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享」李茁:阿富汗政府释囚后,美国和阿国内各方势力博弈前景会更明朗吗?(下)

作者李茁

【研究分享】李茁:阿富汗政府释囚后,美国和阿国内各方势力博弈前景会更明朗吗?(上)

美阿塔三方博弈将走向何处?

总的来说,美阿塔三方博弈将会围绕美国撤军和推动阿富汗国内政治和解这两个核心议题继续发展。与此同时,有两个细节对于理解阿富汗局势也是不容忽视的。

其一,在2月29日美塔在多哈签署协议之前,美国防长马克·埃斯珀与阿富汗总统加尼在喀布尔签署了一项美阿政府联合声明,宣布如果塔利班能够遵守美塔和平协议,美国将从阿富汗撤军的计划。

美方这一举动政治意味明显,意在给喀布尔政府吃下“定心丸”,表明美国并没有完全抛弃喀布尔,与塔利班单方面议和。

但是,美塔协议文本与美阿政府声明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比如关于释囚一条,美塔协议称,作为建立互信的措施,5000名塔利班囚犯和1000名阿富汗囚犯将在3月10日前得到释放;而美阿声明仅承诺了喀布尔方面将参与有关释囚“可能性”的讨论。美国分别与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签订的两份不完全一致的协议,为之后塔利班和阿富汗政府的争执埋下伏笔,而这一点喀布尔政府不可能是完全不清楚的。

其二,在阿富汗政府3月3日宣布塔利班在阿南部多地对阿政府军发动袭击,造成数十人死伤之前,特朗普与塔利班领导人巴拉达尔有过一次直接通话,对此塔方称是讨论关于如何履行和平协议,特朗普则是直接表示“我们谈得很好”。这表明美塔已经实现了高层级的直接协调,双方对于对方接下来将要采取的行动应当是有所沟通和协商的。双方后续的行动也能够证明这一点,塔利班的行动明确是只针对阿政府军,以示对后者不配合美塔协议决定进行“惩罚”,而美国则一边进行“防御性”回击,一边强调“这不代表放弃协议”,呼吁塔利班停止暴力。

应当说,在撤军问题上特朗普确实是有诚意的,3月9日,驻阿富汗美军发言人宣布,美国开始从阿富汗撤军的第一阶段。这其中既有大选将近带来的压力,也有其调整美国国家安全和防务战略的考量。但是,上述两个细节也提醒我们,看待美国撤军必须要考虑现实。

首先,对于期望在阿富汗有所作为的特朗普而言,仅仅实现部分撤军,这显然不是能够令人信服的外交成果,如果美国撤军给阿富汗带来的是像撤军伊拉克那样的恐怖组织趁机坐大,或者是阿境内各势力的全面内战的结果,那么这所谓的“外交成果”就将成为美国外交史上又一项灾难性政策。因此美国在履行撤军协议同时,势必要在推动阿富汗内部政治和解上继续加码,这应当是下一阶段美国对阿政策的重点。按照特朗普的外交风格就是与有关各方“做交易”,美国对于阿富汗国内各势力的政策和态度很有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其次,应当看到,近19年的阿富汗战争使得美国在阿已经培育了重要的地缘政治利益,美国在阿维持军事存在的战略目的已经不止是反恐那么简单。伴随美国在阿长期驻军形成的是完善的军事基地产业链,目前美国在阿仍运营和控制着包括巴格拉姆军事基地(美国在中亚、南亚最大的军事基地)、坎大哈空军基地、辛代德空军基地等多个军事基地,一贯表示“要确保在多年战争中的投入物有所值”的特朗普不可能轻易将这些实际利益拱手相让。

从美国的全球安全战略来看,在中东特朗普要打压伊朗,阿富汗恰是美国扎在伊朗背后的一根“刺”;在全球特朗普宣称要集中力量投入与大国的竞争,阿富汗又是震慑地区对手的绝佳选择。

客观地讲,美国几乎是不可能完全撤出阿富汗的。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美国都仍是这张“牌桌”上最重要的玩家之一。

面对美国政策变化带来的重要“窗口期”,阿富汗内部各势力都会有所行动。

加尼政府拒绝执行美塔协议达成的释囚决定,这显然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独立”身份,期望抬高自己在之后进行的阿富汗内部谈判中的要价能力。但如果把握不好这类行为的“度”,很可能导致来自塔利班和美国的双重施压。加尼最终在3月10日签署法令释放5000名在押塔利班囚犯,或许就是在这种形势下的一种妥协。

更重要的是,除了“外患”,阿富汗政府“内忧”不断。2019年9月阿富汗大选,政府内部出现严重分裂,总统加尼和首席执政官阿卜杜拉均宣称自己在大选中获胜。根据加尼一方公布的数据,其支持率是50.4%,这受到阿卜杜拉一方的强烈质疑,直到现在,加尼政府的合法性仍未得到普遍承认。3月9日,甚至出现了加尼和阿卜杜拉各自在不同地点举行总统就职典礼的一幕。美国给阿富汗政府设计的总统与首席执政官“双头统治”的政治平衡越来越走向严重对立,这使得阿富汗政府在之后的内部和解进程中极有可能遭到分化。

美国与塔利班已经呈现出了一定的缓和趋势,双方也都表现出了愿意谈判和维持协议的态度,出于在撤军等问题上的意见总体一致以及在实现阿富汗内部和解上具有比较大的合作空间,美塔之间“达成交易”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同样,阿富汗内部各势力也会在分解后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利益联盟”,这都会使得美国对于维持喀布尔现政权的决心降低。

总之,阿富汗政局的改变恐怕已经在所难免。

如果从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算起,阿富汗的内战已经持续40年了。毫无疑问,和平是阿富汗人共同的心愿,也是国际社会的最大期待。阿富汗政治和解之所以如此艰难,既是大国干预造成的恶果,也有深刻的国内政治根源,这集中体现在要把阿富汗建设成一个怎样的国家这个问题上,各种难以调和的不同政见背后是不同教派、民族、部落之间长久的冲突和根深蒂固的偏见。如今,国际环境的改变给阿富汗人提供了一个对话和解的机遇,但阿富汗内部政治和解终归需要阿人自己主导和实现。

本文转自澎湃新闻3月11日文章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研究生

「研究分享」李茁:阿富汗政府释囚后,美国和阿国内各方势力博弈前景会更明朗吗?(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