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錫山跑路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最終結局如何?

歷史上“十三太保”的最初來源於哪裡?

歷史上關於“十三太保”的這個稱號最早來源於唐末時期,當時的河東節度使李克用的十三位兒子(包括義子)都被封為“太保”而得名。

因“十三太保”頗富盛名,歷史後期許多人物組合、團體都紛紛效仿唐末的“十三太保”為號。可見歷史上一些聞名於世的歷史故事對後世人的影響之大。

閻錫山跑路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最終結局如何?

閻錫山

在清朝滅亡後,中國進入了一個短暫軍閥割據的混亂時代。這一時期的軍閥有一些也效仿古人,把自己麾下將領形容成“十三太保”,這其中就包括閻錫山在內。

閻錫山跑路後,他的“十三太保”最終結局如何?

閻錫山可以用“老油條”來形容他,他不但是當時最大、最有實力的軍閥之一,最強盛時期晉軍兵力達到20萬人,還坐鎮山西長達38年之久,因此被人稱之為山西土皇帝。

閻錫山兵強馬壯不僅僅是靠他一個人的努力就行的,他麾下戰將如雲,因此也有13人被稱為閻錫山的“十三太保”,那麼閻錫山在解放前逃跑後,他們的結局都如何呢?

閻錫山跑路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最終結局如何?

楊愛源

大太保楊愛源,他與閻錫山是山西五臺同鄉,畢業於保定軍校,擅長練兵,但不善於指揮作戰。楊愛源系晉軍主要將領,跟隨閻錫山三十多年,深得閻錫山的喜愛。他歷經了晉綏軍的發展、壯大與衰亡過程,先後擔任軍長、集團軍總司令、第二戰區副司令長官、太原綏靖公署副主任、察哈爾省政府主席等職。閻錫山逃跑後,也順帶一起讓楊愛源跟著他一起,最後客死他鄉。

二太保孫楚,他是山西解縣人,從保定陸軍軍官校畢業後,在1914年到閻錫山的部隊當見習排長,從此一直升到集團軍總司令一職,閻錫山在沒有經過蔣介石的同意下,授予孫楚上將軍銜。在太原戰役中兵敗被俘,1961獲得特赦後沒多久病逝,享年72歲。

閻錫山跑路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最終結局如何?

梁培璜

三太保梁培璜,他出生在河南光山,也是畢業於保定軍校,他追隨閻錫山幾十年,是閻老西手下的一員大將。在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第十九軍參謀長、第十九軍副軍長及軍長、第六集團軍副總司令、第六十一軍軍長等職。解放戰爭中,在臨汾河西被我軍俘虜,1964年12月獲得特赦,1968年在鄭州病逝。

四太保楊澄源,他是山西人,太原陸軍小學畢業,去日本士官學校留學。先後擔任山西省軍官教導團團長、保安第二縱隊司令,69師師長,34軍軍長,上將銜。在1946年就被我軍所俘,之後勇於改造自己,在太原解放前夕,受賀老總委託去勸說閻錫山投降。但卻被閻錫山以叛國投敵罪押至南京,所幸南京很快就被解放,他得以重獲自由,1970年在北京逝世。

閻錫山跑路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最終結局如何?

傅作義

五太保傅作義,他是今山西省臨猗縣人,畢業於保定軍官學校。傅作義將軍相比大家都對他比較熟悉,他是閻錫山13太保中混得最好的,官至華北“剿總”司令部總司令,掌握幾十萬兵力的實權。在平津戰役中不利的戰局下,他被迫起義,新中國成立後擔任首任水利部部長等職,1974年在北京因病逝世,享年79歲。

六太保王靖國,他是五臺人,與閻錫山是老鄉,保定軍校畢業後,就前去投靠晉軍。他憑藉自己的能力從基層做到一軍之長,成為閻錫山嫡系,是閻錫山的鐵軍組織掌門人,因長期鎮守包頭人送外號“綏西王”。在太原戰役中,被我軍生擒,1952年病逝。

閻錫山跑路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最終結局如何?

趙承綬

七太保趙承綬,他是山西五臺人,閻錫山的老鄉,從保定軍官學校畢業後,到晉軍中從排長幹起,最終成為晉綏軍主將,以驍勇善戰而聞名。作為閻錫山的得力干將之一,他在抗戰時期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一職,在解放戰爭的晉中戰役中他向少年好友徐帥投降,新中國成立後在水利電力部任職,1966年病逝於北京。

八太保李生達,他是山西晉城人,保定軍校5期畢業生,1926年在“討赤之役”中為閻錫山立下大功,升任山西陸軍第十五師師長,從而進入了閻錫山的高級將領行列,不過讓人感到惋惜的是在1936年5月31日被衛士刺殺而身亡。

九太保李服膺,他是山西省崞縣人,畢業於保定軍校步兵科第五期,之後跟隨閻錫山南征北戰,前後任第5軍軍長,68師師長,68師改編為61軍後任軍長等職位。在抗日戰爭中,率軍在天鎮抗擊日軍十天之久,天鎮失守後,卻被閻錫山以擅自後退為由槍決。

閻錫山跑路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最終結局如何?

楚溪春

十太保楚溪春,河北蠡縣人,保定軍校第五期畢業生。他是閻錫山晉軍的骨幹將領之一,在大同防衛戰中以一個師的兵力,抵擋住了我軍聶、賀兩部十萬人的攻擊,同時還堅守了45天,因此一時名聲大震,之後被傅作義邀請出任河北省主席,1949年隨傅作義在北平起義,1966年服毒自殺身亡。

十一太保魯英麟,他是山西垣曲縣古城人,與傅作義是保定軍官學校五期同學,兩人還是結拜兄弟。魯英麟畢業後回到山西加入閻錫山的晉軍,歷任連、營、團、師長,騎兵副司令,保安副司令等職,解放戰爭中任35軍軍長,在淶水戰役中因戰敗自殺。

十二太保董英斌,他是遼寧瀋陽人,保定軍官學校五期畢業後加入了東北軍,之後轉投晉軍,成為閻錫山十三太保之一,解放戰爭後期去了臺灣省,1960年病逝,享年66歲。

閻錫山跑路後,他手下的“十三太保”最終結局如何?

陳長捷

十三太保陳長捷,福建閩侯人,保定軍官學校第七期、陸軍大學特別班第七期畢業生。畢業後進入晉軍中當了一名少尉見習官。他是一位名將,在抗戰中贏得常勝將軍的稱號,在平津戰役中戰敗被俘虜,1959年獲得特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