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都挺好》最近刷屏了,當患“阿爾茲海默症”的蘇大強,找出私房錢要給女兒買書時,很多人都哭得稀里嘩啦。

在哺恩永陵院也有這樣動人的故事:同樣罹患“阿爾茲海默症”的郭婆婆將與車爺爺八年“黃昏戀”忘得一乾二淨,每天見面都當爺爺是久未謀面的老友。

可是,爺爺不在的時候,她有時候又會說自己在“等一個人”。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腦海深處,她有一個“在等的人”


87歲的郭婆婆是個講究人,齊耳短髮總別在耳後,床頭隨時都放著歌本、小說和自己的詩集。只是人們發現,老人有時候會突然情緒低落,望著窗外,說在等一個人。她一會說有人在樓下等她,一會說那人在對面公園講課。

大家猜想,深陷在郭婆婆混亂記憶中的人,一定對她非常重要。

直到2019年2月底,一位杵著柺棍的爺爺坐到了郭婆婆對面,答案才揭曉。原來,郭婆婆等的人正是面前的車爺爺,兩人曾是同事,也是多年的朋友。

晚年時期,各自老伴遺憾離世。二老開始了一段“黃昏戀”。他們結伴旅遊、探親會友、讀書看劇,日子過得很幸福。最快樂的事,就是一起到錦江劇場旁的悅來茶館看川劇,高興時郭婆婆還會唱一段最愛的《拷紅》。

郭婆婆總結了兩人的五個共同點:同大學、同專業、同進藏工作、同樣喜愛文學、同痴迷川劇。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郭婆婆和車爺爺一同到泰國旅遊時合影)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久別重逢,昔日戀人已成“老朋友”

大概2016年,一些不好的現象打破了這份美好。郭婆婆短期記憶變差,在家門口走失了兩次。性情也有了改變,不再願與車爺爺同出門活動。2017年,到醫院確診為阿爾茲海默症,也是失智症的一種。

隨著時間推移,兩位老人的行動也出現了不同程度不便,只能各自隨兒女分開生活。

2017年9月,郭婆婆入住哺恩。由於各種緣由,兩個人有一年沒有見面。

直到今年2月底,車爺爺因為做了心臟搭橋手術,伴有心衰,也選擇入住養老院,就“捨近求遠”來到哺恩。

分別後第一次重逢。郭婆婆有些詫異,問:“車教授,你怎麼來啦?”車爺爺告訴婆婆自己近況,並告知自己也入住了哺恩。言談中車爺爺發現,分開的時日,隨著郭婆婆病情發展,她已經把兩個人近年來相戀的時光都忘記了,只記得他是老同事。更不記得兩人已經多久沒有見面了。

車爺爺百感交集:“我又高興又難過,高興的是她記憶中還有我,難過的是她已記不清楚我了。”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車爺爺在房間與郭婆婆交談)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每次見面,依然很多共同語言

3月13日下午,剛剛升溫的成都洋溢著春的氣息。永陵公園裡,鳥兒的鳴叫和風吹樹葉的悉索聲交織在一起。公園對面的哺恩養老中心三樓,車爺爺照例來看郭婆婆。

兩人見面,郭婆婆依舊疑惑地問:“車教授,你怎麼來啦?”車爺爺說:“我也住在這裡呀。”

入住半個月以來,雖然車爺爺最多隔天就會來和婆婆聊天,可是婆婆幾乎一轉身就忘了,記憶只有幾分鐘。和第一次重逢那天一樣,車爺爺又依樣把情況講了一遍。說罷,車爺爺又用手機放了一段川劇《拷紅》,兩個人討論起劇中片段。

過一會,車爺爺拿起郭婆婆案頭的歌本遞到她手裡請她唱。郭婆婆隨手翻到《濤聲依舊》唱了起來:“久違的你一定保存著那張笑臉,許多年以後能不能接受彼此的改變……”車爺爺也輕聲附和。唱完歌曲,郭婆婆抬頭看見車爺爺,又問:“車教授,你怎麼來了呢?”

這樣的情景幾乎成了常態。每次見面,一起聊聊互相認識的朋友;聊聊以前在西藏共同工作的往事;聊聊文學;並將以前的老照片和川劇片段播放給郭婆婆看……

可是很快,婆婆就把剛說過的話,剛見過面的事給忘了。

郭婆婆對車爺爺的印象也是時好時壞,有時候認識他是老同事、老朋友,有時候把他當做其他人。

讓人動容的是,兩個人天天見,卻好像天天都在又一次重逢或相識,卻仍然有說不完的共同話題。

有人說,失智老人腦海中就像有一塊橡皮擦,會逐漸抹去他們的過去,直到不認識自己最親愛的兒女、愛人。

但有時候你會感覺到,你一直在Ta心深處。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哺恩: 如何讓失智老人過得有尊嚴?

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全球每三秒就會增加一個失智人士。

作為專業的養老護理機構,今天我們邀請醫護部主任陸曉瓊來支招失智老人的護理技巧,希望對大家有借鑑作用。

失智症,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遠高於正常老化的進展。

認知症老年人一共有兩大精神症狀:一個是中核症狀,一個是周邊症狀

中核症狀包括:記憶障礙、理解功能障礙、視空間障礙、執行行為障礙、失語、失認、失行;周邊症狀包括:焦慮(抑鬱)、徘徊、幻覺錯覺、有攻擊欲、過度飲食、睡眠障礙、失禁弄便、拒絕護理、歸宅願望(喊回家)、妄想、譫妄(發狂)。

就其中一些常見症,我們以三個事例展示,給大家支招一些護理方法。


》》記憶障礙

老人可能剛剛吃過飯,但是忘記了,又問好久可以吃飯。這個時候如果告訴她:“你剛剛吃過了,怎麼又忘了?”老人就會感到很焦慮。照護者可以採用順應,然後分散注意力的方法去化解這種情形。可以告訴老人:“好的,馬上開飯了。我們先看會電視,等一下。”

》》被害妄想

失智症老人另一個常見症狀就是經常丟東西,他們總覺得自己丟項鍊、丟錢包,甚至懷疑有人偷走了自己的錢。這其實是一種被害妄想。 這個時候,即使長者懷疑我們偷他東西,我們也不要說“不”,也不要氣憤,要接受並理解他丟東西后著急的感受。可以讓他“坐下來喝杯水”分散注意力,甚至可以付諸行動,陪他一起找。在尋找的過程中,用另外一個東西代替他貴重的錢包。

》》簡潔溝通

另外一點要注意,就是給老人溝通要拒絕長篇大論。一個失智老人會在一兩分鐘之後就忘記一個簡單的詞,他們就不會理解或記住你的長篇大論。以引導拒絕洗澡的老人為例。你要慢慢走到長者面前,微笑著伸出你的手,等待她握住。老人會問:我們要去哪裡?可以告訴她:我們去做好玩的事呀。不管你說什麼,要把它限制在10個字以內。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老人們在參加快樂管家組織的手工活動)


》》不同老人,定製不同護理方案

當然,在哺恩,針對不同的老人,有不同的個性化方案。以郭婆婆為例,我們設計的專屬護理方案中,包括:增加興趣班、鼓勵參加活動、定時溝通、服藥監控、讚美和誇獎等策略。

例如,為了調動郭婆婆參加活動的積極性,在瞭解到她喜歡音樂後,我們在原有繪畫、手工等興趣活動基礎上,增設了音樂課程,每週兩節,希望以此激發她主動參與的熱情。

同時,我們瞭解到,郭婆婆退休前事業非常成功,是一位高級知識分子,熱愛文藝。快樂管家在交流過程中會經常讚美她、鼓勵她,讓她教大家唱歌等,增加老人的成就感和尊嚴感,從而起到調節情緒、緩解病情的作用。

總而言之,我們要走進老人的世界,看到每個個體的不同,從而制定適合他們的照護方案。讓每一位老人都過得快樂而有尊嚴。


現實版《都挺好》 阿爾茲海默症讓婆婆每天忘記愛人好幾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