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摹鐵線篆相關的經典,應該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來?

唧呱唧呱唧呱唧9456



金星753


小篆細朱文印起源於元代,明末清初得到很大發展,到近代趙叔孺、陳巨來、王福庵等人將之發揚光大到極致,並分化出以陳巨來為代表的“圓朱文”和以王福庵為代表的“鐵線篆”兩個類別。其中,“鐵線篆”挺勁瀟灑,微彎的弧形線條,似兩端加壓微彎的鋼筋,勁力內含;印文各字之間、字與邊之司常粘連,結構緊密,整體觀感強。特別是多字印,更是將其飄逸嫣潤的特色發揮得淋漓盡致。


大灣區創師記


建議還是從經典小篆臨起,就是《泰山刻石》《琅琊臺刻石》這些經典的小篆。學好以上兩個小篆名帖後,可學唐朝李冰的篆書。唐李陽冰書《謙卦碑》為鐵線篆的代表作,但畢竟離小篆的巔峰時代過去甚遠了,若說藝術性,還是前兩碑更勝。


美好手記



獨慎之度


本人主攻鐵線篆,是從秦篆入手循序漸進。


用戶怡然


隨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