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告訴我養孩子到底有什麼用,不要雞湯,形象的說明?

強者必勝


養孩子有什麼用呢?作為一個媽媽,我最切身的感受就是:孩子讓我變得更強大,又更溫和;孩子讓我變得更努力,又更會接納;孩子讓我變得更堅韌,又更柔軟。怎麼講呢?


一、孩子讓我變得強大,又更溫和

生孩子之前,我是個兩手不沾陽春水的乖乖女,是非常典型的那種遇事哭哭啼啼、和老公爭吵後心傷不能自已的類型,父母親離我千里,每一天都在擔心著我會不會吃飽,會不會不開心。

生孩子之後,我逐漸變身成為一個強大的硬核老母,學會了各種烹飪方式,能一邊洗衣服一邊聽網課,能自己像袋鼠一樣帶著孩子四處旅行,對待生活我也更溫和了,不再專注於老公不浪漫、心靈上不響應等等瑕疵了,哪有空呢?


二、孩子讓我變得更努力,又更會接納

我從小是個學霸,小學時班級第一,從未考過第二;初中後退步了一小點,基本是全科班級第二、部分單科第一的水平。這使我對自己要求很是嚴格,甚至於十分苛刻,工作學習都堅決不能落後那種。不過這都是生孩子之前。

生孩子之後,我更深層次的意識到,你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子的人,過什麼樣子的生活,首先,你就成為一個那個樣子的人,過那個樣子的生活啊,你不能把自己做不到的強加於那個可愛的小孩子,只能做孩子的榜樣。於是,我更加努力地生活、工作、學習,在照顧寶寶之餘,學會了烹飪、洗衣,而且,我每天利用寶寶睡後的時間複習專業資料,在她三歲的時候走上了管理崗位,九歲的時候又考進了母校讀研究生,後來成為單位成功晉升副高職稱年齡最輕的一批人;雖然更努力,我卻也學會了接納,學會了全面的分析和評價一件事情或者一個人,比如對自己,不再強求和苛求,開始信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反覆告訴自己:你儘管去努力,其他的交給天意吧,所以,我願意付出努力,卻接納任何結果,收穫了就高興的笑,無收穫就接納的笑,整個人輕鬆了很多。


三、孩子讓我變得更堅韌,又更柔軟

生孩子前,我是有些軟弱的,說話就臉紅,遇事就躲,困難來了,我恨不得像鴕鳥一樣,把頭插進沙子裡是我覺得最安全的方式。

生孩子後,我真的堅韌了很多,想想我已經多久沒有哭了?同事們叫我御姐,說我生活中活得漂亮,工作中“舉足左右,便有輕重”。遇到任何困難,我第一反應肯定是“用哪種方法解決”,再也不是以前那個愛哭的、等著別人來救的傻姑娘了。可是我又變得更柔軟,因工作關係,我會接觸很多生病的小朋友,我看到他們,就想起我的孩子,只想更溫柔、更親切的幫助他們,家長們說我是最愛笑的,其實,只是因為我也生養了一個孩子,這讓我變得更憐憫、更柔軟罷了。


有些媽媽總是著眼於自己對孩子的付出,其實,孩子帶給我們的更多,孩子對我們的愛,也更純粹,不管你是溫柔的媽媽,還是吼叫的媽媽,他都是一如既往的依賴你、信任你、愛你。

我一直很感謝孩子的存在,她的到來,給予我責任、成長、豐盈,讓我成為了更好的自己。



一米育兒


我有個同事,年輕的時候受了情傷,後來一直都沒有再找,也沒有生孩子,一直是一個人生活。她有一個姐姐,姐姐家有三個女兒,後來姐姐把小女兒過繼給她,但是她沒有把孩子領回自己家養育,感情不是很深厚,後來孩子長大結婚後也只是逢年過節的來看看她。她的弟弟家有兩個兒子,聽她說都是她一手帶大的,老大如今學業有成。老二還小,在上小學,每年寒暑假她都會請假去照看這個老二兒子,每次她談論起來都會說這個小兒子特別喜歡她這個柳媽媽。本應叫姑姑的,她說孩子從來都是叫她柳媽媽,就好像孩子是她自己生的一樣,話語間滿滿的自豪。養孩子有什麼用?養孩子不是為了防老,而是增加自己人生的厚度,體驗當父母的酸甜苦辣。如果養孩子有功利心,那不如不養,往往會失望。難道看著自己創造的小生命蓬勃生長不開心嗎?![呲牙]雖然沒有皇位要繼承,但是生養個孩子還是我們大多數普通人的選擇,不然會成為人生的遺憾。就像我的這個同事,對於侄子的各種付出和關心,可能也是彌補自己沒有孩子的缺憾。



醒眼看醉人123


結婚前我跟我老公都是凌晨四五點才能醉醺醺回家睡覺的人,日子超小康自由自在像小鳥。。奉子成婚,第一胎是兒子,全家都洋溢在快樂的氛圍中,但是沒能改變我老公愛玩的性格,兒子一歲多我倆天天吵架,不能碰面的那種。那時候我就想打死不生二胎,要不離婚的時候麻煩。。現在二胎小公主已經8個月了,老公天天忙著掙錢養家換房子給女兒掙別墅,我倆感情也越來越好,以前還經常晚上喝酒去玩,現在只要沒有應酬就一定在家抱孩子。。。你問我養孩子為了什麼,指定不是為了養老,本來就沒經過他們同意把他們帶到這個世界,為什麼還要道德綁架似的讓他們為我們養老?但是如果沒有孩子,我跟我老公早就離婚了,他們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生命的延續,是我們積極生活向前的動力,很多人過著很逼格的生活,沒有男人(女人)沒有孩子日子依然很快樂瀟灑,但是我們普羅大眾,還是世俗一點,年老時兒孫滿堂承歡膝下,也比較開心吧。。


喜歡下雨天8899


人要遵從自己的內心,不要被各種洗腦,愛生的人自己去多生幾個,不愛生的自己圖個清淨。

本人29歲結婚生子,很大原因是為人子女,為了滿足父母的期望和社會主流價值觀。

然後我媳婦懷孕老吐,只好辭職回家養著,後來就孩子出生,各種勞神費力,同時我父母也漸漸沒多少收入了,我覺得很快,就會是一養n的局面,我原來6000的工資,加上一輛車子,錢不怎麼夠花了,我只好遠走他鄉出國打工。不過我倒是經常會想我兒子,小孩子確實非常可愛,誰的寶寶在父母眼裡都很可愛,看著他從一個只會哭啼的嬰兒一步一步,一字一句的成長,過程中帶給家庭很多歡樂,同時也很累人,尤其是我媳婦很累。

然後孩子就需要各種操心,他在30歲以前,大人都是要花很多精力和金錢去管他的,你說值不值,從投資角度講不值,因為我自己買20萬養老保險,老了後是夠花的,錢來的比子女的準時多了。我這幾十年還可以隨心所欲,不受羈絆,因為我確實也不愛操別人的心。

從情感角度說,人是無價的,老婆孩子就是你的親人,一家人,為他們而辛苦是天經地義的,我肯定沒我後悔,但如果我是一個無人認識的孤兒,我很大可能不會結婚生子。

有人說,老了病了怎麼辦?我主要是靠保險,如果實在是難以搞定的病,說真的,我不認為拖著可憐的軀體苦苦求存於世有什麼意思,也許我會把積蓄拿出來買很多冰之類的東西,嗨到爆了就值了,反正大家最後都是一抹灰,又何必在意有沒有家人看著你變成灰的呢?人老了就是社會的累贅,這喪盡天良的話也是在說我自己,因為有一天我也會老,但我很害怕老,疾病纏身,機能下降,不能泡妹,收入降低,一臉皺紋,害,別拖累我親愛的兒子了,以後他的生活壓力一樣很大的。


夜空中最亮的豬


我是一個母親,我認為孩子是生命的延續,愛的寄託。這不是雞湯,我結婚後4年才生兒子,過程非常辛苦,你的這個問題也曾經困擾了我。現在寶貝15歲,上高一了,時間給了我最好的答案。我愛他,這種愛和給愛人,父母的都不一樣,那種付出是如此的心甘情願,是一種全部的釋放,毫不保留!孩子也不可能都是懂事聽話完美的,但即使他是個錯誤不斷的熊孩子我還是那麼愛他。這種愛不求回報,沒有條件,而且甘之如飴。在這種給予的過程中我感覺自己是幸福快樂的,感覺到生命的意義!今年七月,我哥哥因病去世,在他意識清醒時見了他兒子最後一面,那目光和微笑一中在我心裡,是一種滿足,一種期盼,有不捨,但更多的是愛。之後我就想過自己如果有一天離去,看到自己的孩子,雖然是一份在世間的牽掛,更多的應該是釋然,我走了,孩子在繼續走下去,孩子的孩子繼續,這個世界才會知道我來過,這一世無悔。除了生命的延續,其他的最終都化成虛無。


心隨風飛126


養孩子就是為了有個延續希望,當親人一個一個離開的時候你的孩子還在,還可以惦記著我家的孩子,有個念想。

就比如我吧!媽媽走的早,爸爸常年在外感情不深,但是他工作傷了手,我休假一個月半月照顧他也不會有不耐煩。

自己有孩子後啊!雖然各種氣,氣到乳腺增生都是小事,但你有生活的動力,每天想著去賺錢,給她條件好點,伴隨著日子也快樂!


QQ---乖


我看現在好多小孩都說,我媽除了讓我學習和不死,別的都不管……哎!只說媽媽,你爸爸呢?等於沒有。我也有一個女兒,每天累的要死,在想想她大點了,跟朋友說,我媽媽只管我死不死,不管我多不願意,她只管我死不死……想想就心酸。可是有什麼辦法?我也沒想過養兒防老,只能說父母希望你人生中不缺這一環。你問養孩子到底有什麼用,我也不知道。只是我現在看著孩子每天都說我愛你,覺得起碼還有一個人真的愛自己,至於以後,以後再說吧。


小鹿女選手


傳承家族DAN,傳承家學,家風。還有一個就是讓你成長!由說走就走的旅行,變成拖家帶口的旅行。孩子是魔鬼和天使的混合物,讓你開心讓你痛苦!這是我的領悟。我32歲生大寶,38歲生2寶。自己幹得最漂亮的就是生下她們!


成立614


養孩子,真沒有用。10個月懷胎忍受各種因受孕期間的痛苦,還要擔心孩子的出廠質量,等孩子出生了,看到孩子健康可愛就是暫時的高興,到了上學期間就要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各種因學這,學那的班 ,他的開銷佔整個家庭的1/3甚至還要從自己從牙縫攢學費,還要為孩子的營養擔心,給孩子各種營養品,零食更是不少。到了大學更是錢的開路,每年都在2-3萬的開銷,這和孩子從小學到高中的費用差不多。打電話除了要錢,就沒有別的,甚至著急連開頭的稱呼也要免掉。大學期間孩子的各種費用也在不同時間段的增加,如交上女朋友需要感情投入,這比開銷會記在父母哪裡,女孩各種的攀比,衣服化妝品更是錦上添花。大學畢業了,找個好工作更是讓家長操碎了心,各種關係網都是金錢的開火。隨後就是男朋友女朋友的心事了!找好的是愛彌陀佛,找賴的就悔恨終身,孩子要是優秀出國了!還要效忠西方國家,更是望穿雙眼,忍受空巢老人的寂寞,病了更是指望不上孩子,他們遠隔萬里怎可能想起你們的病痛。孩子快樂了,家長就無形的快樂,孩子不順利了,家長就寢食難安。綜合上述,生孩子是自己的責任,養孩子風險是自己承擔,國家是最大的收益者,孩子優秀給選走了,差點的還要為國家出力了,剩下給自己養育之恩的父母又有多少呢?



燈火輝煌125330261


提出該問題說明國人已經開始思考人的生活意義和價值,用兩個例子說明,一是越是經濟發達的西方國家越不重視養孩子,更注重個人享受和體會自身生命的過程,二是中國傳統的農村,一個女人生養了七八個孩子,從年輕忙碌到死,連出村子的機會都很少,起早貪黑伺候一家老小,孩子們長大結婚還繼續幫他們養孩子,直到去世,一大家子人風風光光辦一場喪事。

從人性說,養孩子是為了傳延生命,養兒防老,養孩子為了增加生產力,過去特別在農村,孩子少的家庭農活忙不完,還多少受欺負,如今在大城市很多人選擇少子或丁克,做好晚年安排,充分享受生命。

縱觀世界,越窮越生是普遍現象,歐洲日本的少子化使得必須通過吸引外來移民,這是人類的發展過程,後果難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