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回家的饅頭蒸不軟吃起來特硬,是否加了添加劑?

映山紅895


大家好,我是小支土豪。

因為是南方人,家裡對面食都不擅長,所以經常是買饅頭吃。

外邊買的饅頭,拿回來必須得用保鮮膜封住再放冰箱,不然就會水分流失,再熱出來吃就會是你說的那種硬的。

還有就是熱饅頭的工具原因,用微波爐直接加熱很容易就幹,這個乾的還不只是表面,加熱時間長了饅頭中間都幹成一團,咬都咬不動。所以微波爐熱,我一般在饅頭表面灑點水,時間在十多二十秒就夠了。反正加熱一下,你就拿出來看看,還不夠熱,又繼續加熱一下。

最好的熱饅頭方法還是用蒸的,如果沒有蒸鍋,可以鍋裡直接燒水,饅頭底部插幾根牙籤(鍋裡水面不能太高不碰到饅頭),直接立在鍋裡就行。





小支土豪


你好,我是專業的食品從業者,看到你的問題,從專業的角度跟你分析下次.

你的問題是買回來的饅頭,在家裡蒸不軟,吃起來還特硬?

我敢肯定的回答你,加了添加劑的可能性是98%,還有2%的可能性是麵粉本身的質量不是很好引起的

傳統的發酵是用老面發酵,速度比較慢,最少也要三個小時.吃起來健康又衛生.

一般商用做饅頭,量都是非常的大,為了快速的發酵,會添加快速發酵劑,泡打粉等等各種食品添加劑,添加劑加進去20分鐘就可以上蒸籠,是一種化學反應.長期吃這種饅頭對身體非常不好哦.這種饅頭如果添加劑加太多,會產生饅頭髮硬的現象.

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建議還是自己在家學著用老面發酵吧,既健康又安全哦,不會的關注我,我可以免費教你哦!!!





思鄉後廚


如果是購買的饅頭,蒸起來硬,一般就是因為冰凍存儲久了,饅頭缺乏水分,蒸起來就硬!


分析一下,能做出饅頭放在市場上賣的,一般麵粉不會太差,發酵粉比例也不會錯,所以蒸不軟的原因多半是水份太少!

因為拿來賣的饅頭基本是“量產”,量大的話會用冷凍保存,儲存過程水分很容易丟失。

如何處理呢?


如果買來就是熟的饅頭:

可以試試將水燒開,小火蒸饅頭,蓋住蓋子,等饅頭熱了,關火,悶一會,這樣饅頭外面部分會軟,裡面部分還是比較硬的。

如果買來的饅頭是生的:

可以用溼的蒸布包裹起來,常溫放置一小時解凍。這樣再用慢火慢慢蒸,口感會好點。

是否會有添加劑?


這種可能性會有,但是並不大!饅頭成本不高,饅頭硬和添加劑無關。但是也不能排除非法商家為了節約成本增加添加劑,延長饅頭變壞的時間。

一般有添加劑的饅頭,吃起來有點和以前饅頭不一樣的味道,嚐嚐你就知道了。所以儘量買品牌的饅頭。他們夜裡賣不完就會丟掉的。

其他可能性?


那就是偶爾遇到一些饅頭沒有發酵好,這種原因是無法補救的,所以如果情況允許,可以考慮自己做饅頭吃。

總而言之,大多數買的饅頭硬,主要是饅頭水份太少,吃起來有異味的話,那就要丟掉了。沒異味下次蒸的時候試試我的辦法,會有改變。


鄉趣食足


題主你好,我是牧牛客。我今天早晨就吃的饅頭。關於你買回來的饅頭蒸不軟吃起來太硬,是否有添加劑的問題,我作如下回答,供你參考。

這樣的饅頭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沒有加添加劑。屬於自然的發酵的類型。

變硬的原因:

1,饅頭冷卻之後,表面水分的流失。

2,加熱的方式是否正確,建議用水來蒸。如果用微波爐可能會更硬。

3,建議用密封袋包裝,減少與空氣接觸時間。

4,饅頭還是現蒸現吃,最好是剛出籠的饅頭。

5,任何食物隔夜都不好吃了。



橄欖樹58228352


饅頭,俗稱饃,是把麵粉加水、糖等調勻,發酵後蒸熟而成的食品,成品外形通常為半球形或長條。

關於饅頭的起源,據傳是三國時期諸葛亮發明的。《三國演義》中講述諸葛亮七擒孟獲,平定南蠻之後,過江受戰死冤魂之阻。諸葛亮面對此景心急如焚,想來想去只好祭奠河神,求神降福懲魔,保佑生靈,諸葛亮不忍用人頭祭祀,而發明饅頭為替代品。於是命殺羊宰豬,包成麵糰,投於水中以示供奉。後來民間習此風俗,“饅”通“蠻”,“饅頭”即意為“蠻頭”。

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由於口味不同,因此出現了各式各樣的饅頭,如白麵饅頭,玉米麵饅頭、菜饅頭、肉饅頭、生煎饅頭、油炸饅頭。在江南地區,在製作時加入肉、菜、豆蓉等餡料的此類麵食都通通叫做饅頭,而無餡的饅頭叫白饅頭。饅頭味道可口鬆軟,營養豐富,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主食之一。

隨著生活條件的逐漸改善,很多人已不再自己親自下廚蒸饅頭。買回的饅頭經過加熱後,會出現變硬甚至變小的情況。

究其原因,首先是採用高筋特精麵粉蒸出的饅頭,若發酵時間不夠,蒸的時間過久或二次加熱時,有可能縮小、變硬。另一種情況就是饅頭裡的重金屬超標,或者添加了各種發泡劑、膨鬆劑等,這樣蒸出的饅頭看上去很白,或者看上去體積大但密度差,用手握緊後體積明顯變小,這種饅頭幾經加熱後也會出現變硬的情況,食用這種饅頭不利於身體健康,儘量不買。

我是 @優優美食醬,但願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探索美味奧秘,發現美食魅力,我們一起努力!





優優美食醬


因為饅頭的主要成分是水澱粉和糖,這兩種有機化合物的分子活躍性都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變化,溫度越低,活躍性越差,關聯中的彈性就越差,所以,感覺起來他們的聚合體(饅頭)就越硬。

問題可能出在麵糰的調製過程,因為鹼面的緣故,鹼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

加熱之後,碳酸氫鈉分解出碳酸鈉和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就把饅頭內部“撐”出了很多小小的區室。這樣饅頭就膨大鬆軟了。

加熱可以使其中一部分支鏈澱粉恢復柔軟澱粉老化就會變硬,所以加熱後只能部分回軟,直鏈的不能恢復。

水蒸氣不斷衝擊饅頭,就像熱水的沸騰主要原因應該是饅頭裡的水蒸氣起得作用,水分子活動迅速加快,改變了澱粉之間的摩擦力。

這是因為饅頭沒發好,也就是說,在面內部沒有足夠多的酵母菌。

傳統的饅頭髮面,都是用一小塊面引子(其它也就是一塊富含酵母菌的麵糰)和在面中(現在蒸饅頭可以用酵母粉和麵,或者使用自發粉),然後要在比較合適的溫度下(應稍稍溫暖一些的環境),進行發酵。發酵的過程中,酵母菌大量繁殖,並使麵糰中佈滿的微小的氣泡。(為避免饅頭髮酸,在上籠屜時還有和一些鹼面,以中和發酵後的酸味)。

在高溫蒸氣的熱量下,微小氣泡膨脹,使饅頭呈現出,軟乎暄騰的狀態。

饅頭沒有膨脹,主要原因是其中沒有足夠多的酵母菌(或者根本沒有酵母)





韶關三妹


我都自己蒸,你買的硬我想是否是剩饅頭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e3cfdcd420f04de8869e179edb2b4493\

村姑下鄉


你賣回家的饅頭,要看你放了多久,然後有沒有裝起來,如果涼在外面什麼的都容易硬,但是現在的饅頭普遍都是加的酵母泡打粉面包改良劑,加的這些的饅頭你自己反覆掙過一次,就很容易發乾發硬


東北面食家常菜小濤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eb5ca6b339a44bd999ce7b8a88d2b9ad\

渝鄉的小琴


沒有任何添加劑,鹼面,或者是酵母,蒸過的包子一定要,用東西蓋起來,他遇到空氣就會變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