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丁密碼》:億萬富豪行使上帝特權,藏匿病毒,想解決一半人口

習慣了猜字謎解謎題的布朗三部曲,劇情也非常統一的一邊猜謎語一邊跑,順便帶著大家遊覽了歐洲各大著名教堂,不出國不出門不買機票見識了西方濃厚的宗教氛圍。但是重溫2016年上映的《但丁密碼》,卻發現了電影情節和現實驚人的相似之處。2020年的中國春節,新冠肺炎的疫情讓普通大眾知道了一個很專業的名詞——氣溶膠傳播,以及讓“隔離”成為了日常詞彙。而4年前的電影《但丁密碼》也出現了這兩個詞彙。

因為這部電影講的就是追蹤被刻意製造來毀滅一半世界人口的生物病毒。

《但丁密碼》:億萬富豪行使上帝特權,藏匿病毒,想解決一半人口


有一位年輕的億萬富豪佐布里斯特是具有天分的生物怪咖,他曾經找到世界衛生組織的領導,要求在食物和自來水裡面投放可以讓三分之一的人絕育的藥物,達到控制人口的目的。世界衛生組織當然是拒絕的,畢竟這不是什麼政治正確的事情。佐布里斯特被拒絕後還不死心,於是就失蹤了,躲起來研究生物病毒。

世界衛生組織在佐布里斯特作出瘋子一般的提議並拒絕他後,就把他列為重點監控對象,並且得知兩年裡這個天才就研製出瞭如同瘟疫的病毒,還打算找到人多的地方釋放出來,傳播到全世界,這樣就可以滅掉地球一半的人口,然後讓地球回到“美好的”生態平衡中。

佐布里斯特以政治正確的口吻向公眾宣講地球人口急劇膨脹的最後一分鐘理論。就跟細菌放進燒杯一樣,第一個細菌在晚上11點放進去,每過一分鐘細菌數量就會翻倍,而到了晚上12點,細菌就會溢出燒杯。而細菌什麼時候佔滿燒杯的一半呢,就是在晚上11點59分的時候。

剩下的一半細菌會在最後一分鐘內爆滿溢出。

《但丁密碼》:億萬富豪行使上帝特權,藏匿病毒,想解決一半人口


世界人口的增長也跟細菌繁殖一樣。最初,世界人口在十萬年間才達到10億,然後用一百年達到20億,然後又用五十年翻倍,到1970年的時候,世界人口已經達到40億,到今天大概80億人口,但是世界人口達到320億的話,只需要再過40年,而那個時候,一切都太遲了。地球將因為人口暴漲而陷入戰爭,飢餓,殺戮,但是無論人類怎樣掙扎都將是一場全人類的失敗。

佐布里斯特認為地球上所有的天災人禍都是人口過剩導致的,而所有的生育控制政策都會面臨失效,什麼權益隱私在生存面前都是狗屁。人類歷史上發生過五次生物大滅絕,如果不採取行動,第六次的大滅絕活動人類就是目標。

佐布里斯特的理論贏得了很多支持者,其中就有西恩娜,最終志同道合的兩個人相愛並把滅掉一部分人來拯救世人作為他們崇高的理想。他們一起設計了在他們看來非常完美的地球人口淨化計劃——研製了以氣溶膠形式在空氣中傳播的生物病毒,並把病毒藏了起來,適當的時候就會被釋放。

但是佐布里斯特早就被好幾撥人盯上了,其中就有為了錢不擇手段的布夏爾,他想從佐布里斯特手裡買走或者搶走病毒,賣給那些意圖製造恐怖威脅的組織,佐布里斯特很有骨氣地自殺身亡。但是他死之前已經給自己的靈魂伴侶西恩娜留下了線索,如果不出意外,西恩娜會為他完成這一壯舉。

《但丁密碼》:億萬富豪行使上帝特權,藏匿病毒,想解決一半人口


西恩娜雖然很聰明,但是非常關鍵的線索卻由世界衛生組織掌握,並給了蘭登教授來解密。於是西恩娜設計綁架了精通宗教符合的蘭登教授,並取得了蘭登的信任,讓蘭登給她解密,並一路指引她找到了伊斯坦布爾這個藏匿病毒的地點。

蘭登還未發現西恩娜的陰謀前,他們談到了關於中世紀黑死病的相關事情。當時那場瘟疫發生在歐洲的1347年至1353年之間,這場鼠疫奪走了2500萬條生命,相當於歐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受災嚴重的有法國,意大利,其中最為慘重的是佛羅倫薩,80%的人都在黑死病中死掉了,很多人在街上走著走著就倒地身亡,堪稱人間地獄。

那次的瘟疫對整個歐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經濟上元氣大傷,在政治上也出現了動盪不安的局面。天主教在這次瘟疫過後威信也大打折扣,而猶太人再次被視為瘟疫的傳播者而大受迫害,數萬的猶太人被殺害或者燒死。

但是,也有一些西方學者認為黑死病是歐洲文明的一個契機,經歷這次瘟疫後,歐洲文明走向了一條更加光明的道路,而文藝復興就是光明的後果之一——當然電影中的佐布里斯特和西恩娜也是抱著這種觀點的。

《但丁密碼》:億萬富豪行使上帝特權,藏匿病毒,想解決一半人口


有破才有立,先毀掉一部分生命,才能為整個地球迎來新的發展生機——佐布里斯特以及他的追隨者都懷抱著這種“美好而崇高”的理想,視自己為上帝,替全人類作出決定。但是蘭登教授卻一針見血地指出,這不過是暴君思維的翻版,很多暴行都是以愛的名義實施的,佐布里斯特和西恩娜這些人只享受做上帝的錯覺,卻沒有真正理解作為上帝應該如何做出決定。

蘭登和西恩娜破譯出威尼斯的大教堂可能是藏匿病毒的地點,雖然這也是錯的,但是蘭登在威尼斯提到,當年黑死病流行的時候,停靠在威尼斯港口的船上人員必須在船上呆夠40天才能下船進入城市,這樣就可以避免染病的人把病毒傳給城裡的人。事實上像新冠肺炎疫情之下,鑽石號,公主號遊輪只能停靠港口,人員進行最少14天隔離是既古老又有效的控制措施。事實上,這種措施並不是蘭登教授隨口胡謅,而是中世紀黑死病流行期間,威尼斯的港口就是這樣規定的。

“隔離”這個詞就來源於意大利語QUARANTA,“40”的意思,所以說隔離是融入了古人智慧結晶的防疫手段。在當時的醫療條件下,強制隔離40天,染病的死的死,不死的或是沒有被傳染上的就被視為健康或者擁有免疫力的人。

但是病毒最後被蘭登解讀出來是藏在伊斯坦布爾,其實這個地點也應該是具有政治和宗教隱喻的。因為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的主要城市,而土耳其這片土地上,穆罕默德家族建立過政教合一的強大帝國,現在雖然他所屬的是亞洲,政治經濟文化上卻是屬於歐洲的。但是他在宗教上卻所屬伊斯蘭教,這和西方廣泛的天主教文明有著歷史悠久的衝突。

《但丁密碼》:億萬富豪行使上帝特權,藏匿病毒,想解決一半人口


病毒被佐布里斯特放在透明袋子裡,只要袋子破裂,病毒就能在空氣中形成氣溶膠傳播,這樣人體吸入帶病毒的空氣就會成為病毒完美的載體,把病毒傳播到全世界去。電影沒有明確說明佐布里斯特製造出了什麼病毒,但是從它的傳播方式看,跟現在流行的新冠肺炎病毒是非常相似的。

而作者在設計這種劇情的時候,應該是考慮過之前的SARS病毒,H1N1豬流感,或者剛果病毒BASV,埃博拉病毒等,這些起源於動物身上的病毒很可能在某種機緣巧合下引發人與人之間傳播的全球性傳染病。如果人為刻意製造,植入了毒性更強,傳染性更大的嵌合病毒,那麼毀滅人類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電影最後在紅色水底爭奪病毒的部分,是印證了但丁這位詩人對地獄的描寫。漂浮在美杜莎雕像旁邊的病毒就像正在打開的冥界出口,一旦袋子破裂,地獄之門正式開啟,人類就陷入血流成河的災難裡,沒有人可以倖免。

但是,沒有人可以代替全人類作出決定,也沒有人能夠代替上帝作出選擇,誰該死,誰不該死得由每個人自己去選擇。作為個體的人,在世界面臨危機,地球面臨毀滅的時候,要做的不是替誰去做決定,或者決定誰的生死,而是每個人都應該為了避免落入地獄而做出最後一刻的殊死搏鬥,積極地為自己也為全人類尋找一條生路。

《但丁密碼》對於佐布里斯特這個人物的刻畫其實是非常深刻的,他既有非常殘酷的一面,又有悲天憫人的氣質。但是劇情隱藏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那就是他跟西恩娜之間可以說是心心相印,西恩娜很容易就找到他藏起來的禮物。

《但丁密碼》:億萬富豪行使上帝特權,藏匿病毒,想解決一半人口


西恩娜和佐布里斯特分別的時候已經說好如果他出什麼意外,就會留下線索讓西恩娜去完成計劃,但是西恩娜卻要綁架蘭登騙取蘭登的信任來幫她解密,可見西恩娜並不能單靠自己找到病毒隱藏的地點。因為如果西恩娜自己可以解密,在得到投射器上的信息之後就可以擺脫蘭登了,可是她卻沒有,而是由蘭登指引著才得到了最後正確的病毒藏匿地點。

但這種劇情跟前面交代的劇情是有矛盾的,所以合理的猜測是佐布里斯特在最後的關頭對自己的計劃也產生了動搖,並且認為自己可能並不能扮演好這個上帝角色。所以在設計留下的線索之時,就必須介入除了他和西恩娜的第三人,而這個人選也是佐布里斯特早就想好的。

不然留下的線索不會總是跟教堂和宗教有關,因為佐布里斯特早就想好了,無論哪方面的勢力得到投射器,最後都得找蘭登教授來解密,而蘭登其實是一個值得全人類信任的人。所以說最後佐布里斯特把上帝特權交給了蘭登,讓蘭登決定怎樣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