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石家墓群位於馬蓮河以東、九龍河以南、無日天溝河以北的早勝原上。墓地與遇村遺址之間以遇村南溝為分界。石家墓地與遇村遺址是一處東周時期高等級貴族墓地與居址。遇村遺址1981年被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1年9月7日,經縣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研究決定,公佈西頭石家墓群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12年12月21日市政府公佈為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6月省政府公佈為甘肅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石家墓群和遇村遺址被國務院合併公佈為石家及遇村遺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家墓地考古勘探已完成面積有19.8萬平方米,除發現墓葬372座,車馬坑19座之外,另有窯址、灰坑、壕溝等遺址的發現。遺址和墓葬似以壕溝為界,壕溝以東主要為遺址區,以西主要為墓葬區,表明石家墓地內涵並不單純。截至目前,石家墓地四至範圍仍不清楚。

2016年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正式開始發掘,截至目前,共清理東周時期墓葬169座,車馬坑3座,祭祀坑1座。2016年至2017年兩度入圍“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18年10月CCTV10《探索·發現》欄目《2018考古進行時》第三季《寧縣石家墓群發掘記》進行報道.

石家墓地出土器物豐富,按質地可分銅器、陶器、泥器、玉器、漆器、木器等。其中銅器類主要有鼎、簋、壺、盉、盤、舟等;青銅兵器——戈、劍、鏃等;車馬器——馬銜、銅泡、銅轄等。陶器在墓葬內發現極少,僅以罐來呈現。墓葬填土內出土陶片較多,可辨器形有罐、鬲、豆、盆、甗、甕等。泥器以仿銅禮(容)器形態出現,有鼎、簋、壺、匜、盤等。玉器在器類方面,大致可分佩飾用玉、禮儀用玉、喪葬用玉三類。漆器發現以蚌裝飾其器表的螺鈿工藝,主要器形為漆豆。木器皆已腐朽,在墓葬填土以“空洞”跡象呈現,以石膏灌之,器形主要有俑、狗等。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石家墓地地理位置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M218槨室全景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M216銅鼎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M257金虎飾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M40條形玉飾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M6出土帶銘文銅戈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M6瓷碗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M218槨室南端青銅禮(容)器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帶銘文銅鬲

文博戰“疫”  “雲遊”寧州     寧縣博物館線上展覽《寧州遺珍》篇——石家墓群

M216槨室北側組玉串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