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前言

《半個喜劇》由開心麻花監製, 截止目前豆瓣獲得不俗評分7.4,本影片一直在評價方面處於兩極分化,好評則是覺得用荒誕搭臺,實則背後折射的是人性的本質,在現實的誘惑、迷失、矛盾、選擇中進行自我價值的追尋;差評則是覺得本影片價值觀念屬於過於狹隘,故事太簡單,人設讓人無法接受,渣的太渣,完美的過於完美。

《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在我看來本部影片打著喜劇的名號,訴說了那些初入社會、追求夢想,奔赴北上廣的年輕人追夢的故事,而這個過程本身就是學習接受規則,打破偏見、掙脫原生家庭的枷鎖、尋找自我的過程。

影片中的孫同就是“北漂一族”的代表,他高考復讀3年來到了北京,想著自己畢業之後一展宏圖,無奈在這個諾大的城市卻很難找到自己的立身之地,他遇到了一個有錢的同學鄭多多,住著同學免費的房子,工作也順利通過關係進入同學的家族企業,母親賣了老家房子打算給他在北京買房,這些看似都快要實現的夢想,卻因為鄭多多使他陷入一串謊言中,是配合著鄭多多完成謊言,讓鄭多多順利結婚,讓被欺騙的莫默一直矇在鼓裡,他痛苦掙扎著,意外的是自己喜歡上了被騙的莫默,被她的真實打動,最後在一系列事件中,終於拋棄一切雜念,獲得愛情,找到真正的自己。

影片展現了孫同為代表的“北漂一族”面臨的三種困境。

事業困境——人情關係帶來的利益VS思想行為獨立的對立

家庭困境——家庭壓力VS現實衝突

戀愛睏境——自我出身階層VS自由情感的對立

下面我將根據影片對以上三種困境進行具體分析,文章最後我會對在追夢路上的年輕人面臨困境時,如何做,如何選擇給出建議。

01、事業困境:人情關係帶來的利益VS思想行為獨立的對立

孫同這個來自三線城市的年輕人,高考復讀了3年才考上北京的大學,遇到富二代同學鄭多多,兩人成了好友,於是他長期寄人籬下,住著鄭多多免費的房子,臨近畢業通過與鄭多多的關係,順利在其家族企業中獲得職位。

影片中一個細節,體現出這種地位不等帶來的兩個人的行為差異:孫同說要借鄭多多衣服去酒吧演出,鄭多多處於情緒不好的狀態,立即拒絕借出,當孫同轉身要走,他又出爾反爾說要借。這種“戲弄與挑釁式的玩笑”,其實就體現出來兩人身份的不對等,以及孫同對鄭多多的依附性多麼強,也為之後的關係破裂埋下了伏筆。

《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鄭多多讓孫同幫自己隱瞞高璐自己和莫默,但是當孫同愛上莫默的時候,鄭多多覺得自己的東西被搶奪了,這種自私的本性暴露無遺,他暴跳如雷,於是對孫同下了最後通牒,用工作和戶口來威脅孫同,此時的“兄弟情”,在觸及到彼此利益的時候蕩然無存。

鄭多多用這種利益深深牽制著孫同的自由,控制著孫同的思想,孫同如同鄭多多的傀儡,但是孫同內心是猶豫的,糾結的,所以才會有後來的反抗。

“北漂一族”,遠離家鄉,對城市生活的嚮往,他們如千千萬的年輕人一樣,希望自己的價值被體現,希望事業有成,只是實現理想的道路遠遠沒有想得簡單順暢。

02、家庭困惑:家庭壓力VS現實衝突。

孫同的母親想他在北京立足,有戶口有房子,於是她告訴孫同必須聽鄭多多的安排,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以鄭多多的利益為先,她知道孫同與莫默在一起,不惜裝病欺騙孫同,她知道在利益面前如何取捨才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孫同是矛盾的,他知道在這個城市有房有戶口多麼不容易,母親咄咄逼人的“為你好”,他不敢輕易反抗母親,他想做一個孝順的兒子,因為爸爸媽媽離婚,他知道母親的不容易,哪怕這是“愚孝”。

他在物質誘惑的邊緣徘徊著,痛苦著,他內心得不到母親的理解,這是他最親的人,他內心是孤單的,甚至有些絕望。

“北漂一族”內心最需求的是歸屬感。當面對“中國式”父母的為你好時,孫同沒有反抗母親,卻又感到憤怒,他在城市找不到歸屬感,在母親這裡找不到存在感,這一切無形的壓力像枷鎖一樣困著孫同,困著千千萬的北漂者。

03、婚戀困境:自我出身階層VS自由情感的對立

  • 暗戀高璐,但是身份帶給了他自卑感,他覺得自己配不上高璐,於是選擇默默保護她,但是這種保護是在謊言的包裹下進行的,實則是一種人性扭曲的愛。

當莫默要給高璐打電話說出真相的時候,孫同用懇求的語氣對莫默說,對於鄭多多怎麼樣都可以,但是不要傷害高璐,他在這份卑微的暗戀中,已經迷失了自己,他像一個皮球一樣被踢來踢去,高璐就像他在這個城市生存下去的一種精神力量,他寧願被利用。

  • 愛上莫默,實則是映射自己內心,莫默的性格是他嚮往的、羨慕的,他喜歡她的敢愛敢恨卻又不失善良,羨慕她可以隨心所欲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但是,與其說是被莫默吸引,不如說莫默是他內心的一面鏡子,是他理想中想追求的自己。
《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我都快三十的人了,我就想撞一下南牆,我就想去分對錯”、“我不是不知道這個世界什麼樣,我就是想試試這樣行不行”,這句話深深刺痛著孫同,也讓孫同開始審視自己。

孫同徹底被這個女孩征服了,他終於鼓起了勇氣,在莫默家中向莫默表白,兩個順利在一起,但是事情沒有這麼簡單,面對鄭多多的威脅,面對母親的施壓,他再次屈服了,他想要一份自由的愛情卻如此艱難。

當莫默質問他的時候,他是自卑的懦弱的,他把自己形容是生在坑裡的人,莫默是生在天上的,他覺得莫默不理解自己,他把自己放在了底層,階層成了他心中的石頭,深深壓制著他,最後於莫默分開。

直到最後當高璐需要真相的時候,莫默立馬不顧一切出現,她的行為終於讓孫同糾結、痛苦、反思。

她當初罵孫同是鄭多多的一條狗,可是誰又不想像一個人一樣去生活呢?

《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孫同最終醒了過來,是啊,正如莫默所說:不合作又怎麼樣,不說謊又會怎麼樣?就活不下去了嗎?就沒有飯吃了嗎?

他去揭露了真相,喊出了內心的想法,對著這個曾經控制自己的兄弟說:我把你給我的都還給你,我想做一個人!

“北漂一族”,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比其他人更加渴望愛情,希望自己精神有棲息地,希望在燈火過後的深夜,在自己無助、受傷的時候,有另一顆心溫暖自己,可是由於自己出身覺得不如別人,內心是自卑的。

至此影片結束,導演為我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我們不知道最終的孫同和莫默能否走到最後,也不知道高璐會不會原諒鄭多多,但是孫同找回了自我就夠了。

《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電影首映的時候導演周申說:“如果你一直一直不妥協,那你終會遇見志同道合的人。”,導演劉露的表述則更加溫和,“我們希望的就是讓更多像孫同這樣徘徊的人看到,你選擇堅守底線,做一個有原則的人是有出路的。周申和劉露心裡一直有一團火,“很多人認為妥協社會規則是成熟,熱血是少年的事情,但我們偏要熱血到老。

所以影片中的“北漂一族”其實代表的不僅僅是漂泊在北京的人,實則是代表千千萬奮鬥、努力的所有在異鄉的人,他們希望找到自己的價值,渴望著成功,憧憬著愛情,但是面對陌生的城市,無形的誘惑,他們會迷茫,會失望,可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年輕怕什麼,大不了從頭再來,只有有勇氣,堅守內心。

04、面對困境與誘惑該如何做出抉擇?

①守住自己內心,相信付出與收穫會成正比

先相信你自己,然後別人才會相信你——屠格涅夫

孫同面對母親的“逼迫”,選擇順從;面對鄭多多的“威脅”,選擇屈服。其實根本上都是源於對自己的不自信以及內心的懶惰不想付出,一個高考復讀了3年的外來人口,在北京想生存,他內心是自卑的,他不相信憑藉自己的能力可以在北京立足,他聽從母親的安排,靠著好兄弟的資源,用著別人努力很久才可以換來的資源,獲得了成功,但是與此同時,他失去了自己,自卑、懦弱充斥著他的身體,他“忠於”鄭多多。

《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重新審視孫同,本身很差嗎?並不是,他研究生畢業,在自己的城市其實家庭條件也是可以的,他完全不必“苟且而生”,只要他足夠勇敢,堅守自己的內心,拼著年輕的衝勁,去努力,在這個城市立足沒有想象的困難。

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自己,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

可是,她偏偏不信命運,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摸著事物,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把自己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②面對誘惑,要清醒,辨別是非曲直

一個有道德的人,是一個心裡感到誘惑就對誘惑進行反抗,而不會屈從於它的人。——弗洛伊德

北京戶口、高薪穩定的工作、北京的房子,這些對孫同來說無疑都是誘惑,是被誘惑征服,心甘情願做“傀儡”,享受著可以用“良知輕而易舉”換來的這些,還是選擇清醒,拒絕誘惑,把是非放在第一位,其實古往今來很多人面臨的選擇,孫同經過痛苦的掙扎,最終站在了正義的一方,從而獲得了愛情的甜蜜。

《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元史》記載,宋元之際,世道紛亂。學者許衡外出,天氣炎熱,口渴難忍。路邊正好有一棵梨樹,行人都去摘梨止渴。惟許衡不為所動。有人問:“你為何不摘梨呢?”許衡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他迂腐:“世道如此紛亂,管他誰的梨,它已沒有主人了。”許衡說:“梨雖無主,但我心有主”

③人生需要一份勇氣,邁出你的第一步

勇敢征服一切:它甚至能給血肉之軀增添力量。——奧維德

孫同的性格是懦弱的,他很少反抗,可是這不代表他沒有想要自由的勇氣,在酒吧唱的那首《瘋船長》是孫同的心聲,他在陌生的城市奔跑,漆黑的黑讓他看不到方向,但是,他不能放棄,這首歌與影片相應,孫同鼓起勇氣,邁出自己的第一步,走向了屬於自己的人生。

《半個喜劇》:我們都曾是“孫同”,可是從未放棄成為“莫默”

前方路很難,但是唯有堅持自我,不為誘惑所動,做人有底線,心中有夢想,定會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附上這首《瘋船長》願你在風雨中依然有勇氣奔跑。

聽 在陌生的街角

有一個瘋子在城市裡跑

他閉著眼 瘸著腳

路過的人看著他摔倒

他抬著頭繼續跑

目的是哪隻有他知道

在漆黑的夜他登上了船

拉起了命運之錨

看 海里的那隻帆

已經越走越遠

前面飛來了一隻鳥

帶來了不安的信號

夜是如此的黑

天空在醞釀風暴

他拿起酒杯打著口哨

在狂風中舞蹈

人們說前方有風暴

在海的深處咆哮

燈塔在雨中飄搖

他沒有回頭

人們說前方有風暴

在海的深處咆哮

燈塔在雨中飄搖

他沒有回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