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人物——林園

資本人物——林園

90年代懷揣著8千入市到如今身家幾十億,買的股票從來沒有虧過,這就是被人們譽為“民間股神”的林園。

在中國的資本大海中,林園沒有虧損過一分錢;當很多人靠賭博和投機妄想一夜暴富時,林園卻靠著會算賬的精明大腦穩穩地、大把大把地賺錢。法國路透社、英國金融時報、中國中央電視臺……數不清的媒體都對林園進行了大篇幅報道。林園說話很直,說起話來激情洋溢,以至於很多人都覺得他是個騙子,但是理解他的投資邏輯的人都會深深地被他折服,他的私募基金沒有一隻是虧損的。

林園曾經聊到過關於他的司機和保姆的事情,當時有司機和保姆每月都領著固定工資,但是林園告訴他們除了生活必須的錢,其他都跟著他買股票,結果後來司機和保姆都成了讓人羨慕的大富豪。

林園認為判斷一家公司能否為股東賺錢,就要看這家公司的賺錢總量是多少(絕對利潤額)。其次,毛利率一定要高。林園說,他投資時毛利率在18%以下的公司他是不考慮的,當然如果能發現一家毛利率在80%-90%的公司那就更好了。第三,應當注重一家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而言林園通常考慮的是每股盈利起碼要3-4毛錢的公司。此外,PE(本益比)動態值和毛利率的變化也是林園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因為林園認為,他投資的企業毛利率一定要穩定或者趨升,否則他一定不會投資這家企業。從表象上看,'小投入、大產出'的公司才是賺錢機器,而不是靠增加投資才能產出盈利的。"林園說:"做其他實業也是一樣,誰都希望通過投資100萬去賺取1個億,而不是1個億的盈利是靠兩個億的投入獲得的。也就是'投資一定,產出無限大。"跟吃喝玩樂有關的東西是林園經常愛聊的,這些不僅是人離不開的東西,還是傳統文化的傳承,中國人永遠也戒不掉吃五花肉和喝好酒。這個思維跟彼得林奇的投資邏輯很相似,大牛股往往就在生活中,所以彼得林奇也經常問自己的孩子什麼愛吃什麼牌子的零食,然後就神奇地抓住了大牛股。

資本人物——林園

選擇喝酒吃藥是林園的一個突出的特點,他在03年以前就開始以20幾元的成本建倉貴州茅臺的股票,個人在各種場合訪談的時候也非常喜歡聊茅臺的投資,而茅臺至今已經創造了上百倍的收益。創造了在股民中流傳甚廣的"林園神話"。除了酒業他還做起了自己老本行相關行業股票——醫藥股。記得有次林園在演講中高調宣稱很多人都得糖尿病、高血壓、腫瘤這些疾病,這些疾病的患者需要長期吃藥,在某些意義上來說跟“五花肉”的邏輯類似,所以要選就選這類股票。此言論一出遭到了很多人的抨擊,認為這個人品德有問題。其實我更認為林園只是太真性情了,想到什麼說什麼,但是其內在的邏輯值得我們借鑑。

中國是人口大國,從年齡分佈來看中老年人口比重佔比偏高,在未來的三十年裡大健康產業毫無疑問是未來的機會所在。在各個國家的股票市場中,醫藥生物類的企業是大牛股的發源地,回顧中國幾十年的股票歷史就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醫藥股都跑出了完美的價格增長曲線。中老年人當中根據疾病譜排前三的就是高血壓、糖尿病、腫瘤。這幾大類的疾病眾所周知需要長期服用藥物控制,否則會帶來很嚴重的併發症,是一種被動依賴。所以在這個邏輯上,林園的分析是非常有價值的。林園在十幾年前就佈局了雲南白藥、片仔癀等中藥大牛股,還有上面提到的相關股票,獲得了長期超額回報,他的基金目前也都越來越集中於醫藥股。回頭看看恆瑞醫藥、華東醫藥等股票任何時候買都不會被套。可惜剛開始接觸股市的時候不敢買入估值高的企業,現在回過頭想想本質上還是對這個邏輯理解不透徹。

資本人物——林園

每次股市大跌,他都表現出了與常人不同的淡定自若,他說他已經不再看盤,每天更多的時間用來睡覺。他現在做的就是"相信自己,堅定滿倉持有"。最近股市大跌對於他來說也許就是久經沙場之後的一次微不足道的小漣漪吧。我想不僅對於他來說是這樣,對於價值投資者來說都是這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