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勢恢宏,大氣豪邁的元青花,竟然成為拍賣場上炙手可熱的拍品

元青花瓷(又稱元青花),即元代生產的青花瓷器。青花瓷生產於唐代,興盛於元代。成熟的青花瓷出現在元代的景德鎮,紋飾很大特點是構圖豐滿,層次多而不亂。元青花瓷大改傳統瓷器含蓄內斂風格,以鮮明的視覺效果,給人以簡明的快感。以其大氣豪邁氣概和藝術原創精神,將青花繪畫藝術推向頂峰,確立了後世青花瓷的繁榮與長久不衰。元青花作為宋代之後元代具有代表性的瓷器之一,其造型直觀,釉色基本採用青色為主題,人物故事,青花纏枝為圖畫,造就的青花瓷器可謂是流傳至今,目前市面上的價格也是非常之高.

氣勢恢宏,大氣豪邁的元青花,竟然成為拍賣場上炙手可熱的拍品


元代社會雜劇繁榮昌盛,北方蒙古人對南方漢人歷史故事非常著迷,戲劇中人物故事情節的跌宕起伏,深深打動蒙古人愛憎分明的樸實情懷。將故事凝固在厚重結實的瓷罐上,放進蒙古包裡,在存放食品雜物的同時,還可時時欣賞那回味無窮的戲劇故事。即使不小心用足踢到也不會被輕易碰碎。那些厚重而扁的元青花罐,成為蒙古皇室貴族的生活實用器。其繪畫,一般採用剪紙或版刻模印取其部分拼圖,在瓷胎上填色而成。透露著濃郁的年畫風味。因為缺乏原創,除造型不同,精美程度大同小異。元代是南北文化大融合的激烈時期。看不到未來的迷茫,不知困惑了多少識古通今的知識分子。但文化大融合總會產生最終的結果,這種結果被當時畫家吳鎮(1280--1354)清醒認識到。他通天象,精書畫,又遊走于山水之間。將這種結果用自己的理解方式表達出來告慰天下,也說明了文化趨同的歷史規律。由於當時過於張揚的豔藍色,在許多漢人觀念上難以接受,此罐在呈色上採用灰藍色調。用抽象的原創繪畫,用駱駝與鳳鳥代表兩種文化的碰撞與結局。再配以天象輪迴卦圖,造型精緻的鳳鳥體內射出道道美麗的藍色光束,細長的爪子向前伸出,喻其影響深遠。獨特的藝術構思,深刻的文化內涵令人無限遐想。元代疆域十分遼闊,兵不戍邊,是中國古代史上對外關係更為主動的廣泛時期。元代的平民文化十分繁榮,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三大瑰寶。

氣勢恢宏,大氣豪邁的元青花,竟然成為拍賣場上炙手可熱的拍品

繪畫抽象簡闊,且氣勢恢宏,草木靈動,至今仍然是中國畫的主流風格。元代的制瓷業更加繁榮,風格更加開放。鈞瓷由宮廷走向社會普及,雖不知鈞瓷窯變的控制技術,自然窯變有時也能巧奪天工。因仿柴窯色而建於宋代的龍泉窯在元代大放光彩。元瓷呈色普遍淺淡亮麗,髮色簡樸準確,黑色是元瓷的靈魂色。特別是江西景德鎮與永和鎮更是高人云集而異軍突起。青花,單色釉,薄胎薄釉以及釉下彩,釉上彩等不斷湧現,黑釉木葉紋與耀變天眼令人歎為觀止。粗糙與精細並存幾乎涵蓋明清兩代所有品種,為現代制瓷奠定了堅實基礎。從宋瓷的深沉自然到元瓷思想的直接表達,宋,元瓷藝雖然風格迥異,但都精深非凡。是繼五代柴窯之後中國製瓷史上的兩座高峰。元代以後中國藝術品基本上就停止了原創,向巧雅小趣味發展,且千篇一律,創新的精品乏善可陳。而今,柴窯的光輝依然輝煌,呈一座歷史豐碑照耀那創新之門重新開啟。1,吳鎮畫:元青花駱駝鳳鳥罐,選用透氣性良好的優質麻倉土,薄胎內壁施一層不透光釉,讓胎內氣壓向外釋放,增強青花繪畫的躍動感。此種技術一直沿用於清乾隆琺琅彩瓷上。2,元仁宗(孛爾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1285--1320)元青花人物海水綠釉碗,玉胎。選用整塊白玉修制。鬼谷子出山馭獸馭人駕輕就熟而氣定神閒。圈紋九格為至尊數。3,元仁宗,元青花人物珊瑚紅釉碗。元代有"三,六,九"數字崇拜,其中"九"為至尊數。從元代開始,紅色代表喜慶,遊戲等。其中的船形,櫃形,三角形表示障礙和機會等(即時空穿越器)。4,吳鎮畫:元青花人物得道登仙爐,反應了當時文人士大夫階層得道登仙的願望,是當時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此爐,採用柴窯制胎內部進排氣功能技術。5,(元仁宗)元代的黑釉木葉紋與耀變天眼盞,毫毛綿柔立現,如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

分享一組

氣勢恢宏,大氣豪邁的元青花,竟然成為拍賣場上炙手可熱的拍品


氣勢恢宏,大氣豪邁的元青花,竟然成為拍賣場上炙手可熱的拍品


氣勢恢宏,大氣豪邁的元青花,竟然成為拍賣場上炙手可熱的拍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