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東南亞國家也走過幾個,從馬來到泰國,各具特色。然而我最想去的還是柬埔寨,從《古墓麗影》那恍如隔世的秘境,到《花樣年華》裡斑駁歲月的傾訴,從此愛上高棉,愛上吳哥……,柬埔寨,吳哥窟,一夢千年。

2015年11月份定好了2016年2月廣州到吳哥的往返機票,加上五天的四星級酒店,2799元,在春節期間這個價格絕對超值的。

由於機票酒店已經店好,所以之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找一個當地的司機兼嚮導,我們在網上找到通過別人的遊記攻略找到了一位當地司機的微信,因為我們是六個人,而他的車是七人座的麵包車。四天用車,包括接送機,兩次日出,兩次日落,一次洞裡薩湖,一共170美元(想聯繫的朋友可以私信我)。

廣州直飛吳哥,2小時。下飛機後,可以在機場買當地的電話流量卡,然後聯繫司機,這幾天的司機兼嚮導小樂(中文名字)是個安靜害羞的小夥子。下午三點半多到了旅店,定的四星級,實際跟國內三星差不多,不過有游泳池,也算不錯了。到酒店就為我們呈上冰涼可口的果汁,大熱天倍感清涼。衝個澡之後就去吳哥售票處買票。

吳哥窟的門票分三種:一日票20美元;三日票40美元,可以選擇連續三天或一週內任意三天參觀;七日票60美元,可以選擇連續七天或一個月內任意七天。買票時當場拍照,照片會印在自己的門票上。我們是三天通票。 持門票可以參觀所有在暹粒境內的吳哥古蹟,但不包括崩密列、荔枝山和洞裡薩湖上的參觀項目。

買完票後我們就直接去了暹粒的夜市,以後這也是我們每天必逛的地方,想吃當地特色,就得來這裡。選家網紅小店兒點了些特色食品,味道能接受,也不算貴,連吃帶喝200多元。晚上回酒店早早休息,因為第二天早上三點多就要起床,然後去拍吳哥的日出。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對於吳哥的具體行程司機就會幫你直接規劃好,但是你要知道基本的路線,以及一些重要的寺廟。小圈、大圈和外圈是遊覽吳哥窟的3條常規線路,我們常常把Angkor Thom稱為大吳哥,把Angkor Wat稱為小吳哥。

吳哥小圈:小吳哥日出 — 吳哥寺— 通王城 — 巴揚寺 — 巴方寺 — 空中宮殿 — 戰象平臺 — 十二生肖塔 — 託瑪儂神廟 —周薩神廟 — 茶膠寺 —塔布籠寺—巴肯山日落

吳哥大圈:皇家浴池 – 豆蔻寺 - 斑黛喀蒂寺 – 比粒寺 – 東梅奔寺 – 塔遜寺 – 龍蟠水池 –聖劍寺 – 吳哥寺日落

吳哥外圈:女王宮 — 高布斯濱 — 崩密列 — 羅洛寺群 — 巴孔寺

路線是沒有固定的,可以自由組合,這幾條線路是公認最少重複、最省時間的,而且恰好可以各在一天時間內完成。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其中,小圈和大圈不少景點是重合的,所以在安排上可根據人流量、日照條件等依據靈活變動。以上路線全程走下來非常非常累,而且基本要走馬觀花才能完成。3天看下來絕對審美疲勞,很多小寺廟真的不用太花時間和精力去看,不如多看看自己喜歡的一些精華寺廟。 在當地,反覆欣賞最多的是小吳哥、巴揚寺和塔布籠寺。我們是第一天小圈,第二天大圈(由於拍照的時間原因,我們大小圈的一些景點穿插著走的),第三天外圈,第四天洞裡薩湖。

想拍日出,早上三四點鐘就得起床,司機準時在酒店門口接我們。車行20分鐘就來到吳哥寺,早早的聖池前已經很多人在等待日出了。時光漫延,東方破曉,隨著一絲光亮從遠處透射出來,吳哥五塔的輪廓慢慢清晰,美景與明信片中的一般無二。亦真亦幻,如天邊卻在眼前,如虛化但卻真實,伴著太陽初升,伴著風過鳥鳴,眾神在此刻甦醒。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吳哥寺的最外層的通道,一定要走上一圈,就如走入時間的長廊,走回遠古時光。陽光斜照,拉長了迴廊立柱的影子,也無限拉長了你的想像,你的記憶。這裡的兩道長廊不只是通道,更是一段歷史的展現,邊走邊看石壁上的浮雕,好像閱讀一本厚重的歷史書,又像一部佛經在被誦讀傳唱,等待著每一個有緣人去領悟。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遇到當地的小沙彌一定要合個影,滿滿的歷史感,於是,從形到神,我開始深入吳哥。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浮圖塔斷了幾層斷了誰的魂,痛直奔一盞殘燈傾塌的山門,容我再等,歷史轉身,等酒香醇,等你彈一曲古箏。雨紛紛舊故里草木深,我聽聞你始終一個人,斑駁的城門,盤踞著老樹根,石板上回蕩的是再等。一曲《伽藍雨》,思緒越千年。塔布籠寺巨大的榕樹根包裹著巨石,漫延攀纏著廟宇,同時向世人顯示著吳哥綿延不斷的歷史。它曾輝煌,曾衰落,甚至曾經消失,可是現在卻真實地在人們的面前,給你的可能是突然的驚歎,卻在世間成為永恆。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離塔布籠寺不遠就是斑黛喀蒂,建築風格與塔布籠寺相近,但是規模要小得多,來得人要少一些,更加安靜 。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穿過通王城城門,就如穿過了一歷史的時空之門。現存記錄吳哥最早的史料是周達觀在1296年撰寫的《真臘風土記》,書中所描述的景象幾乎與現在的城門一般無二。“城之外巨濠,濠之上通衢大道,橋之兩旁穩中有降有石神五十四枚,如石將軍之狀,甚巨而獰,五門皆相似。”歲月穿流,古人已去,所幸的是,人們還能看到輝煌的吳哥的印記。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巴肯山的日落不容錯過,不過一定要早點兒去,不然排隊都進不去啊。為了上山看日落,我們第一天也是早早就收兵向巴肯山進發。巴肯山在吳哥城的南門外,是一座孤立的山丘,雖然不是很高,但也坡度也很陡,攀爬起來也要小費一番力氣。巴肯寺修建在山丘之上,是耶輪跋摩一世遷都吳哥之後的國家寺廟。立於山頂,可以看到山腳下全部的吳哥王朝最重要的建築,所以每天都吸引著很多人來此觀看日落。

雖然我們離日落差不多一個多小時就到來,但是想進入最山頂看日落的人已經排了好長的隊。我們便決定不排隊和大家擠了,於是在慢慢地欣賞著巴肯寺,同時在半山處看日落也是不差。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吳哥之美,一夢千年  (上篇)

待到太陽消失在地平線,人們又回到了暹粒市內。市內的街道依然是燈火閃亮,人流喧鬧。而不遠處的吳哥古蹟卻已悄無聲息,彷彿在無人注意之時又重回那個古老的年代,穿越數載年華,跨越幾度世紀。


敬請期待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