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不到2年,年收破50億!實體經濟最艱難時刻,他憑啥逆勢崛起

2013年,一家名為“MINISO名創優品”的時尚零售百貨商店開始進駐中國,從此在中國展開了全面的商業版圖拓展。

2015年,國內實體零售行業哀鴻遍野,實體經濟面臨最艱難時刻,但名創優品逆勢而上,打破電商的強勢圍攻,創辦不到兩年,就完成了年營收破50億元,堪稱現代商業奇蹟。

經濟寒冬中,名創優品為何能成為一匹黑馬,在關店浪潮下脫穎而出逆勢崛起?發展至如今的規模,名創優品的經營管理有何秘密?對於當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零售業而言,名創優品的逆風翻盤案例是否有可供參考的借鑑意義?且看下文。

本文摘編自杜博奇所著《名創優品沒有秘密》,正和島商業洞察作為出版社合作方經授權發佈。

01

店鋪是最好的廣告

顧客是流動的口碑

寧願承擔高昂的租金開支,將店鋪開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也不花一分錢做品牌廣告;寧願投入上億元人民幣,向每一位顧客免費發放購物袋,也不肯找任何明星做代言。

名創優品的經濟賬是:黃金位置有助於提升店鋪的可見度,將進店率轉化為成交率,效果比廣告更加直接有效。

對於線下零售業而言,藉助各種促銷手段提升進店率不是一件難事,難的是如何持續地獲客,並不斷達成交易。

為了提高客戶黏性、忠誠度,2015年名創優品通過門店開展“關注微信公眾號贈送購物袋”等活動,積累了超過1000萬粉絲。

免費贈送購物袋極大方便了顧客,很多顧客提著購物袋行走步行街、商業中心,一時間,名創優品購物袋風行一時,成為流動的廣告。

一次在東京逛街時,葉國富在一家店裡看中一款皮鞋,從款式、設計到用料都是一流水準,但價格摺合成人民幣才600元出頭,並且還有活動買二送一。葉國富試穿之後,比腳上的菲拉格慕皮鞋“更加舒服”,於是他一次性買了三雙,逢人就說,“這是目前穿的最舒服的鞋子”。

店鋪就是最好的廣告,顧客是流動的口碑,這就是名創優品不做廣告、不請代言的原因。

創辦不到2年,年收破50億!實體經濟最艱難時刻,他憑啥逆勢崛起

02

客戶是用腳投票的

誰擁有品質價格又低,誰就有市場

為什麼眾多中國服裝品牌連年下滑,ZARA、H&M、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卻能大肆流行?

這個問題的答案有很多,但離不開的一個核心標準就是:企業距離客戶有多遠。

在眾多的競爭要素中,品質與價格無疑是影響消費者購買行為的兩項關鍵要素。

互聯網是怎麼打垮線下的?不就是靠低價。客戶是用腳投票的,你價格高,自然就離你而去,所以在保證一定品質的基礎上,誰能把價格降下來,誰就能重新獲得市場。

因此,企業最大的威脅不是來自競爭對手,而是來自顧客,因為顧客可以跑到別的地方消費,輕而易舉地把你炒掉。

換句話說,企業距離客戶有多遠,距離成功便有多遠,能否抓住客戶需求,是零售企業取勝的關鍵能力。

客戶喜歡什麼樣的產品?實惠、高性價比產品,讓錢包毫無壓力。

2015年夏天,一位做美容生意的顧客一次性採購了大約2000元的商品,由於不方便經常到店裡,臨走時留下了聯繫方式,希望店員每週推薦一些新上的產品。

店員沒有為了銷售而銷售,切實考慮顧客的需求,推薦性價比比較高的商品,而不是價格高的商品,通過快遞按時發貨,由此逐漸建立了信任。

此後,這位顧客每個月採購兩三次,每次3000-5000元,成為穩定的大客戶。

你從心裡想著客戶,客戶自然選擇你。反之,若是想著短期的蠅頭小利,坑害顧客,則可能妨害企業的長期經營,進而葬送未來。

03

好產品自己會說話

產品質量是不可動搖的紅線

隨著海淘等電子商務渠道的出現,國際知名品牌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並開始向三線城市下沉,給中國消費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對傳統零售行業造成了巨大沖擊。於是,過慣了好日子的零售商紛紛抱怨業績低迷,消費者缺乏忠誠度,但是卻鮮有人知產品競爭力乏力的事實。

原本10元錢的產品,在包裝上可能花了8元,內料只有2元,用在消費者身上的東西只值2元,能做出什麼好產品?

產品不會說謊。消費者購買一款產品之後,會不會回來再次光顧,就是看產品質量是否過硬。

任何一類產品的流行都是以大眾化消費為前提,假冒偽劣產品是追求眼前利益的表現,可能會葬送一個企業的未來,有節制的理性消費符合健康生活的標準才是企業長期發展之道。

好品質決定了消費者的感受,影響著企業的形象與口碑。

在源頭上把控質量,只要發現有潛在的問題,一概不做,產品質量是一條不可動搖的紅線,寧願不賣,也別把口碑做壞了。

很多人說名創優品就是靠低價贏得市場的,其實低價只是表象,品質才是核心。

多數競爭對手往往只看到表面的價格優勢,忽略了背後更為重要的產品品質和設計,以及圍繞產品品質的核心能力建設,盲目關注價格,陷入低價泥潭而無利可圖,最終因為品質問題而被消費者摒棄。

所謂不戰而屈人之兵,競爭的最高境界就是從不競爭,讓競爭對手無法接招,沒辦法做,不知道怎麼做。

創辦不到2年,年收破50億!實體經濟最艱難時刻,他憑啥逆勢崛起


04

細節!細節!還是細節!

零售業發展至今早已高度透明,沒有什麼秘密可言。也正因此,行業競爭比拼的就是“硬功夫”和“軟實力”。

密集的商品陳列需要開闊的上層空間來調和與緩衝。

秋天到來之前,就把唇膏、潤手霜等季節性產品準備好,陳列在顧客最容易看到的黃金位置,顧客想買的東西都在看得見的地方,想要什麼直接拿就可以。

為了給黃金視覺位置預留空間,提升顧客進店率,店鋪需要有一定的層高,高了不太好矮了也不太好,所以高度大概要在3米左右;天花板以白色為主,靠牆的邊場貨架上通常設置二層到四層白色背景、黑色圖案的太空箱,對整體環境起到襯托、修飾作用,還可以承擔部分儲物功能。

入門處懸掛液晶屏幕,播放特別製作的背景音樂或MV短片,可以起到迎賓、製造氛圍和展示企業形象等多重作用。

商品的陳列尺度要遵循“二指原則”(是指商品之間的縫隙容得下兩根手指),不至於東西太難拿出來,又不顯得空曠。

收銀臺的高度決定了收銀員的動作幅度,進而影響收銀速度。為此,名創優品特別訂製收銀臺,收銀臺的檯面剛好與收銀員的腰部齊平,這樣一來,收銀機垂手可及,收銀員必須在最後一名排隊的顧客失去耐心之前完成結賬。

把收銀臺設置在入口一側,即方便店員對店鋪內部情況一目瞭然,又方便顧客結賬不至於造成內部空間的擁堵,在門口排隊結賬還能給路人留下“生意很好”的印象,吸引更多客流。

不設導購,但是店員在顧客需要時必須要及時出現在顧客面前,絕不浪費顧客的感情和時間。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名創優品的店員可以勝任任何一個角色。

……

一切從細節入手,把每一個細節都盡力做到極致。

現代商業的競爭是全方位的競爭,消費者是最終裁判,成敗也許只在方寸之間,容不得半點馬虎。

失之毫釐,差之千里。誰把細節做到位,誰就有可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05

人才比什麼都重要

沒有靈魂的隊伍打不了勝仗

企業是問題的集合體,沒有問題的企業是不存在的,所以如何解決人才問題是企業發展中的關鍵問題。

名創優品成立之初,一度面臨物流人才“一將難求”的局面,2015年開設廊坊倉時“招不到合適的人”,面試200人,真正錄用的可能就20個。

為什麼招不到人?什麼才是“合適”的人?標準只有一個:實戰型人才。

  1. 能吃苦,對一線熟悉,能服眾;
  2. 適應能力強,能很快進入角色,有一些潛在能力。

人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你投入的設備、機器,設立的流程、制度,這一切都需要人來操作和執行。所以,如何激活人力資源,是頭等大事。

為了激活員工工作積極性,可以引入競爭激勵機制,當工作成果和自身利益掛鉤時,員工自然會主動起來。

再一個就是必須允許員工犯錯,做錯了沒關係,重要的是激活了整個團隊,不然都畏首畏尾的不敢幹了。

名創優品北京區域王府井店只有20名員工,月營業額可達到200萬元,海淀黃莊店只有13名員工,月營業額最高時做到170多萬元。

為什麼北京業績這麼好?就是因為北京活躍,每個人都明確的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所有的員工是發自內心地去做銷售。

創辦不到2年,年收破50億!實體經濟最艱難時刻,他憑啥逆勢崛起


06

企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什麼樣的將軍帶什麼樣的兵,員工能從你身上學到東西,才會願意跟著你幹。

我們要想的問題不是怎麼壓榨員工,而是怎麼讓他們既能在這裡掙到錢,又能在這裡找到價值。員工忠誠度高了,這個企業才能成長。

此外,企業文化是企業競爭力的源泉,幫助企業統一目標、達成共識、激發行動,能夠把“一群人”變成“一條龍”。如果沒有高度一致的企業文化凝聚人心,那麼再優秀的人才,永遠是散兵遊勇,如同一盤散沙,成不了氣候。

“Stay hungry,stay foolish”(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企業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保持危機感,懷有敬畏心,不能太安逸了,否則遲早會被自己所淘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