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敏感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寶媽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

什麼是敏感期

孩子的成長髮育離開各種敏感期

但是每個孩子發育的進度有不同,造成了敏感期都店玄學

但是敏感期確實真實存在的,且特別重要的存在

因為敏感期通常存在於孩子發育的0~6歲的階段

錯過了就錯過了

敏感期是定義是兒童心理發展過程中的某個時期,相對於其他時期更容易學習某種知識和行為,心理過程的某個方面發展最為迅速,這時期即稱為“敏感期”


這3個敏感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寶媽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


敏感期有什麼用呢

敏感期是指在0-6歲的成長過程中,兒童出於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在某個時間段內,對他所感興趣的特定事物產生嘗試或學習的狂熱,直到滿足內在需求或敏感力減弱。

如果這個階段父母能給孩子營造合適的環境

那麼孩子的發育成長會事半功倍

這3個敏感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寶媽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


今天我分享下三個重要的敏感期

語言思維敏感期

兒童語言學習發展是在大腦沒有意識的情況下開始的。

兒童學習語言的時候不是一字一句慢慢進行的,而是某段時間會有“爆發現象”


我們家豆豆在2歲的時候還不怎麼會說話,每天也經常跟他說話

但是他始終只是會簡單點嗯嗯啊啊的應和幾聲。沒辦法說完整的句子。

甚至覺得他的語音發育是不是有問題,甚至想帶他上醫院。

但是到了3歲後,突然發現他成了話癆,說個不停

還偶爾像個大人一樣說

爸爸媽媽,你們慢慢吃啊(第二聲)

讓我們苦笑不得


這3個敏感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寶媽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


比利時的一些心理學家發現:一個2歲半的兒童具有兩三百的詞彙量,而到了6歲的時候他已經可以使用上千個詞彙了。而這些都是在沒有教育者教授的情況下完成的。這是一個自然吸收的過程。我們成人則在他們做完了這些工作以後做出了一個看起來好像很重大的決定,把孩子們送到了學校,讓他們開始在那裡學習字母表!


2歲的孩子學習語言是無意識進行的,我們要儘量跟孩子多說多看

給他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哪怕孩子說話晚點也不要太著急。

每個孩子說話的開關開啟的時間不盡相同。


這3個敏感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寶媽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

有時候你會發現孩子特別注重物品的順序


學校裡有一個有趣的想象。

當一個杯子放錯位置的時候,孩子會比大人更早發現,並把他放回原處。

特別是2歲的孩子特別注意這些細微的不協調。


從年齡很小的孩子做的遊戲可以發掘,秩序對孩子會產生一種自然的快樂。

這個階段特別適合給孩子培養他的秩序感


在豆豆秩序敏感期的時候,每次他把一個物品撿起來放回原位的時候

我們都給他鼓勵和支持

慢慢的現在哪怕換個拖鞋,他也會把換下來的拖鞋放的整整齊齊。

有時候還會糾正我們說東西沒放好


這3個敏感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寶媽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


提問敏感期

3歲開始,孩子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經常要爸爸媽媽解釋很多事情

有時候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

感覺我們的腦袋都要被問炸掉了


曾經有一個孩子問爸爸:“為什麼葉子是綠色的?” 爸爸覺得這個問題包含著高深的知識,就給孩子講解起葉綠素和光合作用來。 可孩子卻小聲說:“我只是想知道為什麼葉子是綠色的,不想聽什麼葉綠素、太陽之類的。”

怎麼回答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首先要擺正我們的態度,肯定他們這種求知的表現。

我們耐心的或者不厭其煩的給他們解釋,孩子會很非常高興。

但是要記住的是,孩子不需要我們對問題長篇大論的解答

有時候只要簡單的解釋就行了。

不用孩子問你他是怎麼來的,把這個問題想複雜了


這3個敏感期,一旦錯過就不會再有了,寶媽不要錯過孩子的敏感期

怎麼用好孩子的敏感期

1進來設計佈置豐富的學習環境

當觀察到孩子某項敏感期出現時,儘可能為孩子提供一個滿足他成長需求的環境。

2、鼓勵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嘗試

當孩子獲得了尊重與信賴後,就會在環境中自由探索、嘗試。

3、適時協助而不干預

當孩子熱衷於有興趣的事物時,父母應放手讓孩子自已做,不要太多幹預,並適時予以協助、指導


我非常認同樊登老師講的一句話

有的人覺得帶孩子很累,但是我們覺得不累啊。

每天都很開心,也不發脾氣


如果我們帶孩子很累,有時候需要反省我們的方式是否正確

如果用正確的方式,帶孩子不見得那麼累

怎麼學習正確的方式了,需要我們去學習

我推薦家長們都看看蒙臺梭利的早教經典

當年知道了孩子發展的規律的話,怎麼教孩子瞭然於胸

好比你蓋一棟樓房,知道了結構圖自然就知道怎麼去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