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封山育林的技術管理及措施,大大促進生態效益

封山育林就是將一些遭受反覆破壞而無法恢復的疏林、有散生樹木生長的山地封禁起來,

在此區域內進行禁止一切不利於培育森林的活動,通過森林自然更新的方式或者人工促進林木更新的手段,提高林木的覆蓋率。對於我國的林業產業來說,封山育林一直佔有重要地位,目前封山育林取得的成果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與認可。

淺談封山育林的技術管理及措施,大大促進生態效益

1 封山育林的作用

1.1改善土地沙化,優化森林生態環境

森林資源對於生態環境的作用非常明顯,不僅可以防風固沙、涵養水源,還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啟動封山育林模式後,村民無法對荒山荒地進行開荒,大大減少了由於濫砍濫伐而引發的土地沙化,有效地保護了森林資源,為森林中的動植物提供了一個休養生息的有利條件。

1.2增加森林儲備量

封山育林地內大部分是生長了近10年的樹木,這些樹木如果可以經過5~10年的封育,將會大部分生長為可用的林木,大大增加我國森林儲備量。

1.3發揮森林的生態效益,更好發展林業經濟

封山育林可以帶來非常顯著的生態效益,有效調節了生態平衡,如調節溫度、減少溫室效應、淨化空氣和提供氧源等。

隨著封山育林成林進入間伐期,間伐所產生的小材小料也都得到了高效的加工利用,林業經濟效益得到了顯著提升。同時還可以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發展森林旅遊業,大大促進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淺談封山育林的技術管理及措施,大大促進生態效益

2 封山育林的技術管理及措施

近幾十年來的實踐研究表明,封山育林取得的成果非常喜人,通過對相關經驗與數據進行整理,針對封山育林技術管理從以下3個方面總結有效措施。

  • (1)檢查驗收

開展封山育林工作的目的非常明確,即封育一片、成林一片、收效一片。林業管理部門會安排林業管理工作者在每年的秋末冬初對封山育林工作依據封山育林計劃及承包合同進行檢查驗收,檢查驗收的內容是當年計劃完成狀況及具體完成的封育成林成效面積。

檢查當年封山育林計劃完成狀況的內容主要包括封山育林的封育類型、封育範圍、封育面積、承包合同、林木種類、林木生長情況、護林隊伍、林木保護、管護措施與鄉規民約等。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存在問題,一定要針對具體問題進行及時的糾正與解決。在對封山育林成林成效的具體面積進行檢查時,要參照封山育林計劃的完成年限來對封山育林成林成效的面積進行驗收,計算出現有的符合成林標準的具體面積,並將其記錄到森林資源檔案內。檢查驗收的結果要以報告的形式逐級上報。

淺談封山育林的技術管理及措施,大大促進生態效益

  • (2)封山育林成林成效的標準

由於不同地區對於封育區的立地條件、封育類型、林種和樹種等都存在一定差別,加之封山育林的經驗總結不足,現階段在全國範圍內還沒有形成一個具體的可以通用的標準。以岫巖縣防護林建設局制定的封山育林成林成效標準為例,來進行簡單的介紹。

  • 1)林區內銀杏樹處於均勻分佈的狀態下,每公頃土地上大於1800株。
  • 2)林區內闊葉林與闊葉混交林處於均勻分佈的狀態下,每公頃土地上大於1650株。
  • 3)林區內喬灌混交林處於均勻分佈的狀態下,每公頃土地上大於2250株。
  • 4)林區內灌木混交林處於均勻分佈的狀態下,每公頃土地上大於2250株。
  • 5)林區內草類植被覆蓋率達到70%以上。
淺談封山育林的技術管理及措施,大大促進生態效益

  • (3)定期觀測、及時記錄、不斷總結規律

為了積累更多有效的資料,必須要固定標準觀測記載,定期檢驗封山育林的成效,不斷摸索規律,總結經驗。在封育區範圍內,林業主管部門要根據林地的不同類型來設置封山育林地的具體面積。一般情況下,一塊封山育林地的面積為0.067~0.130hm²,通常以正方形或長方形的標準地及對照區出現。在其周圍埋設水泥樁或者木質號樁,每年定期觀測1~2次,觀測到的數據要及時準確地記錄下來。觀測內容主要包括樹種和草類組成、主要樹種的生長狀況、平均高度、地徑、每公頃林地所包含的植株數量、鳥獸增減情況、土壤及水文變化等,通過認真觀測上述內容,獲取有效的數據資料,可以幫助林業工作者深入分析掌握封山育林的客觀規律,在日後的工作中更好地利用這些規律,不斷提高封山育林效果。

林業工作人員不僅要將觀測固定標準地的相關數據記載下來,建立封山育林地區的技術檔案制度,對檢查驗收封山育林的完成情況、封山育林所取得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關的一系列圖標資料等進行及時的整理、立案、歸檔、保存,還要對封山育林開始前的自然情況、生態狀況、社會經濟發展情況、封山育林的總規劃及年度計劃等進行整理、立案、歸檔、保存,這些都將成為後期經驗總結的重要依據。

淺談封山育林的技術管理及措施,大大促進生態效益

3 封山育林的經驗

3.1制定科學合理的封山育林規劃,選擇恰當的封育地點

為了封山育林能夠取得喜人的成效,要求各級林業部門針對當地具體情況進行實地調查,制定合理的封山育林整體規劃及具體計劃,深入到具體的封山育林地進行落實。

在選擇封山育林地區時,要以殘林、疏林、灌木及草類分佈稀散的地區為主,也可以選擇森林及草原邊緣、森林及草原的中間空地作為封山育林區,這樣可以藉助根株萌芽和天然下種的優勢來提高林區植被的恢復效果。對於水土流失嚴重、地表裸露和風沙危害大的地區,要在啟動封山育林措施的同時,配合相應的生物工程措施,為林草的快速恢復打下堅實的基礎。

淺談封山育林的技術管理及措施,大大促進生態效益

3.2加強政策的引導作用,保護和利用並重

各地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組建相應的組織機構,制定相應的規劃。在綜合考慮當地山林歸屬權、民眾副業生產及經營需要的基礎上,制定科學合理的封山育林總規劃,最終確定封山育林的具體範圍,同時也要明確封山開山的方法及具體的權益。

封山育林期間,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做到靈活封育。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依據當地的地理環境及位置、林木種類、當地民眾的實際需要和勞動力情況等,對封山育林區採取靈活的模式,如半封、輪封和全封,封山育林不單單是“封”,還要重視“育”,將“封”作為重要的手段,最終實現“育”的目的。在封山期間,要及時清除對幼苗生長產生抑制作用的各種灌木及雜草,同時適當補充相對稀疏的林木;對於密林區,要進行適當的撫育間伐,提高植被恢復速度及效果。在封山之後,如果發現林區內出現大面積蟲害,林業管理者一定要及時採取有效的措施來應對,同時針對當地病蟲害的發病特點,提前展開具有針對性的預防工作,為植被提供一個健康、適宜生長的環境,也為封山育林最終取得喜人的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淺談封山育林的技術管理及措施,大大促進生態效益

4 結語

封山育林可以有效提高我國生態環境的質量,因此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封山育林工作,積極利用科學的封山育林措施,將封山育林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及生態效益最大化,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