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去年的平遥国际影展上,新加坡导演陈哲艺执导的《热带雨》首映,看完之后,不但是我,问了几个一起看过的朋友,都给了这部电影极高的评价。


不负众望,影片最终一举获得费穆荣誉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迷影选择荣誉三项大奖,成为平遥电影展的最大爆款。

之后,影片又在第56届金马奖上入围了6项提名,并最终夺得最佳女主角大奖

这部电影也是表姐的:年度华语最佳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部影片吧——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这部影片是导演陈哲艺的第二部长片。

早在2013年,他就凭借处女作《爸妈不在家》而获得第66届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

之后又在当年的金马奖上,爆冷夺得最佳影片最佳原著剧本最佳新导演最佳女配角四项大奖。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要知道,当年这部寂寂无名的新人导演处女作,击败的对手包括了王家卫、贾樟柯、蔡明亮和杜琪峰等大师名导。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而拍摄这部影片的导演陈哲艺,当年才只有29岁。


美国好莱坞《综艺》杂志更是将他评为:

年度全球最值得关注的10位导演之一。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凭借处女作一鸣惊人之后,陈哲艺时隔六年才推出了自己的第二部长片《热带雨》。

影片延续了《爸妈不在家》当中的家庭小品风格,但所选择的题材却要敏感大胆得多。

故事讲述了——


南国湿热的雨季里,一位陷入中年危机的女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禁忌之恋。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电影开始于新加坡的燥热而又多雨的雨季。正是热带季风吹拂的季节,让整座城市大雨不停。

阿玲(杨雁雁 饰),是一位从马来西亚移居新加坡的中学老师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步入40岁的她,正在遭遇一场中年危机。

她与丈夫结婚多年,外人看来幸福的婚姻,其实早已千疮百孔。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原因是阿玲一直想要个孩子,可婚后一直未有生育,夫妻间也逐渐出现裂痕。

阿玲还想要尝试,可丈夫却不愿行房,一直逃避这种有性无爱的夫妻生活。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就连做人工受孕检查,丈夫都不愿意去医院。

明明生孩子是夫妻两个人的事情,丈夫却推给阿玲一个人去解决。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多年来,阿玲屡次尝试人工受孕却无所获,经常要打排卵针,这更让她身心备受煎熬。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再加上阿玲的公公因为中风瘫痪在家,照料老人的重担更一股脑全压在阿玲肩上。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除了家庭的重担和压力之外,阿玲的工作也充满失意。

阿玲是一所高中的中文老师,可在新加坡这种移民国家,中文教育一直不受重视。

在阿玲任职的学校,中文课日渐边缘化,更让她在教学工作上感到挫败。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婚姻崩溃,事业失败,加上喘不过气的生活状态。

就像新加坡雨季中连绵不断的大雨一样——


阿玲的生活,似乎被密密麻麻的乌云所笼罩。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疲惫的她,在独自去医院做检查回来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学生伟伦(许家乐 饰)。

伟伦的父母常年在外经商,对儿子一直疏于照顾,导致他的性格有些孤僻。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在学校里,伟伦成绩不佳,却热爱武术。

他的父母送他来中文学校上学,只是为了方便以后去大陆做生意。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因为中文成绩太差,伟伦经常被留校补课,有时遇上大雨,阿玲会顺便送伟伦回家。

久而久之,伟伦与这位女老师之间逐渐从尴尬到熟络,内心更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感情。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因为爸妈常年不在家,伟伦在阿玲那里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

他悄悄拍下了阿玲白裙飘飘地站在窗边的照片,情窦初开的少年不可自拔地对阿玲产生了一种异样的情愫。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而对于一直承受着生活煎熬的阿玲来说,年少气盛的伟伦则代表了一种活力和朝气。

她一方面在内心里视伟伦为儿子,另一方面又从这个男孩身上感受到异性的荷尔蒙。

这种复杂而暧昧的情感,让身为女人和母亲的阿玲——


在自我的角色之间,一直寻觅而摆荡。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某天回家的路上,一场大雨将阿玲困在了伟伦的家中。

看着悉心照顾自己的阿玲,伟伦无可自拔的越爱越深,终于忍受不了做出了逾矩的举动。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就在伟伦的卧室里,原本的师生之间因为孤寂与对爱的需求,彼此的情欲开始迸发。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可激情过后,阿玲深知这段感情注定无法被世俗接受,她提出了就此分手。

心碎的伟伦既不舍又不甘心,却无力阻止。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就在两人不断拉扯的复杂关系中,这段在寄托与欲望之间游走的关系,还是迎来了结局。


就像雨季总会过去一样,每个人的生活注定迎来新的开始……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表面上看影片似乎在讲述师生不伦恋,但其实影片更像是在讲述一位女性的中年危机

阿玲是一位典型的亚洲传统女性的代表,她隐忍坚强,始终在家庭中独自付出。


但同时也面临着婚姻事业生活的三重困境,让人看到了现代女性在职业与家庭的困境。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导演花费了大量的细节来展现阿玲生活的沉重和疲惫感——


从她独自在车上给自己打排卵针,到回家之后照顾瘫痪公公时的沉默,再到面对丈夫的冷漠与出轨时的失语。

阿玲的内心虽然备受煎熬,却并没有像八点档电视剧女主角那样哭泣流泪,反而自始至终保持着一种沉默而有力的韧性。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电影以阿玲和伟伦在大雨中的拥抱分别作为高潮,预示了两个人之间的结局。

因为被分手而情绪失控的伟伦质问阿玲,如同一个孩子一样:

我的心好痛,真的很痛。


可作为成年人的阿玲的回答却非常理性,她说:

是这样的,你以后就会慢慢习惯的。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两人之间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其实早已注定了这段不伦之恋的终结。

说到这里,必须要称赞一下女主角杨雁雁细腻精湛的演技,为影片加分不少。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杨雁雁把女性的压抑与自卑诠释得非常到位,而影片后半段,她与学生伟伦之间的纠葛,则是女人的感性与大人的理性的挣扎,想要却知道留不得的痛苦侵扰着她。


正如金马奖评委所说的那样:

她连后照镜里的眼神都有戏,都能感受到她盈满眼眶的忧郁与无助。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影片在剧本层面非常工整扎实,无论是摄影运镜,还是叙事剪辑,处处体现了一种精致的设计感。

表姐印象最深的是,阿玲、伟伦和阿玲公公一起吃榴莲的段落。

在这个场景中,阿玲的丈夫缺席暗示着阿玲生活里男性角色的缺席,但因为伟伦的加入,却形成了一种奇妙的和谐感。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原本在生活重压下的阿玲,在这一刻才重新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家庭的温馨氛围。

而与此同时——


榴莲,无疑也代表着欲望的禁果。


预示了男女主角之间感情会进一步升级。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背景设定在新加坡的雨季。几乎从头下到尾的雨使人忧郁,同时也隐喻着女主角阿玲的内心世界。

一直到影片结尾,阿玲终于放下所有扰烦她的心事,回到家乡马来西亚看望母亲,直到此时,影片中才出现了少有的阳光普照的晴天。

横扫三项大奖,去年的华语最佳,怎么能缺了它!

雨季过后的阳光,无疑寓意着—阿玲对这段关系的释怀、放下。也是他们能够坦然面对自己、面对未来的象征。

因为,无助过、痛过、迷失过,才能真正找回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