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帶貨,會是酒店未來的角逐場嗎?

疫情下的酒店業開始了很多新玩法的嘗試,其中,早就火爆互聯網的直播也在酒店業悄然興起,多家酒店推出餐飲直播、直播預售等,直播雖尚未在酒店業形成“氣候”,卻已經對傳統的酒店銷售模式帶來衝擊。

“oh my god,這也太好用了吧,買它!!!” 直播帶貨紅人李佳琦的經典語被稱為女性錢包的催命符,在雙11購物節狂砍超過10億的銷售額,令人咂舌。

直播帶貨的驚人能量讓各個行業迅速捲入這場浪潮,特別是美妝、服飾、消費電子等零售行業正在被直播改造。


直播帶貨,會是酒店未來的角逐場嗎?

當直播經濟開始大行其道的時候,旅遊酒店業似乎並不感冒,鮮有試水者也大都悻悻而歸,相比零售行業,旅遊產品訂單決策週期長、客單價高,線上直播轉化率並不高,絕大數酒店對直播都處在觀望的狀態。

直播+預售,效益初現

直播經濟在其他行業早已熱火朝天,這把火燒到旅遊酒店業似乎有點姍姍來遲。

擁有阿里基因的飛豬平臺率先推出“達人生態系統”的帶貨模式,平臺將商家提供的海量商品信息進行梳理,交由合適的旅行達人群體選擇,帶貨達人們根據產品在平臺向消費者“種草”、促成交易。這種旅遊產品+平臺流量+KOL直播推介的營銷模式一上線便得到良好的市場反饋。

在去年的雙十一預售中,飛豬平臺數千名旅行達人帶貨筆數比去年增長了3倍。其中公眾號“嬉遊”在預售期間帶貨1.4億,比某國際酒店集團的雙十一總成交額還要高出2倍,平均單日賣出4000多萬,3秒成交1單。可見,直播在旅遊產品中有著巨大的發揮空間。


直播帶貨,會是酒店未來的角逐場嗎?

據悉,旅遊直播帶貨中,像酒店房券、自助餐券這種標準化程度較高的產品最易被消費者青睞,而像高端小眾的旅遊定製服務等向粉絲“種草”就非常困難。

直播帶貨並不是簡單的“洗腦式”口號,有專業性的“安利”更容易幫助粉絲決策。直播帶貨達人不僅要對產品有細緻的瞭解,還要有豐富的體驗引起觀看用戶的共鳴,甚至是解決用戶在旅行中的痛點,如交通、景點攻略等。所以,旅遊產品的直播帶貨不僅僅是把東西擺在線上賣這麼簡單,產品組合、優惠力度、渠道選擇等在一開始就得細細經營。

如:開元酒店集團旗下的森泊度假樂園作為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就實實在在的嚐到了甜頭。開元森泊在飛豬的超級品牌日中,直播預售同比增長近60%,莫干山森泊首發就收穫6000餘件預訂,吸粉相當於近3年的總和。

除此之外,森泊也在自己的私域流量池發力,在小紅書、淘寶、抖音等都能看到“網紅”森泊的直播,甚至播主就是森泊自己的員工,“這樣有一個好處,員工對自己的酒店非常瞭解,大部分在籌建期就在森泊工作,他們能夠對粉絲提出的疑問做出細緻、精準的回答。”森泊一位負責人如是說。


直播帶貨,會是酒店未來的角逐場嗎?

杭州開元森泊度假樂園網紅“樹屋”

疫情到來,為直播創造了時機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各行各業都被迫按下了暫停鍵,人們對線上購物、線上教育、線上娛樂需求的井噴式增長卻讓直播經濟徹底迎來爆發。

線下銷售和消費被疫情生生扼住,經營困境迫使企業嘗試其他出路,直播的火熱讓大家意識到萬物皆可“雲”成為一種態勢。在疫情特殊時期,直播迎來各行業的大規模試水,酒店也不例外。

酒店餐飲成為各大酒店嘗試線上的排頭兵。大眾隨著疫情的延續對餐飲的需求逐漸高漲,各大酒店陸續推出外賣服務,一方面是大眾的外賣需求,另一方面是作為拓寬酒店收入渠道,降低疫情期間運維成本的手段。

直播帶貨,會是酒店未來的角逐場嗎?

Sam Luo 珠海仁恆洲際酒店行政副總廚

隨後,萬豪、雅高等酒店集團相繼邀請星廚大咖在飛豬平臺直播烹飪,與粉絲互動。菲住布渴更是請來了明星胡兵掌廚,在淘寶、飛豬、優酷、餓了麼同時直播,又將自家的智能配餐、機器人等引入其中,引發大波粉絲圍觀。

除餐飲,各大酒店也開始在直播上玩起了花樣。如美豪品牌創始人、董事長龔兆慶先生在抖音直播平臺招募合夥人,推廣美豪酒店品牌,傳授運營管理之道;鉑濤酒店集團旗下的希岸酒店近日在抖音發起“CEO帶你們直播雲睡覺”的直播活動,通過CEO線上面對面的交流帶領粉絲體驗酒店設施和服務。

越來越多的酒店品牌開始了各種形式的線上直播,有些雖不能帶來立竿見影的經濟效果,卻能積累粉絲、擴大品牌影響力和增強好感度,這些後續都會帶來回報。

直播帶貨,倒逼市場改革

疫情的推波助瀾只不過是本次事件的切面,反映的卻是“宅經濟”的主流趨勢。

當代人的消費習慣以及信息接受模式已經轉變,線下消費場景轉移線上是必然。時間短信息量大的短視頻更加適應現代人的節奏,而“面對面”增強了網絡社交信任度,精準度高的直播帶貨受到消費者青睞更是必然。

直播帶貨,會是酒店未來的角逐場嗎?

據QuestMobile最新發布的《2019直播+X 洞察報告》數據顯示,網絡直播用戶規模已經突破4.33億,內容形態滲透了娛樂、購物、教育、出行以及社交、旅遊等領域。僅淘寶這一平臺,淘寶直播在2018年帶貨就超過1000億,同比增速接近400%。未來三年,成交額預測將突破5000億。

對於後知後覺的酒店市場來說,直播經濟帶來的可能是一場變革。

在很多酒店開始線上直播時,為什麼有的酒店火爆市場,而有的酒店只能草草收場?依靠OTA帶來客流始終處於被動,打造屬於自己的私域流量池越來越重要。基本每家酒店集團都會有自己的會員計劃和系統,而其中的會員又有多少是忠誠粉絲?隨著消費場景的遷移,通過視頻直播是吸粉,從而運營粉絲社群的重要手段。

直播帶貨,將自家產品置於消費者的審視之下,具有實時性,倒逼酒店產品創新和服務品質的提升。


直播帶貨,會是酒店未來的角逐場嗎?

對於OTA來說,通過平臺為酒店導流的模式會一直持續下去嗎?消費者從有需求去下單到被引導需求主動下單的轉變,傳統的“貨架”模式就顯得缺乏吸引力。如何讓消費者在平臺上有“逛”的感覺,線上消費場景的營造可能成為平臺間新的競爭。直播,不失為一個好的著力點。

直播經濟的潛力顯而易見,酒店業要搭上“直播”的風口,還須結合行業特質做出更多的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