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巧生:“制爐是融入骨子裡的愛好” 這些作品你一定沒見過

中國古代香爐多為官宦之家使用,紋飾栩栩如生,精雕細琢,彰顯古代身份地位。近代香爐使用大多於影視劇中較為常見,古裝劇中上至皇后,下至後宮妃嬪,五一不對香爐有著強烈的喜愛。

《甄嬛傳》中華妃娘娘就曾對香爐大為讚賞,而香爐是宮廷生活必備器具之一。現今,香爐作為傳統器具傳承的並不多見,想要求得一款製作上乘,名家大作的香爐並不容易。

陳巧生:“制爐是融入骨子裡的愛好” 這些作品你一定沒見過

《甄嬛傳》華妃片段

相較於機械製作,純手工匠人制造,更受爐友的喜愛。說到香爐大家,不得不提陳巧生。

陳巧生:古有宣德爐,今有巧生爐

陳巧生出生於江蘇,字彥岐,號香山居士。祖上便是銅爐釋迦,自清朝起便從事銅爐製作,而陳巧生是第3代傳人。相較於現今制爐技術,陳巧生更注重傳統工藝的傳承。再經過查閱古籍、博物館及上百次試驗之後,終於復原明代宣德爐製造技藝,完成制爐工序,將巧生爐發揚光大。

陳巧生採用傳統失蠟法,進一步完善發展銅爐開模、鍊銅、鑄造、皮殼製造等幾十道工序。所以巧生爐其造型典雅、工藝精湛、皮色潤和,寶光內斂,古色古香,充滿靈氣與清明時代宣德爐有別無二致。

開年至今,受到疫情影響,隔離在家,不免無聊。但是爐友一定不會感到無趣,就像陳巧生老師作為一代銅爐大家,也是閒暇賞爐,美不勝收。

陳巧生:“制爐是融入骨子裡的愛好” 這些作品你一定沒見過

陳巧生微博截圖

陳巧生先生40年以來,伴隨著青春年少,一步步感受歲月的變遷同時感慨古老手藝的缺失。陳巧生表示:"對我來說,制爐是融入骨子裡的愛好。”美好的事物並不是一蹴而就,正如陳巧生所說,“每款香爐都傾注了深厚的情感,對自然的敬畏,對使用者收藏者信賴。”

陳巧生銅爐賞析

陳巧生:“制爐是融入骨子裡的愛好” 這些作品你一定沒見過

帶座螭龍耳燻爐(慄殼色)

陳巧生制老式帶座螭龍耳燻爐。蚰龍耳爐,亦“素風”之爐也,其雙耳,實為“龍之形簡也”,其淡定高潔,光素清雅之風範,歷來為皇室貴胄,為人雅士,各色人等所好,以致傳世頗多,廣為適用。宣德皇帝極為喜愛,將它放在御書房內,稱它“款識大雅,為諸爐之冠。”


此款蚰龍耳爐爐口微束,腹扁垂弧,兩副蚰龍爐耳形象生動,垂於爐腹之上。爐蓋鑄“龍吐水”鈕,寓意財源廣進;爐蓋鏤雕龍紋,活潑生動,吉祥尊貴。馬蹄爐足上浮雕浪花紋,寓意福山壽海,底款落“陳巧生制”。


此爐銅質精純細膩,整體造型洗練,圓渾端莊,其形厚重,分量沉重墜手。品位高、銅質純,為蚰耳爐之大器者。此爐為宣德經典器形,器樣簡潔明瞭,爐身線條剛強、柔美、流暢。久觀不厭,工藝傳統,材質精煉,皮殼古樸味十足。此款蚰龍耳爐既穩重古樸又靈韻十足,得者無不歡喜。

陳巧生:“制爐是融入骨子裡的愛好” 這些作品你一定沒見過

朝天吼燻爐 [ 編號:81258 ]


陳巧生:“制爐是融入骨子裡的愛好” 這些作品你一定沒見過

經典衝耳爐 口徑13.5cm

衝耳爐又稱朝天耳爐,仿自宋代官窯成品,型取三足鼎樣式。衝耳爐,寓意敬天法祖,所以任何神佛廟堂、書齋廳堂,凡表虔心敬仰,均可擺放。此衝耳爐雙耳適中,口沿平滑,微微束頸,爐身扁腹;下乘乳足,線條優美流暢,一氣呵成。皮色古韻淳樸,沉穩厚重,精銅鑄造,簡潔的造型而不會失之單調乏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