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多家餐廳上線“分餐”模式 少了熱鬧卻多了安全


西安多家餐廳上線“分餐”模式 少了熱鬧卻多了安全

  一人一個小隔檔,麵館被分成多個小空間,食客各吃各的,沒有交流,這是近日記者在西安市雁翔路一家麵館看到的一幕。

  疫情之下,西安多家餐廳主動實施分餐制。專家表示,分餐制可極大降低疾病的傳播率。西安飯店與餐飲行業協會也呼籲,積極推行分餐制,提供廚師分餐、服務員分餐和就餐者自行分餐等不同分餐模式,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3月14日,北京市商務局發佈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3.0版,要求就餐人員不得面對面就餐;內部食堂應採用分時段錯峰就餐等服務方式;餐飲服務單位要全面推行公筷公勺;餐桌間隔要在1米以上,固定桌椅要標識出非就餐座位等。那麼,西安的分餐制情況如何呢?

  ■西安分餐制啥樣的?

  一人一個餐位

  “感覺這樣的就餐環境很安全”

  近日,西安雁翔路上的一家麵館開啟堂食了。

  記者在現場看到,工作人員對前來就餐的顧客進行一碼通驗證和體溫檢測,通過檢測的顧客可進店就餐。原本熙熙攘攘的大廳內也被改造了,食客們正在一個個寫著“品享美味,安全防護你我他”宣傳語的隔檔內就餐。

  “疫情以來第一次在外面吃飯,本來還有點擔心,但看到這家麵館一人一間隔檔,食客們保持距離,互相沒交流,覺得挺安全的。”顧客張先生說。

  該面館總經理劉強介紹說,復工後他們對餐廳進行了改造,對一樓餐桌進行了分隔,共隔出約80個餐位,保障大家就餐時一人一個餐位,而且堂食也只能使用一次性打包盒和一次性筷子,還向購買牛肉餅的顧客提供一次性手套,建議大家多打包、多帶走,儘量減少人員聚集。

  記者走訪中發現,西安不少可以提供堂食的餐廳都開始有了分餐制的措施。在城南一家泡饃館,一張桌子只能坐一名顧客,盛放泡饃的餐盒、餐具都是一次性的。

  復工的企業內部食堂就餐又是什麼樣子呢?中糧可口可樂陝西廠是經開區疫情防控指揮部批准的第一批覆工企業之一。近日來,每到開飯時間,員工們就會陸續來到餐廳門口排隊,工作人員提醒大家間隔一米距離,依次測量體溫、登記後進入餐廳打飯。餐廳裡每張餐桌被白板隔成一個個小空間,分開就餐的員工們表示,在這樣的環境下就餐,感覺“很安全”。

  ■為啥要推廣分餐制?

  能使疾病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至17%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西安營養學會理事張旭呼籲提倡分餐制,因為這樣可以極大地降低疾病的傳播率。

  張旭說,2003年非典時期,中國飯店協會制定了《餐飲業分餐制設施條件與服務規範》,提出餐飲企業營業面積超過300平方米、同時接待100人以上筵席的,必須嚴格實行分餐制;小於300平方米的餐飲企業應積極採用分餐制。一般筵席(包括婚宴、旅遊團餐、零點等),實行一菜一公筷公勺和一人一骨盤的用餐方式。所有食品必須在保證衛生的條件下采購、驗收、儲存、製作和出售,所有設備必須按規定消毒。但隨著非典疫情的結束,公眾對於公筷、分餐的熱度又漸漸減退。

  自此次新冠肺炎發生至今,全國各地發生了多起家庭聚集或外出聚餐性病例。2020年3月5日,中國飯店協會再次發佈“中國飯店協會倡議:使用公勺公筷雙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倡議書,各省市也相繼出臺各類用餐標準及措施,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又成為全國倡導的飲食風尚。

  張旭介紹說,從科學角度來看,合餐非常容易導致疾病傳染,像乙肝、幽門螺桿菌、流感等,都可能通過唾液傳播,只要就餐者中有人患此類疾病,其他就餐者就有很大的感染風險。通過分餐制可以極大降低疾病的傳播率,有數據表明,實行分餐制能使疾病的感染率由合餐制的42%降為17%。

  ■西安主管部門咋規定?

  目前沒有強制性文件

  但提倡推廣分餐模式

  記者從西安市商務局獲悉,目前該局對於分餐制並沒有強制性文件,但根據西安市商務局《西安市餐飲服務業新型冠狀肺炎防控技術指南》的要求,西安市餐飲與飯店協會發布《西安市飯店餐飲業疫情防控期間安全有序恢復餐飲(堂食)營業指南》中也明確提倡推廣分餐模式。

  西安市餐飲與飯店協會會長宋凱華在接受華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人喜歡圍桌,喜歡熱鬧,但面對當下的疫情,還是呼籲大家從我做起,主動接受分餐制,也呼籲有條件的餐飲企業主動執行分餐制,讓顧客安全用餐。

  《西安市飯店餐飲業疫情防控期間安全有序恢復餐飲(堂食)營業指南》要求:

  ■各餐飲經營單位要在醒目位置公示本單位防控措施和顧客用餐須知,在入口處、收銀臺等處設置1米間隔線,明確專人引導客流。

  ■入場人員必須通過西安市“一碼通”綠碼驗證並佩戴口罩、經體溫檢測合格後方可進入餐飲場所。

  ■大廳餐桌實際使用數量不超過平時的50%,就餐間距不小於1米。方桌同排座位隔位就坐,對面錯位相坐;圓桌顧客隔位就坐,每個包間只開一桌。每桌就餐人數不超過額定座位數的50%。具備條件的火鍋店可實行“一人一鍋”。

  ■晚10點之後夜宵暫不開放。

  ■禁止舉辦大規模群體性聚餐活動。

  ■倡導顧客進店文明就餐。除就餐外應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合理間距,不喧譁、不打牌、不吸菸、不近身敬酒等,自覺接受服務人員勸導。

  ■推廣分餐模式。響應“推廣公筷公勺、倡導文明餐飲”倡議,積極推行分餐制,提供廚師分餐、服務員分餐和就餐者自行分餐等不同分餐模式,主動提供公筷公勺。

  ■推行“電子點餐+電子支付”模式。登記結賬顧客信息,現金支付必須實名登記,完善全程追溯閉環管理。

  >>新聞鏈接

  公勺公筷咋製作咋擺放?

  江蘇泰州出爐全國首個標準

  近日,江蘇泰州市正式發佈《公勺公筷使用規範》地方標準,規範不同就餐場所公勺公筷的使用標準,推動文明就餐。這也是全國首個公勺公筷的使用標準。

  公勺材質應符合GB4806.1要求,顏色宜為白色或類白色,且明顯不同於自用勺,勺柄處印(燙)“公勺”字樣。公筷材質應符合GB4806.1要求,顏色宜為紅色或類白色,且明顯不同於自用筷,長度比自用筷長3、4釐米,公筷粗端印(燙)“公筷”字樣。

  各類餐飲服務單位、農村集體聚餐和家庭用餐應配置符合要求、數量充裕的公勺公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