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寫文章段落開頭要空2格,現在許多文章開頭不空格,為什麼?

若城天空


其實這是自媒體帶來的一個習慣上的變化。以前報刊雜誌書本行文,每段開頭空2格,是為了便於區分段與段之間的差距。

但現在隨著自媒體的發展,新媒體行文越來越習慣於段與段之間,行間距拉大。這樣,段與段之間的區分就已經跟明顯了。在這種情況下,再空2格,就反而顯得不那麼行文美觀了。

其實我覺得,行文格式的變化型號順應是帶潮流變化,愛你不需要拘泥於以前都固定套式。這樣才是接地氣、符合大眾的文化。

希望這個解釋能幫助你!


娘子與小子


以前的紙版文章,開頭都要空兩格。現在書寫紙版文章開頭依然要空兩格。這一點是沒有變的,但是電子版的可就不同啦!

理由很簡單,主要有兩方面: 作者和讀者。

以前,作者書寫文章多用信紙和稿紙。信紙只有一條一條的橫線。行距相等,如果用楷書一筆一劃地寫,全篇看下來就是一副字帖。即使文字再工整,用詞再考究也是白搭,理由是缺乏觀感。


那麼寫行書呢?又會產生一種潦草感,倘若一個人的文采不錯,字寫得又別具一格,還則罷了。如果,沒多少文字功底,全篇龍飛鳳舞就慘了,行與行間,字與字間一片模糊,哪裡還是文章,簡直就是在塗鴉。

當然,用信紙書寫也不是一無是處,只要作者手下留情,略略微工整。還是很符合我們的書寫習慣的。這個時候如果標題空出四格,段落開頭空出兩格。一篇稿件還是說得過去的。

這個東西拿在手上,讀者看著就會感覺簡潔,明快。沒有了那種炫目感。

再說稿紙,因為它的設計很科學,所以應用更加普及,凡是正規場合必須使用稿紙。它的行距更寬,字與字之間有豎線,紙張下角有字數總計。很適合寫稿子,便於統計,一目瞭然。缺點是對作者要求更嚴,上下左右都有約束。天性豪放的人是不會喜歡這種紙張的。


稿紙寫出來的東西,容易想象,段落開頭空兩格還好,否則更像字帖。讀者讀起來,就是一種徹頭徹尾的折磨啦!

現如今,電子刊物越來越多,作者只要寫出來電腦就會自動排版。從字的大小,到字體,再到粗細都是一鍵解決,輕鬆愉快。最重要的是段落之間都有一行字的間距,這樣一來,文章段落開頭再空兩格就沒有意義啦!

想當年,沈從文,胡適等新文化倡導者根據當時的形勢,提出了這樣的建議。現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只要紙版的報刊,雜誌,稿件還存在。這種書寫的格式也就會一直存在。


玉宿林峰


巧了,這個問題我知道。

兒子過年回來寫了個工作文案,著急看科比,讓我幫助看看語句是否通順,結構什麼的。

他都是頂格寫的,我還都給按照我們的作文標準給改過來了。

等兒子拿過來一看,又都把格式給改回去了,我說這不對,兒子說這是國際標準,西方人都是這樣行文的。所以,現在我寫頭條都是頂格寫了。


捨得與自由


以前的文章段落開頭都需要空2格,為何現在許多人的文章開頭不空格?

拿我寫博客來講吧,之前寫文章的時候也喜歡開頭空2格,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後期這樣做後,發出去的文章開頭沒有空格了,顯然是平臺改變了,跟創作者沒什麼事,其目的或許是為了適配移動端(手機端),因為手機的屏幕尺寸大多都不一樣,在電腦上雖然排版得很漂亮,但在別人的手機上可能得不到這樣的效果。

不過,公眾號卻可以這樣,細心的朋友可能發現了,公眾號裡面有個首行縮進,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空2格,是一個意思。首行縮進就是將段落的第一行從左向右縮進一定的距離,首行外的各行都保持不變,便於閱讀和區分文章整體結構。

公眾號可以,但是這些自媒體平臺為啥卻不可以,從對比來看,自媒體後臺的編輯器資源沒有公眾號豐富,這是一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是跟隨時代的步伐,節省不必要的空間,而且頭條也有大小標題進行區分,有序列表和無序列表,都可以進行編輯排版,差不多都是一個道理,編輯出來的文章,也便於閱讀和區分。

關注賬號:侃哥頻道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獲取更多幹貨內容。

侃哥頻道


這也是我困惑的一個問題。開始時我也不理解,每次寫文章,回答問題總是習慣於錯格寫,以便於區分段落,但每次寫完返回時,就不存在了,下一段只是另起一行。現在才明白原來是自媒體書寫行文的新變化、新格式。其實,任何亊物都不能一成不變,世界是運動的,萬物是變化的,新的總會代替舊的,與時俱進,方能生機蓬勃、萬象更新。

段落開頭空2格主要是讓讀者能區分上段與下段,以便了解每段的不同內容和表達的不同意思、凸顯文章的層次。而如今的隔行不錯格表現形式更顯優化有特色,使整個版面流暢、自然有美感,錯行的方法使文字節奏感更強,能使人一目瞭然,秒分段落。

舊時的線裝書都是豎排版,由右至左翻看或書寫,新文化運動以來改成橫排版,由左至右翻看或書寫。如果再回到豎排版書寫時代,你還習慣嗎?至於說到有什麼講究,我想改革者主要是為適應手機手寫、拼音、英文書寫的便捷吧!


不忘初心ZCJ


答題:

以前寫文章段落開頭要空2格,現在許多文章開頭不空格,為什麼?

(1)在寫文章時,前面要空2格,這是文筆的格式,也是規矩。

在文章開頭空2格,是表示一種禮貌、謙虛、涵養,是幾千年文化的優良傳統。

(2)在文章中的自然段空2格,使閱讀者有一個停頓,可使閱讀者對上一段文有一個理解、欣賞的過程,看文章本身就有一種優雅釋懷的感覺;當然也有膾炙人口的文章,會使人迫不及待的一口氣看下來,一篤為快。

(3)在文章中,一般會表達幾種觀點。今天的答題就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通常是先從正面三點論述,最後再從反面論述。

每一個自然段,則是表達的一種觀點,故每一個自然段也要空2格。

在每一個自然段,篇幅較長時還會有小的自然段,則不必空2格,以表示是同一個問題的細分表述。

我已很多年沒有動筆了,文章的格式還記得一些,而提筆忘字已屬正常,但這本身並不正常。由於時代快節奏的發展,電腦、手機逐漸的代替了紙和筆。

(4)現在的排版,文章前沒有空2格是排版機之過。因為文章開頭空2格容易,但文章中每一個自然段之中的小自然段,是不需要空2格的,但這是需要拿出時間來審閱、校驗、辯別的。是排版機之過嗎?還不如說是編輯排版的人閑麻煩,因為這需要大量時間的工作和付出,所以便使文章全部沒有空格,個人理解這並不是對閱讀者不尊重,也不是不知道文章格式的講究。在這節奏緊張的社會,這也算是與時俱進吧。

以上是個人觀點,希望能對您有所幫助,也是互幫互學吧。


南山有仙






貳零貳零共同創新


寫文章在開頭少兩格,這是書寫中歷來要遵循的原則,也是一種寫作格式。因為寫文章總要分段來講的,在文章的開頭和段落中少兩格,能便於區分段落和層次,也就便於閱讀了。所以各種書報雜誌,都是這樣做的。尤其是對於學生書寫各種作文和心得筆記而言,就更是最基本的一個要求,不然就顯得不夠規範。本題所言及的情形,應該只是某些個人的一般性的記錄書寫,也或是一些自媒體文章中,似乎顯得隨意了些。其實就後者而言,也不是說作者不清楚這個格式,在筆者看來,主要還是出於便捷,因為有時候你既便在開頭少兩格,結果發後發現那前面兩格好像依然並不存在,這樣久而久之,也就乾脆給省略掉了。有時候,讀者還會發現,不光開頭頂格,段落也無明顯區分,這應該說也是自媒體文中一個難免的現象吧,只要能準確表達文章內涵就好,似乎不需求全責備。但這也不是說文章開頭不留空格就是正確的,特別是較長的需要分段分層次來講的文章,當然還是要力求規範才好。此外,錯別字情形也是有的,但以個人之見這也多是因操作不慎,一時疏忽造成,就如人所說的“筆下誤”那樣,當然也不排除有人本就用錯而又自認為是用對的情形。以上是對這個問題的個人見解,也希望此解釋有助於消除你的困疑。


快樂船伕


這叫與時俱進,說句心裡話範文規範一定是文章開頭空兩格,這是常識,但互聯網時代越來越講究的是方便快捷,空兩字要敲4下空格,太麻煩,太囉嗦,而且不止是一次,每個自然段都要重複,與處處爭分奪秒的互聯網時代相悖,所以按慣例開門見山,乾淨利落,自然段也清晰,一目瞭然。

所以開頭敲4下空格,自然被遺棄。


快樂人生140415174


主要是基於讀者體驗所做的取捨。

開頭空兩格主要是紙媒採用的格式,既照顧到段落清晰,又比較省紙。

開頭不空兩格目前在網絡上比較流行。主要是用空行分段取代那兩個空格之後,看起來更加清晰流暢。比如手機等設備屏幕小,更多留白不會讓字看起來擠在一起。

當然了,如果網絡文章以後要出版,格式還是會被出版社改為開頭空兩格的形式。

另外,也有人在使用更加激進的格式。

比如很多網絡小說每到一個句號之後就回行分段。

再比如

就像這樣

把一句話變成一個段落

逗號變成一個回行

句號變成兩個回行

類似於原來詩歌的形式

這種格式閱讀起來更輕鬆

但是因為我覺得有點太張揚

可能適合一些氣質比較特別的自媒體吧

尤其是喜歡在中間加點表情包或者插圖那種

感覺不是太嚴肅

總之呢,格式都是服務於目的,沒有哪一種就好於另一種,各有擅場吧。

個別人說主要是受外國影響,這個不存在的,我說的這些在中西都是一樣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