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每一個喜愛詩詞的人都會在古代先賢的故事中慢慢釋放自我。讀完一首詩並不是只覺得優美,而是期望能夠穿越時間,聽作者娓娓道來,講述那些名山大川、纏綿悱惻、名望得失、豪氣干雲。


蘇軾說:“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意思就是說只要飽讀詩書,學有所成,氣質才華自然橫溢,高雅光彩。無論你有多忙都別忘記背下這120句唐詩!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李 白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具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的藝術魅力,感情的表達具有一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的氣勢。李白的詩歌對後代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1.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

2.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關山月》

3.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獨坐敬亭山》

4.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俠客行》

5.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

——《夜宿山寺》

6.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

——《春思》

7.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把酒問月》

8.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將進酒》

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將進酒》

10.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行路難》

11.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春夜洛城聞笛》

1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

13.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南陵別兒童入京》

14.宣父猶能畏後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上李邕》

15.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夢遊天姥吟留別》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杜甫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


杜甫憂國憂民,詩藝精湛,一生寫詩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對後世影響深遠,後世評價其人及作品為世上瘡痍,詩中聖哲;民間疾苦,筆底波瀾。


16.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

17.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春夜喜雨》

18.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嶽》

19.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月夜憶舍弟》

20.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八陣圖》

21.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旅夜書懷》

22.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贈衛八處士》

23.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前出塞》

24.驍騰有如此,萬里可橫行。

——《房兵曹胡馬詩》

25.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

26.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27.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登高》

28.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江南逢李龜年》

29.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贈花卿》

30.欲填溝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狂夫》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白居易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有“詩魔”“詩王”之稱。


31.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

32.老來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偶作寄朗之》

33.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草》

34.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長恨歌》

35.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長恨歌》

36.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琵琶行》

37.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錢塘湖春行》

38.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大林寺桃花》

39.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夢微之》

40.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王維


王維(公元701年-公元761年),唐朝著名詩人、畫家。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以詩名盛於開元、天寶年間,有“詩佛”之稱。


書畫特臻其妙,後人推其為南宗山水畫之祖。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41.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山居秋暝》

42.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使至塞上》

43.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終南別業》

44.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相思》

45.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雜詩》

46.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鳥鳴澗》

47.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中》

48.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竹裡館》

49.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0.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渭城曲》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李商隱


李商隱(約公元813年-約公元858年),晚唐著名詩人, 是晚唐乃至整個唐代,為數不多的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

“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


51.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樂遊原》

52.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晚晴》

53.世界微塵裡,吾寧愛與憎。

——《北青蘿》

5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無題》

55.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

56.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錦瑟》

57.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無題》

58.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賈生》

59.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無題》

60.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無題》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杜牧


杜牧(公元803年-公元852年),唐代傑出的詩人、散文家,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61.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清明》

62.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

——《秋夕》

63.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江南春》

64.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泊秦淮》

65.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赤壁》

66.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

——《寄揚州韓綽判官》

6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贈別》

68.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題烏江亭》

69.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贈別》

70.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過華清宮》


劉禹錫


劉禹錫(公元772年-公元842年),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的山水詩,改變了大曆、貞元詩人襟幅狹小、氣象蕭瑟的風格,而常常是寫一種超出空間實距的、半虛半實的開闊景象。


71.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秋風引》

72.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詞》

73.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74.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烏衣巷》

75.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竹枝詞》

76.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賞牡丹》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賈島


賈島(公元779年-公元843年),唐代詩人,人稱“詩奴”,與孟郊共稱“郊寒島瘦”。據說在長安的時候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作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才華,併成為“苦吟詩人”


77.鳥宿池邊樹,僧敲月下門。

——《題李凝幽居》

78.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尋隱者不遇》

79.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劍客》

80.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

——《題詩後》


孟浩然


孟浩然(公元689年-公元740年),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孟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孟浩然是唐代第一個創作山水詩的詩人,是王維的先行者。


81.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過故人莊》

82.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春曉》

83.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元稹


元稹(公元779年-公元831年),唐朝詩人、文學家。元稹與白居易同科及第,結為終生詩友,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形成“元和體”。詩詞成就巨大,言淺意哀,扣人心扉,動人肺腑。元詩中最具特色的是豔詩和悼亡詩。


84.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花》

85.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離思》

86.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遣悲懷》


韋應物


韋應物(公元737年-公元792年),中國唐代詩人。韋應物的詩歌創作成就最大。其詩多寫山水田園,清麗閒淡,和平之中時露幽憤之情。反映民間疾苦的詩,頗富於同情心。是中唐藝術成就較高的詩人。

87.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秋夜寄邱員外》

88.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簡盧陟》

89.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90.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

——《寄李儋元錫》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韓愈


韓愈(公元768年-公元824年),唐代傑出的文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政治家。韓愈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被後人尊為

“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有“文章鉅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後人將其與柳宗元、歐陽修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91.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春雪》

92.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初春小雨》

93.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

——《晚春》


王昌齡


王昌齡 (公元698年-公元757年),盛唐著名邊塞詩人,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其詩以七絕見長,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邊塞所作邊塞詩最著,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譽。王昌齡又發揚了六朝華美豔麗、精雕細琢的表現手法,繼承了其形式美。因此王昌齡被譽為是成功地用七言絕句寫宮詞的第一人。


94.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芙蓉樓送辛漸》

9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出塞》

96.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從軍行》

97.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閨怨》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岑參


岑參(約公元715年-公元770年),唐代邊塞詩人

,岑參工詩,長於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現存詩三百六十首。對邊塞風光,軍旅生活,以及少數民族的文化風俗有親切的感受,故其邊塞詩尤多佳作。


98.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99.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0.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逢入京使》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 唐宋八大家之一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柳宗元一生留下的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


101.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江雪》

102.若為化得身千億,散上峰頭望故鄉。

——《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李賀


李賀(約公元791年-約公元817年),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李賀的詩作想象極為豐富,經常應用神話傳說來託古寓今,所以後人常稱他為“鬼才”“詩鬼”,稱他創作的詩文為“鬼仙之辭”。有“ 太白仙才,長吉鬼才 ”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


103.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馬詩》

104.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南園》

105.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金銅仙人辭漢歌》


劉長卿


劉長卿(約公元726年-公元786年),唐代詩人。工於詩,長於五言,自稱“五言長城”


106.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107.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送靈轍上人》

108.泠泠七絃上,靜聽松風寒。

——《聽彈琴》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王勃


王勃(約公元650年-約公元676年),唐代詩人。出身儒學世家,與

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109.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10.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

——《山中》


張籍


張籍(約公元766年-約公元830年),唐代詩人,其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

。樂府詩藝術成就很高,五律不事藻飾,不假雕琢,於平易流暢之中見委婉深摯之致,對晚唐五律影響較大。


111.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秋思》

112.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節婦吟》

113.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

——《春別曲》


腹有詩書氣自華,再忙也要背下這120句唐詩


孟郊


孟郊(公元751年-公元815年),唐代著名詩人,詩多寫世態炎涼,民間苦難。孟郊現存詩歌574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114.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遊子吟》

115.青春須早為,豈能長少年。

——《勸學》

116.颯颯秋風生,愁人怨離別。

——《古怨別》

117.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登科後》


張九齡


張九齡(公元678年-公元740年),唐朝有膽識、有遠見的著名政治家、文學家、詩人、名相。他的五言古詩,詩風清淡,以素練質樸的語言,寄託深遠的人生感慨,對掃除唐初所沿習的六朝綺靡詩風,貢獻尤大,有《曲江集》,被譽為“嶺南第一人”


118.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望月懷遠》

119.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感遇》

120.思君如滿月,夜夜減清輝。

——《賦得自君之出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