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調味裡的大文章!獨樹一幟的“7味香花椒油”

今天的話題我們由最近大家總說的一個笑話開始。

前兩天和朋友一起聊天,朋友說現在大家都在說一個笑話,疫情過後,做小吃千萬別做涼皮,因為肯定會虧本。

我就問這是為啥?朋友說看那網上,大家宅在家,自己都成了美食家,學會了做各種食品,而曬自制涼皮的就有一大批,大家都學會了以後誰還買呀。

小調味裡的大文章!獨樹一幟的“7味香花椒油”

當然這只是個笑話,誰信誰就錯了,為啥呢?因為涼皮這種小吃,之所以得到大眾的喜愛,是因為看著簡單的形式,卻有深層的內涵,所謂“小吃大學問”的典型代表。

而家庭製作的話,首先有個時間精力的問題,其次不可能做出那麼好的口味層次,所以大家都在學做涼皮,除了自娛自樂的因素之外,只表明一個結果,就是:這小吃廣為大眾的喜愛!

由這個大家的調侃,引出我今天想說的一個話題,就是,什麼樣的調味方式能更好地吸引人?其實答案也很簡單,就是誘人的口味,都有著“多層次的框架結構”。


小調味裡的大文章!獨樹一幟的“7味香花椒油”

還是象往常一樣,用一個實用小配方來說明,或者可以稱其為“實用小秘方”,也絲毫不為過。

這是我別出心裁,玩兒出的一個小創意,7味香花椒油,用途為多方面,涼菜、涼麵、無辣涼皮調味,甚至拌餡提香等都可以。

花椒油,大家都再熟悉不過,一般就是用花椒在油裡炸一下,達到一個麻香提味的效果,用途廣泛。

而要達到我們喜歡的與眾不同和回味悠長的效果,這普通的做法就略顯不足了,這個創意來自於原來我們在麵館要做一款花椒油涼麵,我這個不安於現狀的性格又開始萌動,就想在花椒油上再做出些創意來。

於是這個配方產生了:

花椒40克(紅花椒和青花椒1:1)

八角4克

小茴香3克

孜然 1.5克

桂皮 1.3克

蒔蘿 1克

披薩草1克


小調味裡的大文章!獨樹一幟的“7味香花椒油”

大家一看,這個配比區別於我們常說的君臣佐使的比例,我把它形容為“眾星捧月”,因為是花椒油,所以花椒要是絕對的重量級,其它的香料都是增香的作用,起到一種在深層次給花椒油增香的作用,效果是若隱若現而不喧賓奪主。

當然,用量比例也是要嚴格的,因為這涉及到我們設計的這個配方的協調性,從搭配上,裡面實際上是三個三角形結構:

花椒-八角-小茴香;

八角-桂皮-孜然;

小茴香-蒔蘿-披薩草;

最後這個三角是西方常用的增香結構,用在這裡為的增加特色,原理是香辛料的“香味疊加”,而三個香味疊加,能出現的效果,想想都美!

基本製作:

香料在溫水中泡半小時後使用,另配蔬菜料:薑片10克,洋蔥10克,香菜根3個(也是三角結構);

油2-3斤,在油溫3-4成時,放入花椒、香料和蔬菜料,小火慢熬到蔬菜料收幹,關火靜置4小時以上,撈出所有料即可。

使用蔬菜料一是增加鮮香層次,二是控制油溫,以期達到最好的出香效果和融合效果。

最後說一下我最喜歡介紹的部分:變化,例如我們在家用,香料不足,可以在這三個三角中選用,當然花椒必須有啊,不然咱們在做啥。

例如,

1、用一個三角結構:

花椒,八角,小茴香,在家用夠了,

2、用兩個三角結構來變化,

花椒、八角、小茴香、桂皮、孜然;

花椒、八角、小茴香、蒔蘿、披薩草;

這兩種五香,結構都完整,看自己喜歡。

小調味裡的大文章!獨樹一幟的“7味香花椒油”

這個“7味香花椒油”的配方,分享給大家,除了使用之外,我希望您從中領會更多的,是“方法和變化”!

自然門美食e道哥 一個致力於為大家尋門道的,草根美食愛好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