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資產風險來臨之時,什麼才是普通投資者的避險資產?

觀古今道理


最近的這幾次美國熔斷已經在透露著經濟的拐點。很顯然美國的經濟開始有所崩塌,大家可見的黃金,股票,白銀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場景。那什麼才是資產避險的最佳渠道?

其實很簡單,硬資產,硬資產這裡強調的是價值投資,也就是大家最常見的股票,很多人說股票七虧兩平一賺,那我就想告訴大家,一賺的那部分有一半是硬資產標的。

典型的硬資產都來自壽命長並長期技術穩定的固定資產,其實稍微有留意新聞的都知道李嘉誠早年已經重倉買入了英國的基建、電信、零售行業、電網、水務、管道燃氣、房產等領域,巴菲特的最大筆投資是BNSF貨運鐵路,佔巴菲特資產接近1/4, 種種跡象表明,所謂的商業大佬,不過是投資的硬資產比較獨到,他們用時間去證明硬資產的價值

那所謂的硬資產是什麼,簡單來說就是不受經濟週期影響,好比是百姓的衣食住行,大家再怎麼樣也要吃也要住吧。所以硬資產更貼近生活,也更能讓人產生依賴感。

所以我認為硬資產是可以算是避險資產一種,當然也要優選,就比方說房子是硬資產,但核心城市的房子肯定更值錢,升值空間更大,對吧,所以未來的投資方向一定是我們自己的股市,而且要選擇硬資產


仟壹一哥


你好!我認為還是現金為王。持有現金,在危機之時,雖然隨著物價的上漲,現金也會出現貶值,現金購買力在下降。但此時持有的是現金可以兌換自己所需求的商品。沒有現金,這個時候房子、股票、等同樣貶值還不好兌現。其次持有現金還有一個最大的優勢就是,有現金可以讓自己平安度過危機,等危機之後還可以利用現金進行投資!因為危機之後會出現大量的商機,比如可以用現金購買到便宜的房子;用現金可以購買便宜的股票;只要購買到這些便宜的東西,一旦危機後價格肯定會逐步上漲,從而可以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利潤,這也是在危機時持有現金的最大優勢。 這是我一點小的看法。



非常不錯678


如果不願意購買基金 不敢進入股市 那就購買國債吧

除非發生戰爭,政治風起雲湧,否者國債一定是安全的。

其實我想說的是 股市和基金也是不錯的選擇,以基金為例:現在開始把3年用不到的錢,分成七三開,7份定投銀行etf基金,3份定投新基建。

基金定投舉例說明:如果你的資產總共100萬 拿70萬出來 每月10號定投19000的銀行etf基金 連續不斷投資36個月;另外30萬別閒著,每月20號定投8300元的新基建,同樣連續定投36個月。 36個月以後,堅持持有 雷打不動。等到2026年3月份開始銀行和新基建 分5批賣出,賣出倉位一次是3分之1 3分之1 2分之1 2分之1 清倉。按照這個方法 如果你的資產不能翻6倍。6年以後,你來找我 ,我賠償你600萬。 哈哈哈.......哈哈哈..........

我是認真的 沒開玩笑!你也可以當成是玩笑吧。如果你真當成了玩笑 你就與財富擦肩而過了。


A鷹狼信


你好,很榮幸回答你的問題!

在您問題的邏輯上,我想首先要明確風險發生的原因和類型。

比如金融危機導致的風險,流動性危機導致的風險,公共突發事件導致的風險,其避險資產都不一定相同。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本次疫情,帶來的石油暴跌,股市暴跌,然而傳統的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並沒有起到充分的對沖作用。所以還是需要結合風險的種類才能確定避險資產的品種。

首先釐清楚兩個概念

避險資產在效用上一定是與風險資產呈局部或者完全對沖的資產。

• 風險資產是由於市場波動或信用違約或操作流程及外部事件導致收益和價值會發生波動的資產。

從大的避險資產的範疇進行彙總,黃金,美國國債,美元,日元,瑞士法郎等都具有避險資產的功能。因為以上資產的價格往往與市場的走勢負相關。

根本原因當然是資金的逐利機制。

梳理近期美國金融動盪的線索鏈作為例子來說明:

1、受疫情影響,國際產油區對石油供需平衡的預判被打破,石油暴跌。

2、美元兌產油國及大部分消費國匯率走高。美元升值。

3、疫情在歐美防控不力,疫情蔓延。美股暴跌。此時流動性風險開始發生。

4、歐洲,亞太等股市暴跌。此時流動性風險發生,全球金融危機風險升高。

5、美聯儲降息及量化寬鬆。美國國債價格上漲。

所以,從以上反應鏈條中我們可以看到,

• 當流動性風險發生時,最強的避險資產是強國的現金。其次是黃金,最後是強國債券,臨期債券流動性強於長期債券。

•當公共突發事件風險發生,最強的避險資產是強國的現金。其次是強國債券,債券久期關係不大,最後是黃金。

• 當金融危機風險升高時,最強避險資產是強國現金。其次是強國債券,近期債券優於長期,黃金由於存在通縮預期,其避險功能變弱。

最後總結就是,回到您問題的本身,普通人在資產面臨風險的時候,我認為最好持有的避險資產:

第一就是強國現金,第二是強國國債,第三才是黃金。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避險資產是以犧牲資產的正向收益,在擔任風險對沖的責任。如果脫離風險,避險資產的過度持有會導致投資者收益下降。

綜合來看,最好的避險策略我認為是:

  • 在上升週期,逐漸降低風險資產配比,加大避險資產比重。
  • 在下降週期裡,逐步消耗避險資產應對危機,直至風險化解。

朵朵話財經


避險資產不重要,關健是風險拐點的掌控,看了好多朋友的回答,有現金,黃金,等等,資產風險過去後,能怎樣,怎樣的,但是現在沒有發生資產風險嗎,資產風險是早期,中期,晚期呢,拐點在那裡呢,值有在手持現金,在資產風險的末期,購入任何資產都是不錯的選擇。就怕抄到半山腰,任何資產都會貶值的。


海納百川LY


國內普通投資者

1.合適的住宅房產,一二線城市成熟地段的二手房。當然,若當地一二手房價倒掛,一手房更高。

2.信託產品,固定收益類,7%附近。

3.滬深300指數。即使下跌,空間也很有限。

4.固定收益類的銀行理財產品。

歸根結底,能加槓桿入手合適的單價的二手房是最合適的。成熟地段,周邊交通生活配套成熟,二手房可租可售,成交量穩定。在各種資產風險來臨的時候,冷靜面對,這恰是反其道入手投資正當時!

祝投資順利!


西灣xiwan


現金為王,未來大把資產打折,目前國際金融資產包括黃金,白銀大幅下跌,股市很多打了五折,未來不確定性因素很多,反彈不是底,觸底不反彈,真正觸底到來會橫盤震盪,只要手中有現金,不怕沒有機會,就怕真正到底的時候,手中已經沒有現金了,這是歷史性的大跌機會,好好把握。


鑫鑫評說


流動性最高的資產才最能避險。當然是現金。石油跌,黃金跌,債券收益率低,股票跌,在經濟危機裡,沒有絕對意義上的避險資產。

手握現金,保持流動性,縮小資產負債表。在未來合適的時機抄底。


帥帥的小毛童鞋


投資一定的房產可以保值與增值,多餘房子可出租收取租金,今後房子可以用來居住與家中辦公炒股等,特別是近期隔離少出門多在家防病毒,所以家的重要與房子的必須和安全。


雙彩股十一


基金定投 一線城市核心地段房子 黃金 輕資產企業 自己的大腦 哈哈 有腦子哪裡都是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