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求實效、六個全力”突顯剛察建設水平

去年以來,根據中央和省州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剛察縣注重結合縣情實際,以“六個求實效、六個全力”為突破點,創造性的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全會精神,不斷壓實責任,強化工作舉措,圓滿完成既定目標。

一是在抓好村集體經濟復壯工程上求實效,全力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堅持把村集體經濟“復壯”工程作為脫貧攻堅鞏固提升的重要抓手,通過積極發展實體產業、完善資產收益制度、挖掘培養人才、優化考核機制等多種途徑,全面系統地推動村集體經濟良性發展,切實提高集體效益,增加建檔貧困人口就業,全力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堅持“以強帶弱、互補提升”的發展原則,嚴格落實縣級領導幹部聯村制度,實行“一對一”指導,深入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策略多樣化、渠道多元化,進一步增強了村集體經濟發展實力和後勁。2019年,全縣村集體經濟總量達1635萬元,同比增長38.9%,有力的帶動了全縣集體產業發展、貧困群眾就業增收,初步實現了以村集體經濟發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目標。

二是在抓好生態牧業轉型升級上求實效,全力推動綠色產業發展。把打造天然有機農牧業發展區、高品質綠色農畜產品加工業發展區作為生態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點,作為綠色發展的突破點,積極推進高原特色現代農牧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建設,全面啟動產銷對接、信息查詢、源頭追溯、互信互認的犛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工程項目,推進生態農牧業供給由“量”的需求向“質”的提升轉變,剛察縣被列為全省犛牛藏羊原產地可追溯工程試點縣。同時,投資1520萬元實施了省級現代農牧產業園區改造提升、入駐園區小微企業扶持項目,著力補齊研發服務、物流銷售等區域發展短板,形成了綠色有機規模化種養、標準化精深加工轉化的產業發展佈局。2019年,縣農畜產品(扶貧)加工園區實現農畜產品加工產值1.14億元,生態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25%。

三是在抓好項目資金爭取落地上求實效,全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堅持把項目建設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保障,組織成立項目前期辦公室,全力打造“剛察質量、剛察速度、剛察效益”項目建設品牌,緊緊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所涉及的生態環保、醫療衛生、城鎮建設等多個方面內容,全力謀劃、補充和推進實施了一批促轉型、補短板的高質量項目,特別是在人民群眾關心關切的人居環境、衛生健康等方面,累計投資9000餘萬元,實施了廁所革命、全民健康中心、縣城東片區集中供熱等工程,切實提升了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2019年,全縣項目總投資19.89億元,完成投資4.87億元,有力支撐了鄉村振興戰略穩步實施。同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方面存在的短板,持續加強與對口援建方的銜接溝通,落實山東省、聊城市和國家能源集團援建項目22項,簽約招商引資項目3項,簽約資金達4.1億元,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

四是在抓好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上求實效,全力打造藏城旅遊名片。堅持以“旅遊+”“+旅遊”融合發展的新理念,推動發展全域旅遊,深入打造“魚鳥天堂、藏城剛察”旅遊名片,著力培育旅遊特色產業,切實提升旅遊品牌影響力和競爭力。2019年,我們成功舉辦了央視美麗家園文藝下基層公益演出、全省全域旅遊暨旅遊廁所革命現場會、第十二屆青海湖裸鯉增殖放流暨觀魚放生節、“冬賞神湖、行走剛察”冬季旅遊採風等重點文旅活動,全力推動和打造沙柳河鎮果洛藏貢麻村,泉吉鄉扎蘇合村、年乃索麻村,哈爾蓋鎮塘渠村、貢公麻村為中心的鄉村旅遊示範點建設,構建了鄉村旅遊發展新格局。同時,不斷在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上下功夫,投資3151萬元實施了旅遊公廁、西山遺址、倉央嘉措廣場提升改造等重點項目,年內實現文化產業收入1722萬元,同比增長25%。

五是在抓好黨員幹部創新能力上求實效,全力增強幹部隊伍素質。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緊緊圍繞新時代新要求,深入推進“千名幹部能力提升”和“頭雁”培育工程,採取走出去和引進來相結合的方式,通過黨政主要領導帶頭外出考察學習和舉辦“黨支部書記輪訓班”“農牧區骨幹黨員培訓班”等各類主題班次,不斷豐富學習形式,全面強化黨員幹部教育培訓,增強了黨員幹部理論素養和創新能力。年內共舉辦培訓班33期3216人次,其中赴北京、山東、四川等省外培訓16期,216名村幹部外出進行“充電”。依託聊城市和國家能源集團援建機制,柔性引進山東黨政幹部、專業技術人才35人,進一步壯大了全縣幹部人才隊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以縣委黨校為基礎建立了藏漢“雙語”教育培訓基地,組建了師資庫和學員培訓檔案,通過幫帶學、個人學、集中學等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有效提高全縣各級黨員領導幹部掌握運用“雙語”開展工作、解決基層牧區困難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六是在抓好黨委五項主體責任上求實效,全力落實從嚴治黨要求。

認真貫徹落實從嚴治黨五項主體責任,及時傳達學習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央和省州重要文件、會議精神,研究制定切合實際的貫徹意見,認真聽取下級黨委黨組關於意識形態、黨風廉政等方面工作彙報,並提出了工作指導和要求。大力開展組織體系建設三年行動,全面落實“三級聯述聯評聯考”制度,持續開展村社區組織“星級化”創建和縣直機關“創星”工作,紮實推進基層黨組織活動場所提檔升級,全力提高黨建工作質量。創新推進“四化”黨組織建設,持續整治機關黨建“燈下黑”問題,深入打造項目化黨建品牌,推出“三色生日”等黨建項目20個,有效推動黨建引領經濟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全面貫徹新時期黨的組織路線,持續運用實名制“海選直推”模式,不斷優化各級領導班子幹部隊伍,為全面從嚴治黨、法治建設、維護穩定、意識形態建設提供堅強的人才保障。深入推進反腐倡廉工作,持之以恆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和省州縣具體措施,堅決防止“四風”問題反彈。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嚴格落實述責述紀述廉制度,紮實開展紀檢監察體制改革、縣委第四輪巡察、專項監督檢查、廉政警示教育等工作,切實提高從嚴治黨實效。年內,全縣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信訪舉報問題線索32件,處置問題線索34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