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和你一起,看看凌晨四點的武漢”

凌晨四點,

是黑暗和黎明的交界

是逝去和新生的交界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武漢嗎?


有這樣一群普通人

他們通宵達旦

用自己的方式

默默守護著這座城市

他們說:“我們不睡,這座城就一定不會輸。”

是的,有光,就有希望。

凌晨四點的街燈

照亮了他們歸家的路

凌晨四點,一輛公交車疾馳在無人的街道,車上有一群特殊的乘客,他們精疲力盡,斜靠在冰冷的車窗上。

他們是一群白衣天使,剛結束完一天的戰“疫”,在長夜初白的時候才能回酒店有片刻的休息。

而這樣黑白顛倒的生活,他們已經持續一個月了。


“我想和你一起,看看凌晨四點的武漢”


“這段日子,我每天都會路過凌晨四點的武漢,但我從未有機會停留,好好看看它夜色中的溫柔,我把所有的溫暖和精力都給了那些在生死線上掙扎的病人。


我閉著眼聽著車裡輕微的鼾聲,很踏實。因為我知道這燈火通明的街道,終能照亮我們歸家的路。”


她的小確幸

是能看到凌晨四點武漢的天空

張言,上海援鄂醫療隊的一員。

2020年2月1日,她在抗疫第一線迎來了自己40歲的生日。

沒有家人的陪伴,沒有生日蛋糕,她說這個生日過得孤單卻不寂寞。

“我想和你一起,看看凌晨四點的武漢”

凌晨四點下班後,她收到老公發來的紅包:“還能買到蛋糕嗎?”,還有醫療隊群發來的 “賀電”。


張言感動地說:“收到了超級無敵多祝福,我覺得很幸福,親愛的們,保護好自己,爭取早日回家。”


“我想和你一起,看看凌晨四點的武漢”


在一線的每一天,張言愈發深刻體會到“負重前行”的意思:身穿厚重的隔離衣和防護服,戴著口罩、帽子、防護罩……和死神爭搶生命,為病人遞水餵飯,端屎倒尿……

由於班次原因,張言每天都是在落日餘暉中踏進病區大樓,又和隊友伴們踩著星光走出醫院大門返回駐地:


“我最想看凌晨四點武漢的天空,真的好美,這是我生活中的小確幸,看希望的光穿透黑暗。”


凌晨四點的武漢

充滿希望

凌晨四點,程天宏,一個普通的吊車司機。

他說:“在吊車上待了五天五夜,我也曾動搖過。”

大年三十在家吃團圓飯時他接到了一通電話,說火神山施工地那邊開弔車缺人。

妻子一直勸他別去,可程天宏卻說:身為武漢爺們兒,此刻怎麼能慫!

誰知這一去,五天五夜沒下車,累了就在車上打個盹。

超負荷的工作量讓他很崩潰,唯一的娛樂就是和工友吃檳榔喝紅牛。

有一天晚飯後,妻子給他打電話:“照顧好自己,別醫院建好了,自己住進去了。”

一向堅強的他,那一刻眼眶溼了。

面對疫情,誰不怕?

可有人甘願克服所有恐懼,只為給更多的人生的希望。

程天宏說:“看到病人有地方住就很有成就感,這麼多天的苦沒白吃。”


凌晨四點的武漢

900萬人的堅守


“我想和你一起,看看凌晨四點的武漢”


凌晨四點。

雷神山施工現場燈火通明,機器設備的轟鳴聲,奏出了這座城市靈魂的樂章;

“剛接到一個訂單,是給江蘇的醫療團隊配送的,我覺得自己倍兒牛,特別有成就感。”外賣員還在路上奔忙著;

電話鈴聲此起彼伏,瞭解情況、安排發車。急救中心的“生命通訊員”還在一刻不停地聯絡生命的紐帶;

酒店裡,服務員在為醫護人員居住的酒店消毒,後廚準備著醫護人員的早餐;

超市的工作時間從疫情爆發那天起就調整成了24小時,店主說:“怕那些晚歸的戰士捱餓,我這能給他們一口熱飯。”


勇敢的前線戰士,他們有著最堅強的後盾。

“我們就想給武漢點亮一盞燈,溫暖周圍一公里。”

這座城市正在努力恢復,

這座城市就要重新啟動它的播放鍵了。

它渴望被陽光再次照耀。

天要亮了,這應該就是黎明的曙光吧。

僅以此文獻給所有陪著武漢走完這段夜路的普通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