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赤峰博物館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新城區富河街,舊館始建於1987年,新館於2010年8月8日新落成並正式開館。

赤峰博物館新館吸收了中國唐代、遼代的建築特色,借鑑了我國傳統宮殿建築中軸對稱、主從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樓的佈局手法,形成古樸典雅、博大雄渾、具有赤峰獨特歷史文化象徵的建築風格。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赤峰博物館

赤峰博物館現有珍藏文物10000餘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03件,二級文件228件,其中紅山文化勾雲形玉佩、紅山文化石雕人像、三彩鴛鴦壺、出水觀音杯、紅漆楠木骨灰罐、清代金字《甘珠爾經》等文物都屬於珍貴藏品,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學術研究價值。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赤峰博物館的紅山玉龍複製品(真品收藏於國家博物館)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這件珍品是出土於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右旗查干沐淪蘇木毛敦敦達嘎查清代固倫淑慧公主陵的紅漆楠木骨灰罐。你也許會問,在內蒙古怎麼會出現清代公主的陵墓呢?現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赤峰博物館,來探尋這段滿蒙愛情故事吧!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紅漆楠木骨灰罐

巴林部的由來

赤峰市下轄的巴林左旗和巴林右旗的先祖是同宗同祖,他們都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後裔。

明洪武元年,朱元璋遣大將徐達、常遇春率軍北征,元惠宗棄城而北逃。元大都被攻陷,蒙古大軍退回本部,進入了歷史上的“北元”時代。為了徹底清除殘餘的元朝勢力,明朝不斷進行北伐,而蒙古各部為了爭奪草原資源,相互之間不斷髮生戰爭,戰爭的風雲將成吉思汗的黃金家庭掃蕩的幾乎消亡殆盡。直到成吉思汗的十五世孫達延汗時,他才清除了各部的異姓王,讓“黃金家族”重新獲得了領導權。
達延汗在穩固了統治權以後,將其領域分封給自己的諸子,建左、右兩翼六個萬戶,其中左翼三萬戶為:察哈爾部、兀良哈部、喀爾喀部;右翼三萬戶為:鄂爾多斯部、土默特部、永謝布部。達延汗自己統領左翼三萬戶,大汗駐紮在察哈爾部。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達延汗有十一個兒子,其五子阿勒楚博羅特擁有扎魯特、巴林、弘吉拉特、巴約特、兀乞也特五個部落。(如下圖所示)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巴林左旗與巴林右旗的關係

達延汗死後不久,狼煙又起,達延汗的曾孫達賚遜庫登為了避其從叔俺答汗的鋒芒,率部從今天的內蒙古錫林浩特北部草原,一路南下,遷移到契丹祖地,西拉木倫河南部。


阿勒楚博羅特的兒子爾朔齊哈薩爾有五個兒子,其中長子烏巴什分管扎魯特部,而蘇巴海則分管巴林部,其餘三子分管弘吉拉特、巴約特、兀乞三個部落,這五部落中,尤以蘇巴海統領的巴林部最為強大,成為了這五部的最有話語權的一個首領。
明末,女真族首領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後金汗國,對靠近它的蒙古諸部採取“徵”與“撫 ”的策略。為了自保,蘇巴海的長子額布格岱洪巴圖魯與後金政權結盟,不久後,又背叛了後金,與明朝結盟共同攻後金,兵敗,其子囊努克被殺。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努爾哈赤

與此同時,林丹汗以喀爾喀各部抗擊後金不力為名,興兵討伐喀爾喀諸部,揚言服從者養之,抗拒者殺之,巴林部和扎魯特部遭受的損失最大。這兩部不堪掠奪,投奔離自己最近的科爾沁部,但此時科爾沁部也自身不保,也先後和後金結了盟。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林丹汗


在這種情況之下,蘇巴海三子色特爾率子色布騰及額布格岱洪巴圖魯的兒子色稜,蘇巴海的次子和託果爾昂哈的兒子滿珠習禮歸附了後金。巴林部歸附後金後,向努爾哈赤貢獻了駱駝和馬匹。後金政權對巴林部的歸降十分重視,此後,巴林部的色布騰和滿珠習禮等率部眾參與了後金征服察哈爾林丹汗和征伐明朝的戰爭,並且在戰鬥中屢建功勳,受到了清廷的賞識,為後來定邊立旗封爵打下了基礎。
就這樣,巴林部被分為左、右兩翼,其中色特爾統鄰巴林右翼札薩克(旗長),滿珠習禮為巴林左翼札薩克(旗長)。到了順治五年的時候,色特爾已死多年,清廷封色特爾之子色布騰為巴林右翼扎薩克,賜輔國公,世襲罔替;巴林左翼扎薩克滿珠習禮為固山貝子,世襲罔替。

公主遠嫁巴林部

清代在建國之初,針對一直活躍在中國北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蒙古,除了使用武力使其歸順外,還採取了封爵、聯姻、貿易等手段拉攏他們。而聯姻又是其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清王朝一改漢唐時期的和親政策,而採取了聯姻的方法,具體就是把清代公主嫁到蒙古的同時,還要娶回蒙古各部落的首領的女兒充備後宮,有的還成為了清代的皇后,比如孝莊文皇后就是來自科爾沁左翼中旗王公之女。

順治五年,清廷為了進一步表彰歸順大清的巴林右旗色特爾之子色布騰,順治皇帝將固倫淑慧公主賜婚於色布騰為妻。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固倫淑慧公主神像

固倫淑慧公主即愛新覺羅·阿圖,是清太宗皇太極之第五女,其母為皇太極的孝莊文皇后,是順治皇帝的親姐姐。阿圖於公元1632年,出生於盛京(今瀋陽)。在她九歲的時候,就被許配給了元代皇室後裔,漠北喀爾喀蒙古額駒博爾濟吉特氏恩格德里之子索爾哈。

索爾哈在崇德元年襲其兄額爾克代青之三等甲喇章京,即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在1643年,迎娶了年僅12歲的阿圖。婚後不久,索爾哈去世,十幾歲的阿圖就成了一名寡婦,可以說,她的第一次婚姻是極其不幸的,幸好,當時滿族的女人受漢族“一女不嫁二夫”的陋習影響較小,所以,這次婚姻並沒有影響阿圖的再次出嫁。

1648年,即順治五年,阿圖被順治皇帝賜婚給元太祖二十一世孫巴林右旗輔國公色布騰,故稱巴林公主。阿圖自嫁色布騰後,順治十四年(1657年)被封為固倫長公主,十六年二月被封為固倫和順長公主,後改為固倫淑慧長公主。

固倫淑慧公主和自己的丈夫色布騰一共生活了二十五年,他們相濡以沫,互敬互愛,無論走到哪裡都形影不離,蒙古百姓將他們稱作神仙眷侶,在巴林右旗留下了很多美麗的愛情故事。

固倫淑慧公主被自已的母親孝莊文皇后所鍾愛,康熙皇帝也對自已的這位姑姑敬愛有加。康熙十二年,色布騰病逝後,孝莊文皇后生病,康熙皇帝派人遠赴巴林左旗,將固倫淑慧公主接到北京,陪伴於孝莊文皇后身邊。孝莊文皇后病逝後,固倫淑慧公主因生病的原因,康熙皇帝又數次接固倫淑慧公主前來北京看病。

康熙三十九年正月初十,固倫淑慧公主病逝於北京,享年69歲。

固倫淑慧公主病逝後,康熙皇帝三次親筆撰寫悼詞,派人護送固倫淑慧公主遺骨至巴林右旗,按照藏傳佛教習俗,固倫淑慧公主火化後,被安置於一個紅漆楠木骨灰罐中。紅漆楠木骨灰罐高94cm,最大腹圍196cm,罐身系整塊楠木挖旋而成,罐體通施紅漆,從肩部至罐體下腹部以金粉環行手書藏文超度經。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赤峰博物館內的固倫淑慧公主骨灰罐

固倫淑慧公主最初葬於巴彥汗山賽音寶力格,後移至鳳凰山西南,1703年又移至查干沐淪蘇木毛敦敦達嘎查的額爾德尼山麓,為什麼固倫淑慧公主的墓葬經歷了三次大的移動,現在不得而知。

固倫淑慧公主陵坐西向東,石基磚牆,陵前立御賜石碑,祭殿莊嚴肅穆。陵園地表建築分為三進院落,公主骨灰盒在後院中央部位,寶頂封土。陵園方向為大向陽,呈東南向60°夾角,距查干沐淪河5公里,過河東相對應的是鳳凰山和阿林造霍山,形成三級步步高地形。

走進赤峰博物館,探尋“紅漆楠木骨灰罐”背後的愛情故事

固倫淑慧公主陵

1966年文革初期,固倫淑慧公主陵遭到嚴重破壞,一夥造反派以橫掃“四舊”為由,攜帶炸藥雷管,將公主墓炸開,將存在了兩個半世紀的淑慧固倫公主陵園迅間破壞殆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