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很少看日本電影或者電視劇,而之所以會看北野武的這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還是因為久石讓的鋼琴曲《Summer》。

而看完這部電影以後,我想我的感受和大多數人都是相同的,那就是被荒誕所感動,被真實所震撼。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這部電影《菊次郎的夏天》吧。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一,北野武鏡頭裡的A面:男孩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最真實的一個感受就是作為日本導演,確實將細膩的人性看的太透徹。

日本人的隱忍,在小男孩正男身上得到了最集中的體現。

從一出場,他就一直是低眉順眼的,見到打劫他的大哥哥,首先想到的第一反應是躲,而不是向別人求助,而不管見了誰,不管和誰在一起,他也永遠都是低著頭。

這種人物形象,這種性格特徵,從正男一出場似乎就被立足了腳。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當然除了日本人的民族特性以外,小男孩身上的‘低眉順眼’,還來自於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個是:家庭的缺失,父親車禍去世,母親沒有蹤影,缺失父愛和母愛的孩子,可能天生就帶著點自卑;

第二個是:不想惹麻煩,婆婆一直忙於賺錢養家,而顧不上管正男的婆婆,對正男永遠只有一句話,那就是“飯做好了,你自己吃,記住不要玩危險的東西”。

正是有了婆婆的教育,才讓正男形成了這種“隱忍”的,“自卑”的性格。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別人要做什麼,就做什麼,別人要幹什麼,就幹什麼。

這才有了後來一系列的事故:

比如鄰居阿姨讓正男跟著菊次郎去找媽媽,而他就真的不管不顧,不管菊次郎去哪裡,他都會跟著他去。

菊次郎帶他去“跑馬”,讓他去路邊攔車,特別是在候車亭的2天1夜,更是讓人覺得有趣。

大概就是這種“無條件的服從”,正是這種“無條件的順從”,才讓菊次郎於心不忍,才讓他一定要將正男帶到母親跟前。

個人性格上的“隱忍”,家庭教育上的“缺失”,以及強烈的孤獨感,就此塑造了北野武鏡頭裡的這個小男孩形象。

只是這個“正男”,這個“小男孩”,終歸只是北野武想表達的人生的第一個層次,他真正想講述的是那個“長大”的男人,那個叫做“菊次郎”的男人的故事。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二,北野武鏡頭裡的B面:男人

菊次郎雖然從外表上來看,是一個正常的成年男人。

但是當他出場的第一個畫面,其實就已經蘊含了北野武想要表達的意思:

菊次郎,雖然從外表上來看,是一個成年男性,有獨立的思維,有自理的能力,但是到底他都只是一個佔不到的孩子。

比如菊次郎跟在自己妻子身邊的時候,他就一直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模樣,而妻子見正男可憐,讓菊次郎帶他去找媽媽時,妻子對正男的婆婆說了一句話:

他喜歡孩子。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其實,妻子是真的懂菊次郎,他不是喜歡孩子,而是她明白菊次郎骨子裡就是一個孩子,當然他也預料到了菊次郎會拿著錢亂花,也預料到了菊次郎可能會幹一些不靠譜的事情。

但是妻子更明白,世間的悲喜都是相通的,菊次郎這個和正男有著同樣遭遇的男孩,總會為了一個信念陪著正男走到底。

而最後的結果確實如妻子所料,同情正男的菊次郎不僅僅幫助正男找到了母親,並且在親眼看到正男的母親已經有了新的家庭,已經有了新的開始的時候,他也會想盡辦法去哄正男開心。

他可能會對所有人都不好,他可能與這個世界為敵,但是在面對一個曾經的自己,在面對一個遺憾的自己時,他卻選擇了用盡一切辦法,去讓他開心,去讓他快樂。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而這就是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B面:

讓一個曾經同正男一樣,擁有過一段並不開心的童年的菊次郎去拯救正男,這看似是菊次郎在陪正男過暑假,其實某種意義上來說,應該是正男在陪伴菊次郎。

所以,當最後菊次郎開著摩托車,跑到養老院隔著玻璃門,遠遠望著自己的母親時,我想大多數人都潸然淚下了吧。

一個男孩,一個男人,兩種相同的人生經歷,就這麼互相陪伴著過了一個愉快的夏天,可能世間再也沒有這麼奇妙的夏天了。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三,電影的結局與隱喻

這部《菊次郎的夏天》從開始到結束,一直在刻意淡化“大叔”菊次郎的名字,所以很多觀眾從頭到尾,都認為“正男”就是“菊次郎”。

而這部電影其實講的就是“正男的夏天”。

可是到了電影最後一刻,當正男和大叔分手的時候,正男突然問了一句:

大叔,你叫什麼名字?

大叔才告訴了我們他叫“菊次郎”,也是這個突然的結局,會讓所有人都大吃一驚。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原來這部電影的主角並不是正男,而是這個“並不完美”的怪大叔。

而在這個突然的結尾背後,還有什麼隱喻呢?

這大概要從北野武的人生經歷開始談起,年輕的時候,北野武並不富裕,等到事業稍有起色以後,每個月母親都會打來電話,催促北野武把錢寄回去。

只要北野武稍有延遲,母親就會破口大罵,正是因為這件事,年輕的時候,北野武和母親的關係並不大好。

直到母親去世以後,大哥拿出了母親留下的兩樣東西,一樣是這些年來母親從北野武哪裡拿來的錢,另一件是母親留下的信。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北野武與母親

母親在信中寫到:“我知你存不住錢,又怕你亂花,所以才每月都打電話催你把錢寄過來,我也知道你必定會恨我,但是當媽媽的都是為了孩子好啊!”

看到這封信,北野武淚如雨下,他終於明白了母親的苦心,但是卻再也沒有機會跟母親說一聲抱歉。

而電影裡,北野武飾演的菊次郎,願意陪著正男這個小男孩去尋找自己的媽媽,何嘗不是他自己在尋找精神上的媽媽,何嘗不是他自己在圓自己的一個夢呢?

電影中還有一個細節,在露營的時候,菊次郎偷偷跑到了養老院去看望自己的媽媽,當醫護人員問他要不要去叫你的媽媽時?

菊次郎搖搖頭,拒絕了。

這恰好就預示了北野武現實之中的遺憾,這恰好就預示了北野武心中對於“母親”,對於“母愛”的可望而不可即。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四,結束語

電影《菊次郎的夏天》看起來更像是北野武寫給自己和母親的一封信,歡樂、多彩,擁有無限最好的時光。

但是可惜的夏天終將會過去,美夢終將會醒來。

一覺醒來,我們發現自己已經不是男孩,而是一個成熟的男人;

一覺醒來,我們發現那些愛過的,恨過的所有人都成了記憶裡的一場美夢,都留在了那個燦爛的夏天。

北野武的母親去世那一年,電影《菊次郎的夏天》剛好上映,很難說這不是天意。

《菊次郎的夏天》:北野武電影鏡頭裡的A面和B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