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足少陽之脈循行篇

經脈原文: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出髀厭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

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俠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髁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程門解讀:膽足少陽之脈是難學的經脈,需要我們花費更多時間、精力按圖索驥學習。

學習筆記 | 膽足少陽之脈循行篇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外眼角,接續三焦手少陽經脈;

上抵頭角:額角之意。前髮際和側髮際夾角處。男性最先脫髮處;

下耳後:特指風池,“下耳後”三個字好似非常簡單,卻蘊含了3條線。

為什麼足少陽在這裡有三條線呢?這三條線穴位分佈不均勻,有的有很多穴,有的無穴,有的穴位和別的經脈穴位有關聯性?為什麼古人僅用三個字描敘這三條線?要看圖思考。這三條線把人體頭側部完整劃分為3個區域,這3個區域代表的臨床問題或者是聯絡的解剖結構、功能是不同的,所以要用3條線來描述和形容,沿著這個思路思考下去。

學習筆記 | 膽足少陽之脈循行篇

循頸行手少陽之前:古人惜字如金,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都有特指含義。搞清楚字的含義非常重要。我們講經絡循行講的是經絡的位置,而我們針灸最大的優勢就是可以把人體體表出現的症狀用經絡方法做定位診斷。如臨床上遇到一例頭痛病人,病位在頭頂足太陽經絡卻處,於是在足太陽末端僕參穴附近扎針刺激,病人症狀馬上消失。經絡診斷找到準確的治療部位,精確地刺激,很少的刺激量,很少的穴位就能起到立竿見影效果。但是經絡診斷必須要清楚明白經絡循行的位置,以及循行在這個部位到底說的是什麼事?如果搞混了搞錯了,經絡診斷也就失去了意義。

循頸,頸項,頸是前半部,項是後半部。如人戴的項鍊和寵物狗的頸圈。足少陽經脈由耳後風池走到頸前,不可避免的要和手少陽經交錯在一起。

手少陽經脈循行描述中有“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的描述,而在足少陽中又有行手少陽之前的描述,說明兩條經脈交織在一起。這時候我們就會提出新的思考問題:手足少陽經為什麼交錯?古人要傳遞給我們什麼信息?想讓我們知道一個什麼臨床問題或者病理現象或者病機?手足少陽經不僅在這裡交錯,在耳周部位、面部幾乎重疊在一起,共用一條路線。他們說的是什麼事?病機之間有什麼相互關聯?在後面病候部分會找到部分答案。

至肩上,指肩井,井字指井口縱橫交錯形成支撐體系,能通到湧泉。這裡的交錯指的是經脈:手足少陽經,手足太陽經恰恰在頸肩交錯。經脈之間交叉,經筋也會交叉。經筋,就是經脈所聯繫的相應筋肉系統,在此表現出來的是斜方肌、肩胛提肌、岡上肌,前、中斜角肌、小菱形肌、上後鋸肌等肌肉群,他們之間也恰恰是縱橫交錯。所以我們使得對至肩上,有著特殊的理解。所有的陽經都要匯合到大椎。

學習筆記 | 膽足少陽之脈循行篇

經脈卻交出手少陽之後退卻回到大椎,交匯所有陽經,再回來入缺盆。缺盆指的是鎖骨上窩。經筋,或者說重要肌肉和大椎部位,和第7頸椎、第1胸椎都是附著、聯絡關係,外側聯絡是肩胛骨,肩胛骨向上,肩胛提肌岡上肌這些附著部位,形成相互支撐力學關係,讓頸肩部形成既穩定又保證靈活。大椎這種諸陽之會是分層次的,是多層肌肉匯聚點,是非常重要力學中心。

很多人頸後出現大包,是多層肌肉出了問題,不是簡單做個艾灸、做個拔罐就能解決的,因為是層次性問題。艾灸也好,拔罐也好,不同的刺激方式它的刺激深度、刺激量、作用部位都是不一樣的。大家看,這條經脈我們只說了第一句,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很簡單,文字很少,但是信息量非常大。這段文字和病候,和穴性對應在一起,我們將解決N多問題。臨床中很多治療思路、技法都和這段經絡的診斷、解讀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經絡不簡單,循行也不是簡單背一背,還要正確理解。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這段文字是不是很熟悉?在手太陽、手少陽中都看到了相同的描述,使得我們對耳部的脈合稱宗脈有了獨特的理解,宗者總也。

學習筆記 | 膽足少陽之脈循行篇

三條經,在耳前所出的部位又是3個特別重要的穴位:對著屏上切跡手少陽的耳門,對著耳屏手太陽的聽宮,對著屏間切跡足少陽的聽會,這三個穴位就是我們之前瞭解到耳前三針治療耳病。大家想,這三條經解剖結構類似,為什麼都要去如此描述呢?經脈線蘊含著很多臨床的病機,不同的病機引起類似的症狀。這就是臨床中治病,你選這個穴位有效,選那一條經的另一個穴位就無效。針灸辨證是經絡辯證,是病位出現症狀的原因,這個原因不見得在這個病位上,是病標,但是病本病機可能是另外的原因,這個原因是可以通過經脈循行路線定位描述的。所以耳聾耳鳴我們根據診斷不同,手少陽經的,手太陽經的,足少陽經的,選穴也就不同。經絡診斷是臨床的基礎。

至目銳眥後,回到目銳眥又經過什麼解剖結構?至少有一個穴位太陽,奇穴太陽的穴性和少陽經非常接近,它既有手少陽的作用,又有足少陽的作用,是雙重的。

再分出一個支脈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大迎,面動脈切跡面動脈搏動處“迎”大多是動脈搏動處。合於手少陽,抵於䪼,明確提出和手少陽循行路線重疊在一起。䪼,指顴骨的下方。讓我們對手少陽支配區域的和足少陽支配區域的關聯有了進一步認識。我們記得前面的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它不是直接到頭角,而是先到聽會,經過上關穴再往上走。而在上關穴附近恰恰是三叉神經出口的地方,這樣從經脈循行路線上,三叉神經疼痛可能會有2種甚至2種以上的原因,一種是手少陽管理的事,多為病毒性的外感性的因素;一種是足少陽管理的事,可能沒有急性期,沒有外感因素,沒有炎性反應,例如面肌痙攣引起的三叉神經痛,老年性,往往要辨證為足少陽經證。

學習筆記 | 膽足少陽之脈循行篇

下加頰車,下頜角部位。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合,和剛才的那一支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的一支相合在一起,進入到胸。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穿過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胸之側為脅,在兩脅的深部,出氣街,

什麼叫做氣街?幾條經脈共同的通路為街,此處指腹股溝,特別是圍繞著髂外動脈的周圍,有足陽明氣衝穴,足太陰的衝門穴等,分居在髂外動脈的內外側。

出於氣街以後,繞毛際,橫出髀厭中,這就很有意思了,足少陽經為什麼不直接到股骨大轉子呢,要先往內繞一下再往外走?要多此一舉呢?這個問題要在足厥陰經脈解讀才能講明白。賣書賣書。

其直者,體表主要循行線,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季脅,指的是特殊部位十一肋端,遊離浮肋骨端,腹內外斜肌縱橫交錯點。和剛才那一支體內行線在體表聯繫在一起。足三陽都是內外相連,內行線是體內溝通聯絡關係,外行線是體表聯絡關係,在體表胸側有前鋸肌、肋間肌、膈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這些肌肉維持了胸廓、腰腹部、盆腔的穩定和保護作用,和內臟功能特別是能把人體功能反應在人體兩側的內臟如心、肺、膽、脾都有特異性反應。有心的同學回去看一看,外行線穴位分佈的區域往往和內行線聯絡的臟腑的功能在體表的反應、診斷、刺激干預就會有自己的認識。當我們越來越深入分析這條經脈的走形的時候,包括它的皮部、經別、絡脈、經筋特別是經筋層次,我們就會對內臟性疾病在體表的反應部位的特異性分佈有自己獨特的認識。

以下循髀陽,髀陽指大腿外側,主要分佈肌肉是髂脛束,是下肢外側支撐力量非常重要的肌群,出膝外廉,正好也是髂脛束的止點。髂脛束對人體的支撐、穩定、靈活作用非常重要,我們在處理運動功能損傷的時候,髂脛束非常有意義,一定要已開始就非常關注。

學習筆記 | 膽足少陽之脈循行篇

下外輔骨之前,

脛骨是內輔骨,外輔骨指腓骨,直下抵絕骨之端,絕骨指的是腓骨的下段。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剛才提到髂脛束是支撐運動肌群,從這起始小腿外側肌群,承擔了人體的支撐受力。力在這裡進行了相互交換。最後力放射到那去了呢?恰恰是放射到外踝的根部以及腓骨的前下方,這符合人體工程力學關係。經筋往往被忽略,經筋對理解我們對經脈的真正含義特別是足少陽經非常重要,它本是就是對人體的運動、支撐,足少陽經過的主要部位:頸項、肩關節側面、髖關節側面、膝關節側面、踝關節側面,跟人體的運動支撐功能非常有關聯。所以搞明白足少陽經力線,對人體的病症會有獨特的認識。

最後,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大指歧骨指的是足大指分歧的骨頭,第1蹠骨和第2蹠骨之間分歧部位。還貫爪甲,繞到足大指指甲,再繞行回來,出三毛,足大指第一指間關節汗毛重生的部位。三毛是特異性反應,中風軟癱患者如果刺激三毛區域,有收縮動作預後是值得樂觀的;同時也反映下肢的力線在足部的放射的區域,分解給足,起到均勻的支撐。所以在這個部位起始的足厥陰的力線存在受力關係的聯絡,不禁會聯想,足少陽經筋和足厥陰經筋是否一行於內一行於外相互支撐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