傳遞的是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

小時候看童話故事,看的是情節,在老師或是家長的循循誘導下,才能對其中的主題理解一二。長大後再重溫這些經典的童話故事,才能透過情節,看到故事背後所呈現的多元主題,以及作者留給讀者探討的問題

①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是小蝌蚪自我認同的構建過程

小蝌蚪找媽媽的過程,實質上是小蝌蚪構建自我認同的過程。正如本文第二部分所分析,小蝌蚪代表了天真稚嫩的兒童。所以,透過《小蝌蚪找媽媽》中小蝌蚪的表現,我們可以看看兒童是如何構建自我認同的。

小蝌蚪找媽媽本質上是在思考“我的父母在哪裡”“他們什麼樣”“我是什麼樣”“我長大後是什麼樣”等問題。自我認同構建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是認識自我,第二個層次才是認同自我。

《小蝌蚪找媽媽》中小蝌蚪的自我認同的構建屬於第一層次,因為他們還處於探索和認識自己的階段,他們通過尋找媽媽來認識自己。找媽媽的過程中,小蝌蚪先後碰到了蝦公公、魚媽媽、螃蟹、烏龜等動物,通過這些動物的描述,小蝌蚪對媽媽的外形有了大概的瞭解。通過小烏龜的話,小蝌蚪也知道了孩子跟媽媽長得很像。

當小蝌蚪找到媽媽後,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跟媽媽長得不一樣。媽媽告訴他們,等長大之後他們就會長得跟媽媽一樣了。小蝌蚪在動物們的引導下和媽媽的回答中,對自己長大後的模樣有了一定的瞭解。渴望長大是兒童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

類似的童話還有《小馬過河》,他們都是通過他人的描述加上自己的實踐,對自己有了更加清晰、客觀的認識。

《小蝌蚪找媽媽》:經典水墨動畫背後是對兒童自我認同構建的思考

②小蝌蚪找媽媽的背後,傳遞的是積極向上的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矛盾先生在看完《小蝌蚪找媽媽》這部影片後,寫下了一首詩,其中兩句是這樣的:

"只緣執一體,再三認錯娘。莫笑蝌蚪傻,人亦有如此。認識不全面,好心辦壞事。莫笑故事誕,此中有哲理。"

這兩句詩雖然簡短,卻高度地概況了故事的發展過程及故事中蘊含的哲理。小蝌蚪在找媽媽的過程中,認錯了5次。也就是說,小蝌蚪經歷了5次失敗,才最終與青蛙媽媽相遇。

即使不知道媽媽具體的樣貌,即使多次認錯人了,小蝌蚪也沒有因此氣餒或放棄。他們始終堅持尋找,並在一次次的“錯誤”中收集到越來越多的正確信息。故事中,小蝌蚪面對挫折沒有一蹶不振,而是根據別人提供的線索繼續往前。他們身上對抗挫折的能力、堅韌不拔的品格值得每個人學習。簡單的故事背後,傳遞的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價值觀。

生活中,我們常說要培養孩子的挫商其實就是這個道理。承受挫折的能力叫做挫商,一個人的挫商越高,說明他承受挫折的能力越強。挫商同智商、情商一樣,是一種重要的素養。當一個人面對困境,是從此鬱鬱寡歡、一蹶不振,還是東山再起、越戰越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他是否擁有強大的抗挫能力。

總結一下:

《小蝌蚪找媽媽》這部動畫無論在情節改編還是表現形式上,都有了創新和突破。水墨畫的寫意風格讓我們在觀看影片的同時對民族文化藝術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水墨畫作為中國傳統藝術形式之一,在這部動畫中也有了新的面貌,由原來靜態的畫面轉變為動態畫面。

在分析完本片的藝術風格和符號化的表達方式後,我在第三部分介紹了小蝌蚪找媽媽故事背後的實質以及現實意義,希望你也喜歡這部水墨動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