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區:讓人民群眾成為農村綜合改革的“推動者、參與者、受益者”

自2018年大觀區被批准為第三批國家級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整縣試點單位以來,區委區政府在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及“三變”改革(以下簡稱“兩項改革”)過程中,始終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堅持讓群眾成為改革的“推動者、參與者、受益者”, 農村綜合改革群眾“說了算”,較好的完成改革試點任務,也有效推進了轄區農村綜合改革不斷深化。

一是讓群眾成為改革的推動者。在“兩項改革”推進中,為確保廣大農民群眾瞭解、參與、支持、擁護改革,大觀區不斷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報紙、微信、明白紙、宣傳單、橫幅、廣播、電視及流動宣傳車等形式,廣泛宣傳,全面動員,做到“廣播裡有聲音、電視裡有圖像、報紙上有文字”。通過召開會議、上門入戶等形式廣泛宣傳,講清為什麼要改革、怎樣改革、改革有什麼好處,讓廣大群眾與村組幹部理解支持;組織村組幹部和群眾代表到蕪湖、宣城等地區進行學習考察,現場感受改革成效;多次召開座談會、推進會、聯席會議,統一思想,形成共識,讓群眾認識到在徵地拆遷、城市化進程中,實施兩項改革是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維護和保障自身權益的有效途徑,讓群眾自身願意改革、推動改革,激發和凝聚改革的原動力。

二是讓群眾成為改革的參與者。在“兩項改革”推進中,充分尊重群眾意願。發揮群眾改革主體作用,對改革涉及的重大事項,如集體成員認定、資產股權量化等,村黨組織和村改革領導小組拿出幾種方案比選,反覆說明優劣,引導群眾選擇。堅持群眾認可的辦法,就是好辦法。結合村情民意,區分不同性質的集體資產,選擇群眾普遍接受的改革方式,不搞一刀切。充分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通過四議兩公開、召開村民大會等形式,決定改革相關重要事項,讓群眾廣泛參與。嚴格程序推進改革。把握清產核資、成員身份確認、股權量化三個重點。在清產核資上,聘請專業會計師事務所進行,增強科學性和公信力,村清產核資小組參與配合,結果及時公示公開,堅持群眾認可。在成員身份確認上,以村民戶籍、生產生活歷史、土地承包關係、履行村民義務和享受集體分配等要素為基本依據,堅持在入戶調查摸底、調取公安戶籍資料、校對一輪二輪土地承包資料的基礎上,多輪入戶確認並張榜公示,最後經村民代表大會確認,整個過程群眾全程參與和認可。在股權量化上,實行“生不增、死不減”靜態管理,考慮城市化發展實際,成員股採取“人口股+田份股”模式,尊重群眾和自然村組意見,明確股份佔比。

三是讓群眾成為改革的受益者。在“兩項改革”推進中,依託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果,因村制宜,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村民變股民”,通過共建開發、資產置換、廠房租賃等方式,在發展二、三產業上探索新路,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促進群眾增收,鞏固和拓展“兩項改革”成效。如十里鋪鄉五里村依託城北實業總公司先後2次吸納629戶村民,入股資金89.5萬元,建設標準化廠房招商企業入駐,年收益72.3萬元,股民年均分紅500—1100元。該鄉茅嶺村經“四議兩公開”,按照“合作社+公司+農戶”模式,建設大觀綠色環保建材基地項目,招商引資5家企業入駐,年增加集體收入350萬元。該鄉十里村每年從園區資產性經營收入和對外投資紅利中拿出約130萬元,為全村男滿60週歲、女滿55週歲人員每月發放200元生活補貼,為村民支付醫療保險參保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