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拜仁球迷引發的鬧劇,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在二月二十九日一場拜仁慕尼黑對陣霍芬海姆的比賽中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因為部分拜仁極端球迷辱罵霍芬海姆主席迪特馬-霍普並且不聽主隊球員教練與名宿的勸阻,經過兩方商議,以一種來回倒腳加上聊天的方式結束了比賽。這一場鬧劇就要從德國的50+1說起。50+1政策為德國足球帶來了什麼?為什麼拜仁極端球迷要去辱罵對手的主席霍普?霍普做了什麼讓這些球迷如此憤恨?

極端拜仁球迷引發的鬧劇,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圖:球迷舉出侮辱性標語,並且燃放煙火以此向德國足協和霍普示威

德國的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德國足協(DFB)章程第16章第2款和德國足球聯賽聯盟(DFL)章程第8章第2款中具體規定了50+1規則,,主要內容如下:

一家股份公司只有在如下情況下才能申請在聯賽聯盟的執照並由此獲得聯賽聯盟成員資格:當一家體育俱樂部擁有自己的足球部門,並且在該股份公司中“具有多數參與權”。並且,在首次申請執照時,該俱樂部必須在競技上達到聯賽的要求。無論投資者持股比例是否在51%以上,都沒有超過50%的決策權。

簡而言之就是你花了足夠錢獲得了俱樂部的最大持股比例,但是手裡沒有真正的實權,在諸多重大事宜上沒有完全的決定權,依然有超過半數的表決權保留在球迷會員手中。不能像類似切爾西的老闆羅曼·阿布拉莫維奇那樣一手遮天,掌握俱樂部的一切。

極端拜仁球迷引發的鬧劇,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圖:俄羅斯石油巨頭阿布拉莫維奇斥巨資將切爾西打造成了真正的豪門球隊,也加速了歐洲的金元足球時代。

50+1政策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幫助了德甲聯賽成為了世界上財務最健康的聯賽之一,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德國足球的商業投資,這個政策的好處就是能夠防止德國足球不被金元足球衝擊,在健康的財政情況下發展,不會擔心被歐盟FFP所制裁(目前最出名的FFP制裁是曼城的連續兩年歐戰禁賽)。在這種相對健康的足球發展大環境下,德國的職業足球俱樂部球員的發展就是依然青訓的大力發展,培養優秀的球員獲取大量轉會費以及充實本國球員的質量。為什麼說50+1政策對德國足球的幫助很大?很多人都只看到了限制富豪對球隊的控制權,防止了惡意收購和風險併購但是並沒有看到更深層次的原因有二:

1、對本土球員的保護

在2000年歐洲盃德國隊小組未能出線的情況下,2001年德國足協開啟了長達十年的德國足球復興計劃。在2001年德國足協規定,德國甲級乙級聯賽中的三十六支球隊必須要有自己的青訓學院並且要符合德國足協所設立的青訓學院的標準,否則將會取消聯賽資格。在往後的幾年內一共有366個青訓中心在德國全境開始建設,由德國足協直接管理,每年都會有一萬多名來自各地的十四歲以下小球員接受訓練,而中國職業足球註冊人口只有8000人。業餘足球人口在2018年才達到八萬人。

極端拜仁球迷引發的鬧劇,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圖:在2018年中國的足球人口才達到德國足球人口的百分之一,並且遠不如同一大洲的日本和越南。

由於50+1政策的侷限,俱樂部的決策權掌握在大多數人手中,揮金如土購買大牌國外球員的現象在德國比較少見,而年輕的本土球員就可以擁有更多的上場時間鍛鍊自己。在2006年德國本土世界盃,短短四年時間,德國就培養出了,波多爾斯基,拉姆,施魏因施塔格等等這第一批青年才俊,往後十年時間內,在正確的政策保護和俱樂部堅決的實施下,德國足球湧現了大批的足球人才,這也成就了德國在2002,2006,2010,2014四屆世界波兩次季軍,一次亞軍,一次冠軍的好成績,並且在2013年德國足球十年復興的節點上成就了拜仁和多特成功會師歐冠決賽的經典。

2、讓本國的球隊更受支持,使足球市場健康發展

假設一支土生土長的德國俱樂部球隊,球隊的大多數球員都是本土球員,並且技術水平都有,還有一支都是由外來球星組成的球隊,在對傳統尊重和注重信仰的德國,前者更受支持,很多球隊就算在乙級,甚至丙級聯賽,上座率也能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上座率,當年的漢諾威96,以及曾經的北大王漢堡隊,即使深陷降級圈也能保證轉播費在德國遙遙領先,能夠保證俱樂部的財政平衡,並且由於德國青訓的發展,大多數球隊都擁有大量足球青年才俊作為後備人員,作為本土青年才俊,德國球迷更願意看到自家孩子的成長。

極端拜仁球迷引發的鬧劇,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那麼50+1政策真的是一個完美的政策嗎?答案很明顯是不。

顯然50+1政策為保護德甲的健康運營做出了貢獻,並且變相的保護了自己本國的足球青年才俊,但是在如今快速發展的時代,這樣老老實實等待自家球員開花結果的做法在這個有些急功近利的時代顯得格格不入,近些年來德甲的大量優秀球員向外流失嚴重,聯賽的競爭力有所下降(例如德布勞內,孫興慜,奧巴梅揚,薩內,卡瓦哈爾,特爾施特根等等)球隊無法為自家培養出的球星開出足夠的價碼,德甲現在更像是一個球星成長的跳板,在德甲聯賽打出名氣,隨後被其他聯賽的豪門球隊用重金或者高額薪資直接帶走,這無疑削弱了德國聯賽的競爭力。在金主不願投資德甲的大環境下,德國的足球俱樂部只能不斷的挖掘自身商業價值,通過周邊商品,廣告費,以及球票,轉播費獲取收入,這遠沒有金主直接重金投資來的痛快。

極端拜仁球迷引發的鬧劇,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為什麼球迷如此仇恨霍普?

霍普何許人也,白手起家,畢業於卡爾斯魯厄大學信息專業的霍普,現年79歲,1940年他出生於德國海德堡,小時候生活在僅有3300人口的鄉鎮霍芬海姆,並且和這裡的許多孩子一樣喜歡踢球,也曾為霍芬海姆青年隊效力過。不過霍普的夢想可不是成為職業球員,也不是媽媽希望他成為的教師,而是成為百萬富翁。霍普的職業生涯始於著名的IBM公司,崗位是軟件開發。

然而霍普並不甘心一輩子僅僅只做一個技術人員。1972年,他與幾位朋友在沃爾多夫共同創辦了SAP軟件公司。如今SAP已經是全球第三大獨立軟件供應商,霍普更成為了名列福布斯富豪榜的億萬富翁。不過,他心中的足球情節一直存在,尤其是他曾經披上過戰袍的家鄉球隊——霍芬海姆。1989年,還在德國第七級別聯賽掙扎的霍芬海姆,得到了霍普的慷慨資助。

這支曾經一度需要租借曼海姆主場的鄉鎮球隊,開始一路飆升。2000年後,霍普增加了投資力度,又邀請到了德國名帥蘭尼克前來執教。2005年,霍普從SAP公司”退休”之後,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霍芬海姆足球俱樂部的建設上。目前霍芬海姆俱樂部的球場、訓練基地,以及梯隊建設,都是霍普一手帶起來的。終於,經過多年努力他們在2008/2009賽季升入德甲。

極端拜仁球迷引發的鬧劇,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圖:霍普和“少帥”納格爾斯曼

這樣一看,霍普對於霍芬海姆簡直就是奠基人的存在,如果沒有霍普的投資,霍芬海姆就是一支普通的德國球隊。那麼這樣一個對球隊貢獻巨大的富翁,怎麼會收到拜仁極端球迷的如此痛恨呢?

在上文介紹50+1政策中,就算投資再多也不能獲得超過百分之五十的決策權,但是在這條50+1條款中,有這樣一條豁免特例:如果一家球隊或者企業能夠連續經營球隊超過20年,才可以不受50+1條款限制,轉為完全擁有的俱樂部。

一個人的一生能有幾個20年呢,能為一支球隊投資超過20年,在如今快速發展的足球時代中,球隊的興衰更迭是快速的,一支豪門球隊的崛起也就是幾年的時間,所以很長時間內,能夠實用這款條例的球隊只有大眾持股的沃爾夫斯堡和拜爾藥業的勒沃庫森。但是霍普打破了這個數字,在1989年霍普就以SAP公司的名義資助著霍芬海姆,在2000年以個人名義入股霍芬海姆,並且獲得了49%的表決權,但是在球迷心中,這樣一個為俱樂部幾十年如一日任勞任怨服務的老闆,他值得百分百的表決權,所有的球迷會員都對他言聽計從,而在比賽不久前霍普達到了20年的投資年限,名義上也讓霍芬海姆徹底成為了自己的俱樂部球隊。無論從貢獻和實際政策規定,霍普都沒有做出出格的事情,那麼為什麼有極端球迷這麼仇視霍普呢?

極端拜仁球迷引發的鬧劇,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原因就在於商業金元足球的衝擊,讓足球這項大眾運動的成本昂貴了起來。

在歐洲足球世界中,作為德國球迷你可以花費10歐元觀看拜仁的比賽,免費坐車到球場,並且在看臺上盡情暢飲。歐元和人民幣的匯率為1:7.8左右,可以看出德國足球的親民,在商業化足球發展的今天,足球的票價飛速上漲,這對於球迷來說無異於是觸犯了根本利益,所以球迷反對德國足協取消50+1政策,並且對於打破這個規則的人更是嗤之以鼻,並且這項政策確實為德國足球帶來了諸多紅利,保護了中小球隊的安穩運營和球迷之間的聯繫,但是對於豪門球隊來說,這阻礙了球隊更快的發展。

對於這項政策,人們可以擁有不同的觀點,但是不應該通過這種辱罵他人,阻礙比賽進行的方式來對抗。足球是一項大眾運動,是世界上開展最廣泛的運動,是世界第一運動。通過足球我們可以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配合,不同人種之間的默契,通過足球我們可以做到很多有益於人類的事情,而不是發展種族歧視,極端主義的溫床。我相信任何有理性的球迷都不願意看到這些。

極端拜仁球迷引發的鬧劇,50+1政策究竟是什麼?

寫在最後:

在比賽結束後,雙方球員互相擁抱,拜仁和霍芬海姆的高層亦是如此,球場上響起了高亢清亮的掌聲,霍普和魯梅尼格帶領球迷向球迷鼓掌回應球迷,而魯梅尼格和普的擁抱為這場鬧劇畫上了一個句號。足球本應該如此,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