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快貸”助力復工 中小銀行迅速構建虛擬營業廳

一名湖北麻城農商銀行的客戶經理,打開電腦操作頁面即可進入虛擬營業廳。操作頁面一分為三:左屏是客戶信息展示,包含客戶的基本信息(姓名、手機號、客戶號)、工單號、業務類型(貸款展期)、業務編號、客戶所在位置等;中屏是客戶經理/櫃員與客戶的視頻窗口,支持音視頻雙錄、PPT展示、圖像投屏、文件簽署、轉接等功能;右屏是此業務類型項下(如貸款展期項目)的客戶觸屏簽名框。

一切準備就緒,系統會接入通過微信小程序呼入的用戶,用戶按步驟進行上傳證件、人臉識別、簽署合同、短信驗證等簡單操作;客戶經理則在上述操作界面裡依次完成客戶身份認證、意願審核、資料收集、盡職調查等全流程,最後雙方藉助電子合同、電子簽名、電子簽章服務平臺——“法大大”提供的電子簽章服務,簽署具有法律效力的電子合同。

這樣一套流程走下來,以往需要兩三天的貸款展期,現在只要30分鐘就能完成;客戶從提交貸款申請到成功獲得授信,最多隻需要半天時間。

麻城農商行的“無接觸”放貸,是根植縣域經濟、扶植三農的中小銀行,目前為破解疫情防控期間線下金融服務限制,助力復工復產、春耕備耕的各類創新的一個縮影。

事實上,不少中小銀行受困於科技基礎薄弱,在創新信貸產品研發和專項支持上的表現跟大行和股份行相比還是有較大差距,究其原因,線上信貸審批系統的缺位是主要因素之一。

日前,金融壹賬通聯合中小銀行互聯網金融聯盟調研了疫情防控期間銀行對中小企業融資扶持現狀。該調研顯示,八成以上的銀行均開闢了前端進件的專項綠色通道以及強化電子化進件方案,但後端審批系統明顯使用不足。中小銀行遠程認證技術瓶頸明顯,運用視頻連線、遠程認證等科技手段非現場核查、核籤方式開展小企業信貸業務的銀行只佔半數,仍有相當一部分(超過30%)展業人員仍通過線下登門核籤審批。

但一切都慢慢在向好的方面轉化。借力與科技機構的合作,“非接觸”快貸變得越來越可行。以湖北麻城農商銀行為例,其“虛擬營業廳”是基於騰訊雲實時音視頻、AI等技術的運用,將實時互動視頻場景與銀行業務系統進行有效整合,同時通過視頻雙錄、雙向傳輸加密等技術手段做到全程留證。

據瞭解,除了騰訊雲以外,度小滿、京東數科等科技平臺目前均致力於為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輸出解決方案,力圖將貸款面籤、理財風險評估、對公開戶、法人面籤等網點線下業務轉移至線上。

“京東數科主要是結合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業務辦理的雙錄過程,幫助金融機構在線實現對客戶的身份驗證與風險評估,現在已經在一些銀行落地了。”京東數科內部人士告訴上證報。

“截至目前,騰訊雲已經與約120家銀行等金融機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另外還有幾十家銀行的虛擬營業廳正在搭建。”騰訊雲相關負責人透露。據他粗略統計,目前已有建設銀行深圳分行、渤海銀行、中銀消費金融、中國銀行廣州分行、內蒙古伊金霍洛農商行等一批金融機構部署虛擬營業廳完畢,僅耗費短短兩天便已上線。

以“快贷”助力复工 中小银行迅速构建虚拟营业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