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餐飲微調查 扛過去,活下來 等花開疫散,願“剩者為王”(1)

廣州餐飲微調查 扛過去,活下來 等花開疫散,願“剩者為王”(1)

撚手食堂目前三家門店均已開放堂食和外賣,3月中旬這一週市場略有回溫,外賣與堂食經營佔比為一半一半,日均營業額是正常情況下的35%左右,較3月初的30%小有上升。

時間進入3月,復工復產的腳步逐漸加快,餐飲門店也開始逐步恢復開放堂食,然而開與不開,同樣是個問題。每一家餐飲企業都必須面對即便開業也人氣不足、食客消費慾望不足、市場信心不足的現狀,要面對當下共同的“時艱”。

■新快報記者 陳斌/文

(受訪者供圖)

A

庚子鼠年春,不止有點“冷”

2020年3月16日,全國餐飲商戶收銀系統大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到現在,預計餐飲市場損失8099.47億元……

從3月份開始,廣州越來越多餐廳開始有序逐步恢復開放堂食,記者隨機採訪部分餐廳發現,無論是單體店還是連鎖經營品牌或餐飲集團,目前的日均營業額均只恢復到正常時期的三成左右。

廣州耀華飲食集團品牌策劃總監馬德均告訴記者,耀華集團3月份除商廈裡的餐廳暫未恢復營業外,集團旗下品牌的其它店面基本都開始營業,大部分店面同時開放堂食和外賣,但每天堂食的營業額大約只有正常時的三分一左右,“比2月份好了,但外賣佔比也沒有特別上升,與過年前的正常運營相仿,大概佔店內營業額的5%-8%。”

即便開放堂食,從保障食客用餐安全的角度出發,餐廳要保留間隔用餐位,即,一家有2000個餐位的門店,現在只能坐六七百個餐位,實際收入比正常運營大打折扣,這也是大部分日均營業額僅恢復三成的原因之一。

位於東山口東山錦軒的牛B潮牛火鍋店老闆阿琦,這兩個月的日常是每天霸屏刷朋友圈為自家牛肉打Call帶貨,“餐廳目前的營業狀況是基本沒生意,靠微商外賣模式有一點微薄收入,杯水車薪。堂食3月份開了,但跟沒開也沒什麼區別,我們是商場店,商場基本封閉,怎麼有人來?現狀是堂食約10%,外賣佔90%,但日常營業額與正常情況比差了七八成,現金流沒了,貨款、貸款、租金,再來一個月,就基本倒閉了。”

這其實也可以看作是餐飲企業的一個“縮影”,現金流、資金鍊斷,就是最根本的問題,能不能應對過這段時間不好說,“應對不過去,就只能關店另謀出路。”阿琦說。

目前三家門店均已開放堂食和外賣的撚手食堂負責人陳大口告訴記者,3月16日這一週,餐飲市場的狀況略有回溫,以他的店為例,外賣與堂食的營業額佔比基本上是五五開,日均營業額恢復到正常情況的35%左右,而在3月初時這一數據約為30%,小升5個點。

位於太古倉3號倉的The One浪漫碼頭西餐廳已恢復營業,堂食和外賣都開,但目前綜合經營狀況是正常時四成左右,其中外賣佔比約10%。

惠食佳相關負責人盧生也表示,惠食佳目前同樣開堂食及外賣,營業額與正常情況下相差八成以上。

呷哺呷哺廣州高德置地春餐廳在2月24日通過相關報備和驗收手續,成為首批恢復堂食和茶飲外送的餐廳之一,目前只開放茶飲外送,鍋物料理的外送計劃預計在4月初推出,餐廳整體營業額同樣為正常情況的20%-30%。

也並不是所有餐廳都選擇堂食+外賣結合的方式恢復經營,珠江新城華軒美爵酒店五樓的粵菜餐廳花城苑基哥就明確表示,只做堂食不做外賣,餐廳營業狀態不好,不過近期略有好轉,從疫情開始時僅有正常情況下的一成營收逐漸恢復到三成。

農林下路廣百百貨8樓的喜客喜宴專門店負責人黎小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餐廳營業狀況非常差,3月份雖然堂食開了,但與正常情況比,每天的營業額同比相差95%以上,今年1月份到3月份原本已經預訂的宴會訂單全部被迫取消,2月份更是幾乎等同於一分錢收入沒有,即便這樣,他們也依然沒有選擇開放外賣。“最大問題是資金,日常營業額根本不夠每天的支出,開與不開都是虧,尤其2月份這一個月缺口太大,如果政府沒出臺一些有效措施,估計我們也很難支撐,如果支持不了就只能選擇結業。”她說。

在記者的採訪中,唯獨茶飲企業奈雪的茶是相較於同期有增長的,至3月9日奈雪全國門店90%基本已恢復營業,部分門店營業額恢復到七成左右,通過奈雪點單小程序和第三方外賣平臺,訂單總量還較疫情前增加了1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