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編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軍部隊堅決貫徹習主席重要指示,先後派出3批共4000多名醫務人員火速馳援武漢,展現了敢打硬仗的過硬作風,展現了人民守護神的使命擔當,展現了與人民心連心的魚水深情。在這裡,我們看到一個個“最美逆行者”衝鋒的身影,也見識了一名名“希望的使者”與病魔較量的使命擔當。今天,我們走進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採擷火箭軍某部隊醫院醫務人員在病房“紅區”裡的故事。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江城武漢,一座有著6000多年曆史的古城,歷來是“九省通衢”的交通要塞和軍事重鎮。己亥年末,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席捲荊楚大地,湖北告急、武漢告急!

一聲令下,軍機飛越,高鐵疾馳,一個個標示支援湖北醫療隊的紅色箭頭,從上海、成都、蘭州、西安等多個地方,全部指向同一個目的地:武漢。

武漢東湖,因水域“六倍於杭州西湖”而聞名,如今又因為一座醫院而成為焦點。這座醫院,就是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聲驅千騎疾,氣卷萬山來。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火箭軍某部隊醫院的醫務人員用速度與激情、衝鋒與堅守、奉獻與擔當,為健康守護,為生命續航,讓一個個患者病癒出院,還一個個家庭歡聲笑語……

從旭日東起到暖陽高照,從華燈初上到晨光微曦,一天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寫滿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隊員救死扶傷的使命和擔當。記者追蹤他們奔忙的腳步,記錄下每天戰“疫”的衝鋒身影與感動瞬間……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晨曦初現,像陽光一樣溫暖患者

雨後嵐光亭榭綠,風搖樹影透花紅。這本是江城雨後的絕色美景,但此時卻與護士馬驍無關。

6:20,馬驍開始做患者的晨間護理,其中一名患者是一位患有阿爾茲海默症的新冠肺炎患者。此時,病人心理狀況並不穩定,陌生的地域、未知的病情使她焦躁不安。測量生命特徵前,馬驍柔和卻堅定地握住她的手,直到對方安定下來。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除此之外,這位患者進行其它檢查時,馬驍也一直陪在身邊,協助她攜帶氧氣袋、急救藥品、嘔吐袋等應急物品。對於馬驍來說,無法用言語溝通的患者,就用行動來撫慰。

“雖然不好交流,也要讓她從眼睛裡看到你的溫暖,看到你能讓她痊癒的信心。”這是馬驍的服務感言。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7:35。在另外一間病房裡,護師白豔正在與患者進行“上級與下屬”之間的暢聊。

“你的眼睛很亮,你就是我的‘領導’,你說幹啥,我一定配合好,只要有你們子弟兵在,我們心裡頭就踏實!”一名56歲的患者當天精神狀態很好,這對白豔來說是個好消息。“看您說的,咱們是好朋友。”

雖然兩人都戴著厚厚的口罩,但是從微微彎下的雙眉之間,他們都看到了對方的笑容。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今天,白豔還在防護服上搞出了點“小花樣”,在防護服上畫了一張彩色的笑臉,在單調的病房裡,那一張小小的笑臉如同初升的旭日,帶給患者一片“春天”。

在全副武裝的醫務人員之間,那一雙雙互相凝視的雙眼正在用心靈互相傳遞一個信念:“我們是軍人,我們在這裡!”

7:50。太陽很亮了,初春的陽光從窗戶灑進病房。22床的顧奶奶又耍性子了,年過八旬的她,成了病房裡的“老小孩”:喂她吃飯不張嘴巴,給她輸液不讓扎針,嘴裡還不停地嘟囔著:“你們都是壞孩子,要給我打針。”

這不,早飯端到床前,她卻把嘴巴咬得緊緊的。熟悉她的女兒,這時候也打電話來:“我媽脾氣不好,犟得很,還得麻煩你們。”



護士石代燕和段夢秋靈機一動:“老小孩,老小孩,咱們就哄著她試試。”段夢秋拿著手機對顧奶奶說:“奶奶,快張嘴吃一點吧,您女兒都看著呢,您不吃她多著急呀……”顧奶奶看了看,勉強喝了一口奶。負責餵飯的石代燕又趕緊說:“奶奶真棒,咱們再喝一口粥,明天就少輸點液。”

8:30。就這樣,半個小時後,顧奶奶終於吃完早飯,雖然石代燕和段夢秋累出一身汗,但她們心裡卻很開心,因為顧奶奶笑了,像此刻的陽光一樣美麗。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豔陽普照,靠真本事贏得患者信任

9:15。在湖北省婦幼保健院光谷院區感染14科,主任李惠珍輕柔地說:“阿姨,來,該採集鼻咽拭子啦。”

話語很輕柔,動作很麻利。即使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有著30年臨床經驗的李惠珍依然手腳利落,完成一系列採集動作,又幫著患者清理個人衛生。為了防止患者因長期臥床生褥瘡,李惠珍還專門設置了手機“記事本”,定時為老人翻身清理、更換床單墊布……

“哪有那麼簡單啊……”李惠珍告訴記者,“我們來武漢抗擊疫情,此前都經過專業訓練考核,個個都是‘合格號手’。”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翻開李惠珍之前的考核成績,密密麻麻寫滿了“優秀”。“紅區”裡,看著她忙碌的身影,難以想象這嬌弱的身軀背後承,承載著一個個生命的希望……

“女本本弱,為母則剛,現在都成了‘為醫則剛’了。”李惠珍笑著講:“要讓病人相信我們的醫術,就像信賴生命方舟那樣。”

李惠珍的話是有份量的,在整個14科病區,沒有一個不對她豎大拇指的,她用嫻熟技能向患者傳遞著可靠的“安全感”。

11:25。醫院危重症患者突擊隊的單潤剛此時正在與死神“掰手腕”。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接到緊急通知,一位患者病危,急需“插管”治療。副主任醫師單潤剛從宿舍趕來,立馬“全副武裝”衝進重症監護室,為患者實施“插管”搶救。在插管過程中,患者隨時可能從氣管中噴出分泌物,且操作中需要和患者近距離接觸,被感染的風險很大。但單潤剛憑著高超技藝,精準實施一連貫動作,順利置入加強氣管導管,患者血氧飽和度很快上升到92%。

13:55。在光谷院區緩衝間,感染控制科主任李丹此時正在為即將接崗的下一批醫務人員檢查防護服穿戴情況。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哪怕是一縷頭髮絲兒,都不能成為病毒的落腳點。”一名護士在穿戴防護服時稍稍露了幾縷頭髮絲兒在外面,被李丹的“火眼金睛”盯上,當場就較了真,程序又得再來一遍……

“明察秋毫、細緻入微地把好每一個關口,是我的本職,我要保護好每一位戰友,確保絕對安全託底。”李丹事無鉅細,甚至連“病房窗戶開多寬、垃圾桶如何打開更安全”等大事小情,都在小本子上記得滿滿的,不少地方還標註得密密麻麻。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16:00。又到了換班的時候了。李丹要去看看病房裡感控情況。在她看來,救治病人不僅需要ICU裡與死神較量的人,也需要日復一日護理好患者的人,還需要物資發放、垃圾清理、殺毒洗消等不同崗位的奮戰者,每個人都做好了分內事,才能共同打贏這場硬仗。

華燈初上,用愛陪伴這漫漫長夜

“我們是來戰鬥的,就要像戰士一樣衝鋒……”感染14科護士長李曉莉,來自一座有著80多年曆史的醫院,諾爾曼·白求恩就曾在此工作。在沒有硝煙的抗疫戰場上,李曉莉始終用白求恩精神激勵自己。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對於有著26年臨床一線護理工作經驗,特別是從事傳染病臨床護理工作近11年的李曉莉來說,“逆行”二字早已是一種習慣。她參加過剛果(金)維和、抗震救災等多項任務,如今她又走上了抗疫一線。

19:25。李曉莉已經在病房裡戰鬥了近5個小時。隨後就要出病房了,她趕緊對每個班次的問題進行梳理,列出問題清單……

“只有把病人的需求渴盼時刻放在心上,才能成為患者值得託付的人,這是李老師告訴我的。”李曉莉的“愛徒”陳芳最心疼老師,每天看到李曉莉嬌小的身軀一點點隱沒在厚重的防護服裡,陳芳心裡清楚,等老師再度脫下這防護服時,已是星光閃閃……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20:10。夜色起來,李曉莉輕慢的腳步仍然穿行在一間間病房之間,如果看到患者安詳的睡顏,她便會輕輕地離去。反之,如果有患者輾轉反側,她便會輕輕走到患者身邊噓寒問暖……

忙完這一切,李曉莉方才長舒一口氣。但是她仍然不放心,又對當天病區的護理情況進行梳理統計,就像戰時統計數據一樣,還把提醒“小便貼”粘在了護士站的電腦旁邊,讓隊友們格外關注那些特殊患者……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上個世紀50年代初,一名參加過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老兵原本打算申請退役,朝鮮戰爭爆發後,當接到黨中央發出的“抗美援朝”命令後,他撕碎了寫好的退役申請書,毅然踏上戰場。這名老兵,是護士趙珍的姥爺。

如今,同樣的場景、同樣的抉擇在趙珍身上再現。如今的她也循著家風的傳承,在荊楚之地披上了屬於醫護人員的白色“戰袍”。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1月底,趙珍接到了工作調動的命令,與此同時,抽組人員支援武漢的通知也來了。趙珍說服家人主動請纓到一線,像姥爺當年奔赴戰場一樣,義無反顧走上戰疫一線。

0:20。夜已深,一位高齡患者因為心情煩躁輾轉難眠,值夜班的趙珍用吸管給她餵了點水,又輕聲地陪她聊了會天,直到看著老人犯困,她才走出病房。臨睡前,老人對趙珍說:“閨女,等我出院的時候,一定要看看你不戴口罩的樣子,有愛心的你一定長得很漂亮。”

“習主席誇我們是光明的使者、希望的使者,是最美的天使,是真正的英雄,我們都感到很驕傲,因為我苦我累,但我值!”這是趙珍的“疫”線心語,也道出了戰友們的共同心聲。

東方泛白,與患者一起迎接黎明

晨光微曦,醫生方大平看看牆上的掛鐘,已經快清晨六點。

馳援武漢,分配定崗,方大平感到肩頭沉甸甸的擔子。此次收治患者以老人居多,而且大多伴隨著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這讓新冠肺炎的治療變得更難。

“要不是方醫生,我真不知道會怎麼樣……”一名80歲的老人講得真真切切:“住院這些天,看見白管子、銀針頭都哆嗦啊!”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方大平的一手針灸療法讓大爺大娘們少了恐懼,每天被病痛折磨得難以入眠的他們,總是期待著方大平的身影。

有一位高齡患者病情突然惡化,家屬怕老人遭罪,死活不同意插管治療。

一場“生命拔河賽”緊急展開:一邊給家屬做工作,一邊採取急救措施,與此同時,方大平靠幾枚銀針牢牢“拽”住患者生命。

“家屬在4個多小時後才同意插管治療,我們是中西醫結合,幫他爭取了時間!”方大平說:“只要對病人有益的,我們都願意去做。”

4個小時的堅守,生死間的博弈,非醫德高尚、醫術精湛者不能為之。

6:15。另一位穿越黎明早早上班的人,正在為即將接班上崗的白衣天使做最後的檢查。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她叫趙曉林,她此時的戰位在緩衝間,負責的不是在隔離病房裡的患者,而是即將與病魔搏殺的醫務人員。

“你上班時,有我守護你;你戰鬥時,有我祝福你;你下班時,有我等待你。”破曉時刻,趙曉林總會與即將上崗的醫務人員來一個“隔空擁抱”,來一句溫柔而堅定的“加油”。

一批人進入“紅區”,另一批人走出“紅區”,趙曉林早已穿戴著防護用品“嚴陣以待”:“都說穿衣容易脫衣難,出病區時大家衣物都被汙染了,幾十道程序必須嚴格落實,不能有絲毫馬虎。”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洗手、相互噴灑消毒液全身洗消;洗手、外卷式脫下隔離衣;洗手、慢慢摘下面屏;洗手、輕輕摘下外科口罩;洗手、小心脫掉外層頭套……一個流程下來,幾十分鐘已過去,洗手都不知洗了多少遍,每一個動作大家都小心翼翼、一絲不苟。

“大家是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我更願做一名白衣天使的守護者。”這是趙曉林的心聲,也是她對戰友的承諾。

華夏春已至,戰“疫”勝可期。又是一輪朝陽升起,荊楚大地的勃勃生機正與即將逝去的漫漫長夜相峙,在與疫情搏殺的戰場上,每一位一線人員都在用無聲的犧牲與奉獻走向勝利。

戰疫情 | 紅區!二十四小時生死時速

作者:李永飛、楊永剛、邢國慶、 嶽小琳

攝影:趙法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