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水,今日恐慌的源頭!


覆盤全球股市近期表現

多重利空衝擊下,全球市場自2月21日起持續大幅下跌,國內市場雖有一定基本面支撐,但是仍難獨善其身。


2月21日-3月6日,海外日本、韓國、伊朗、意大利等地疫情開始擴散,疫情初現全球蔓延的跡象。

市場原先預期此次疫情會控制在中國國內,只會對中國國內產業鏈造成影響,所以疫情一旦出現全球蔓延的跡象,這個預期就會大幅逆轉,於是全球市場恐慌情緒迅速升溫,全球市場開始暴跌。


3月6日,歐佩克與俄羅斯的減產協議談崩,沙特開啟原油價格戰,原油價格暴跌至30美元,並且恐慌情緒進一步傳導至原本就脆弱的資本市場,全球股市開啟第二輪暴跌。

美國已經成為全球原油第一生產國、第一齣口國,美國政府依靠政策支持了一批頁岩油企業,所以油價暴跌不僅會直接影響美國經濟,也會產生一系列債務問題。事實上,美國股指大多數時候是與油價正相關的,所有油價暴跌進一步加劇了美股的下跌。


疫情這一塊,目前主要爆發區域已經轉移至歐洲,尤其是意大利、西班牙、法國、德國等國家,並且在部分國家消極對待的情況下,海外疫情恐怕短時間內很難出現拐點。張宏文教授已經表示,本次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已經基本沒有可能。

原油目前也沒有進展,所以油價短期仍將持續疲弱。


總之,目前除了中國在積極幫助意大利、伊朗、西班牙等海外國家治理疫情之外,暫未看到其他積極動向,全球市場正處於黑暗中的恐慌。

2月21日至今不到一個月時間,全球股市普遍跌幅20%-30%,除A股外基本都進入了技術性熊市(從最高點下跌20%就算進入技術性熊市)。


橋水,今日恐慌的源頭!


這個風險不容忽視

疫情、原油均是表面因素,真正的問題還在美股的高槓杆——估值泡沫+債務高企。


每一輪金融危機都是由高槓杆引發的。

2008年次貸危機就是美國給不具備貸款買房信用資質的人貸款買了房,加了一次不該加的槓桿,隨著美國房價上漲的放緩,這個風險立刻引爆,並且迅速從美國債市蔓延至全球資本市場。


次貸危機之後,美國又幹了什麼呢?

美國政府維持量化寬鬆和低利率,然後美國企業就大量發債,尤其是上市公司通過不斷髮債、回購股票推升公司股價和估值,導致美股目前估值高企、債務高企。

數據顯示,在本輪美股暴跌之前:

1)美國非金融企業債券在2008年之後增長了3.5萬億美元,增長了1.6倍(上面說的頁岩油企業就發了很多債券,油價暴跌可能導致大量債務違約)。

2)美股總市值已經達到美國GDP的1.5倍,而A股總市值大約是GDP的0.6倍。

3)美股市盈率估值與業績增速之比大概是1.5-2倍之間,而A股這一數據在1.1倍左右。


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所以美國上市公司這個估值泡沫終將是要被刺破的,疫情和原油的衝擊只是加速了這個過程。

美聯儲3月16日的緊急降息和近期一系列的QE,其一部分原因就是防止在這過程中產生流動性危機,目前來看形勢仍然很嚴峻,要警惕美股這一輪去槓桿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流動性風險。


ps:例如,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高、槓桿高,美國頁岩油這類的能源企業在美國高息債中佔比超過10%,一旦能源企業出現大規模違約,這個風險會迅速傳導至整個金融市場。今天盤後看到美銀美林的預判,說是隨著原油庫存增加,油價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以下,也就是在糟糕預期裡,說還有大概20%的下降空間。


橋水,今天市場恐慌的源頭

今日盤中,市場有傳聞,說是因為沙特打算大額贖回,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面臨爆倉,再加上看到美股指期貨在下午13:14分跳水奔跌停,A股開始恐慌。今日市場恐慌的源頭橋水,到底發生了什麼,市場一頭霧水。


橋水,今日恐慌的源頭!

盤後,網上流傳了上面這份橋水基金出的澄清報告,報告稱公司的策略是借入利率低且流動性好的資產,來買入投資回報率較高的資產,從而賺取差價。

公司稱這種回撤過去也曾發生過,損失仍在可接受範圍內。


根據報告說法,基金的確虧損不小,但還沒到崩盤的程度,我推測,虧損原因有這幾點:

1)對沖基金借入低利率資產如國債,再去買入高回報資產的前提是金融市場流動性好且利率穩定,但是如今債券利率走高,可能借入成本高於買入資產的回報率,從而產生虧損。

2)借短期資產買入長期資產, 需要roll over, 也就是短期資產到期了需要借入新的短期資產,而現在流動性出現問題,借不到短期資產了,長期資產可能會面臨平倉。

3)面臨資產價格下跌,導致客戶贖回的惡性循環(美國市場以機構為主導,基金們普遍面臨該風險)。


連大名鼎鼎的橋水都鉅額虧損而面臨贖回壓力(傳聞沙特資金贖回,但橋水的澄清報告裡面刻意迴避回應),說明美國對沖基金市場普遍不好過,後續需要持續觀察市場流動性和債務風險。


我建議投資者要非常謹慎的對待本輪美股下跌,因為還有一些糟糕預期沒有兌現,疫情之外還有國際油價,今天盤後看到美銀美林的預判,說是隨著原油庫存增加,油價可能跌至每桶20美元以下,也就是在糟糕預期裡,說還有20%的下降空間。



美國頁岩油開採成本高,槓桿高,能源企業在美國高息債中佔比超過10%,外加疫情擴散,一旦能源企業出現大規模違約,可能會直接傳導至美國金融行業。


很多極度悲觀者,會聯想到08年,也是由債務(次級抵押貸款)為緣由,導致機構、投資基金破產倒閉的金融危機。


股價反應的是預期,現在由債務危機而引發金融風暴的預期在加強,所以股價風聲鶴唳,美股過去很多年波動3%就是大幅波動了,現在動不動就跌停,就是在反應這種預期。
當然,預期加強,但不意味著一定發生,只是情況有點糟糕而已,有觀點將橋水爆倉風險類比於08年金融危機時候的雷曼兄弟倒閉,但我沒有那麼悲觀,因為雷曼是賣方機構,為美國資產支持商業票據市場的重要做市商,它的倒閉既導致了美國批發融資市場的停止運轉,又導致了其他很多金融機構出現交易對手風險(Counter-PartyRisk)。


相比之下,橋水僅是一家買方機構,影響力很難相提並論。


所以,謹慎是對的,市場恐慌也可以理解,因為糟糕預期在加強,但我通過截止此刻的所有核心信息判斷,還沒到應該擔心金融危機的時候,至於後面會不會有更糟糕的雷暴事件,咱們得進行且具體分析。


橋水,今日恐慌的源頭!


重申鯤鵬事件預期

3月27日-28日,華為將召開開發者大會,開發者大會是華為面向ICT領域全球開發者的年度頂級旗艦活動,本次大會的主題將以“鯤鵬+昇騰”為核心主線。


近期的文章已經多次強調華為鯤鵬事件預期。

鯤鵬是華為自研的數據中心服務器芯片,昇騰是華為自研的人工智能芯片,華為一直致力於藉助這兩個核心技術打造國內雲+人工智能生態聯盟、鯤鵬計算產業,這是個空間超萬億的市場。


今日市場在橋水基金”爆倉“利空消息刺激下,午後整體回落,但是鯤鵬產業鏈的拓維信息依然漲停,神州數碼上漲5.5%、東華軟件上漲2.3%。


鯤鵬:IT國產化主力軍

鯤鵬將成為國內IT國產化的主力軍,鯤鵬產業鏈市場化落地在即。


在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2019年9月,華為發佈基於“鯤鵬+昇騰”雙引擎的計算戰略,打造“一雲(華為雲)、兩翼(智能計算業務、智能數據與存儲業務)、雙引擎(鯤鵬芯片、昇騰芯片)”的計算產業佈局,持續構建開放生態。


鯤鵬和昇騰是鯤鵬計算產業的核心根基,鯤鵬是通用算力,包括服務器和PC機芯片,可以用於電腦和數據中心,而昇騰則主打人工智能。

華為的目的是以這兩個芯片為根基,打造國內鯤鵬產業聯盟,推動我國IT產業中的CPU、操作系統、中間件、數據庫等薄弱環節的國產替代,加速IT產業國產化。


根據華為發佈的《鯤鵬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測算:

1)中國2023年計算產業市場將達到1050億美元,接近全球的10%;

2)其中服務器市場空間預計2400億元,假設鯤鵬架構市場份額50%,則2023年鯤鵬服務器市場將達到1200億元;

3)2023年,基於鯤鵬服務器架構的整個硬件市場將達到2000億元,而一般硬件佔整個IT支出的三分之一,所以預計2023年整個鯤鵬產業將達到6000億元。


從目前華為已經構建的產業生態來看,華為鯤鵬產業鏈合作伙伴主要包括這幾個領域:服務器整機、操作系統、中間件、BIOS系統、辦公軟件、應用開發、系統集成等。


橋水,今日恐慌的源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