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飯吃出一個故事——陝西美食“老鴰撒 ”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做老鴰撒

作者 劉采芹

冠狀肺炎肆虐來勢洶洶,一夜之間武漢成百上千人感染。黨中央一聲令下“封城”來阻止瘟疫蔓延。剛開始宅在家沒什麼感覺,過年準備的食品蔬菜非常豐富,每一天享受美味帶給自己的愉悅。可是隔離禁足20多天後很多人都覺得無聊至極,尤其是“大廚”們為做飯發愁。網上的“蒸麵皮”“電飯煲做麵包、蛋糕”給人們帶來了新鮮的挑戰。每天朋友圈曬得最多的是蒸麵皮、自制蛋糕、自制麵包等。而我和女兒住在臨潼的新家,因為缺少炊具為不能做花樣更多的美食而發愁。

一天下午又到了做飯的時間。我問女兒:“你想吃啥飯,我來做?”“我也不知道。”女兒趣味淡然地回答。我說:“臊子面行嗎?” “不吃!我最不愛吃麵條。” “要不吃饅頭稀飯。” “我從來不吃稀飯,你不知道?”女兒不耐煩的大聲說道,“你能不能像姨媽一樣,多變換一些花樣?”

我無奈地說:“我也想啊。蒸麵皮沒有面皮鍋鍋,做煎餅沒有電餅鐺,咱們很多炊具都沒有搬來,能做的飯有限啊!”女兒不說話了,我也定格在那裡。我腦子裡快速地檢索自己曾經做過的,最近沒有吃過的,而且便於操作的飯。“老wǎ sá,你吃嗎?”我興奮地喊道。“那是什麼東西?” “是一種麵食,我們小時候經常吃,很好吃。” “那好吧。”

我舀了一碗麵粉,放到面盆裡,再接一碗水,拿一雙筷子先倒進去半碗水,用筷子攪動,有乾麵粉再倒水攪拌,把面攪拌成很黏的麵糊(筷子夾起來不掉)就好了。再去準備菜:芹菜、胡蘿蔔、豆腐切丁,水煮肉切丁,韭菜切成一釐米的段備用。熱鍋倒油把它們放在一起上炒熟剷出來。在鍋裡倒水,水開了用筷子夾起剛才攪好的麵糊,一次夾少一點有一筷子粗就行,然後連筷子一起放到水裡,稍動一下面糊就離開筷子了,在鍋裡形成了一個兩頭稍小中間稍鼓的麵疙瘩。以此類推把他們全部弄完,燒開一滾後倒入炒好的菜再煮兩滾就好了,調上醬油醋就可以吃了。

一頓飯吃出一個故事——陝西美食“老鴰撒 ”

飯做好了,女兒一看“這不就是麵疙瘩嗎?”“是的。四川人叫它雞腦殼,陝西人叫它老wǎ sá”女兒一吃讚不絕口:“看起來不錯!各種菜在碗中午五顏六色很有食慾感。好吃,好吃!咬在嘴裡軟軟的,但不黏呀。湯更有味道,我喜歡。明天還做好嗎?”我高興極了立刻拍照把它發到我的大家庭群。小侄兒問我:“姑,這是啥飯?”這可把我難住了,這是關中土話,我只會說不會寫字。怎麼辦?不回答也不行。我打了幾個字“老哇啥”,大姐看到了立刻用語音回答:“你把我笑死了,看你寫的啥?”在伊朗的大侄兒回覆“看到你的字把我搞糊塗了,但看到飯我知道,我也喜歡吃這飯。”

真丟人,作為語文老師不會寫這字不行。於是我上網搜。網絡太神奇了,你不知道的只要“一艘”總能找到答案“老鴰撒(sá)”對這個答案我比較滿意。同時還找到它的出處。

“相傳,西漢時驍勇善戰,被稱為“飛將軍”的名將李廣,任上谷太守時,天天與匈奴交戰。一日,李廣的軍隊與匈奴兵激戰正酣,李廣使出了“佯敗”之計,命令部隊快速南撤,一邊撤退,一邊故意丟棄兵甲,連吃飯的鍋也給扔了。匈奴兵一看,漢軍連鍋都扔了,愈發驕狂,愈發狂妄起來,認定李廣的軍隊是不要命地逃竄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兵,緊隨漢軍之後,窮追不捨。把匈奴兵甩出一大段距離,李廣認為,已達到麻痺敵軍之目的。他讓士兵以草木枝條為筷,以頭盔為鍋,把麵粉加水,快速攪成團塊撥入盔中,入野菜烹之。吃飽了飯的士兵精神大振,李廣立即排兵佈陣,把追上來的匈奴兵打得落花流水,聚而殲之。漢武帝時,已召為未央宮衛尉的李廣,和武帝說起這一往事。武帝聽後,命御廚以其法精做,他和大臣們要嘗一嘗,當年李廣和士兵們激戰中,吃過的飯食的味道。武帝吃完,意味深長地說:“匈奴以烏鴉為吉祥鳥,此食酷似烏鴉頭,就把它叫作‘老鴰撒’吧!眾臣們平日都要吃一吃這‘老鴰撒’,時刻不要忘記了邊關之虞,要永保我大漢江山穩如泰山!”

此後,老鴰撒風行宮廷與軍中。很快,老鴰撒也傳入了民間,百姓們因其為“飛將軍”李廣北擊匈奴時所創,漢武帝賜其名而推崇之,又因這一吃食做起來簡便快捷,其滋味悠長而盛行關中。吃老鴰撒,從西漢一直傳承到了今天。”

我大開眼界,原來這貌不驚人的家常便飯竟然還有這麼悠久的傳說故事!我把這個大發現立刻分享到群裡與家人分享。沒想到又引來了大姐的大笑:“一個老鴰撒,竟然還有這個傳說,一頓飯還吃出了一個久遠的故事,我活了大半輩子都還不知道,估計我們老家幾輩子人都不知道吧。還是你這老師愛鑽研呀!”

現在想起來還真有趣,平時會說的很多方言中的字我們都寫不出來。但是總有人和我一樣善於鑽研,善於打破沙鍋問到底。知識隨處存在,只要我們留心總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作者簡介:劉采芹,女,陝西渭南華州區人,就職於漢中略陽,小學教師。喜歡有感而發,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