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VS合肥,十年相争相伴,展现各自精彩让人赞叹!

2020年,似乎一切都显得比以往要来的迟缓一点,包括各大城市之间的GDP竞争;

论中国城市gdp排行榜中竞争最激烈的区域,无疑是万亿俱乐部附近的几大城市;包括合肥、泉州、济南、福州、西安、东莞、南通等,今天我们来简单聊聊合福高铁两端的端点城市,合肥与福州,一方面,因为小编目前生活的城市是合肥,另一方面小编曾经因工作需要在福建驻点两年多,福州那也是经常跑路,所以有一些自己的了解和感受,所表达的一切皆为个人真实感受,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两地朋友谅解和批评补充;


福州VS合肥,十年相争相伴,展现各自精彩让人赞叹!


福州VS合肥,十年相争相伴,展现各自精彩让人赞叹!


一、GDP

通常我们对比两城,都会先从gdp说起,

总量上来说:两城在国内都属于赶超者,近十年的gdp总量对比如下:

合肥福州10年gdp总量对比

可见,就两城而言,合肥属于追赶者,2014年gdp总值超过福州,直到2018年,还是略胜福州。

此领域来说合肥福州在伯仲之间,合肥总人口在820万左右,福州800万不到,所以人均gdp福州要略高于福州;

对于未来两城的gdp展望上,安徽吃了前几年均衡发展导致无核心城市之苦,一心做大合肥,加上国家科学中心加持,前景很好,2019年全国名次21位,未来估测段位在15左右;福州而言,福建均衡度较高,多中心化发展,其实喜忧参半,但是苦于福建于沿海区域却无核心大城的困境,福建也在有意做大福州,福州前景也很明朗,能发展到何程度,主要看福建省对于做大福州的决心有多大。未来段位估测16前后;

二、交通条件

合肥:处江淮之间,过去普铁时代处于劣势,但是高铁新贵,未来时钟型高铁,福州处于沿海末端,铁路运输劣于合肥,但水路和航空运输福州优于合肥(合肥机场距离南京,上海等太近);平分秋色;

三;地理位置

合肥处江淮之间,安徽地理中心,属于平原区域,现融入长三角,长三角西大门,江淮运河一单建成,合肥即将成为江淮航运中心,真是千年未遇支大格局;福州沿海之城,有天然的航运优势;但苦于并未开发出省内的中心港口,区位优势还未发挥出来;合肥略胜;

四、民富条件

合肥起点较低,民富相对较差;福建藏富于民,闽商遍布世界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永辉超市、兴业银行等,整体要高于合肥;

五、科技与高教

合肥有中科大世界级高校,还有合工大与安大国内知名高校,福州主要有福州大学与福州农林等,高校领域合肥胜势明显;科技领域合肥依托科大与中科院,优势也较为明显,故此领域合肥优势较大。

六、医疗领域

同作为省会,合肥有两家医院入选百强,且有中科大附一院坐镇,未来可能跻身前十的存在。福州的整体医疗水平要低于合肥,区域内医疗资源要合肥更丰富,此块福州稍逊合肥。

七、城建

城市规模来说,合肥建成区近500,福州大概300左右,所以合肥远大于福州;公路建设,合肥高架建设优于福州,福州虽有二三环高架,但室内快速路太少,比国内很多地方都差(出差的苦),所以公里建设合肥优于福州;地铁建设,合肥略快于福州,基于人口规模和城市规模的地铁规划,合肥要略优于福州;因合肥主要建设重点在新城,所以合肥老城区建设要差福州老城很多,福州老城区高楼林立,五四路非常气派,合肥老城的长江路我都看不下去,新城建设,合肥胜于福州,合肥政务区与福州闽江区域伯仲之间,但合肥多一个滨湖新区,目前建设不比政务区差;所以总体城建合肥优于福州;

八;自然环境

合肥市国家第一批园林城市,城内公园颇多,先有面向巢湖,四季分明,非常宜居

福州三面环山,城内闽江穿过,自然环境优越,森林覆盖国内领先,空气质量常优,主要短板是夏天闷热(外地人有点受不了),综合来看,环境质量福州略胜;

九;产业前景

福州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非常发达;以永辉超市为例,在安徽的布局也很广泛;还有福耀等高端制造龙头;现以长乐打造滨海产业新城,未来福州的产业会更上一层楼;

合肥主要产业为汽车、家电制造,近几年发力屏幕、人工智能、存储、产业整体更高端,未来前景更好,依托中科大有科技和人才优势;

总体来说,福州民间资本更胜,民间产业氛围更好,合肥产业结构和层次更高,前景更好;

十、发展建议

福州;

1、城市框架拉大;发展滨海新区同时打造城市新中心,个人觉得在三江口比较合适,让福州走出老城的阻碍;

2、加大与泉州厦门的产业合作,抱团发展;另一方面,福建要继续提高福州的全省首位度,让海西有一座真正的有话语权的大城;

3、发展新兴的高端制造业;

合肥;

1、加大省会首位度,让流失江浙沪的人才回流,这个至关重要;并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兄弟城市发展,打通合六,合巢、合淮、合庐轨道线;

2、加快合肥滨湖科学城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将是未来安徽新门面;

3、继续以工业立市为理念,发挥科技人才优势;坚定不移30年;

最后,希望福州和合肥能够在新一轮的城市排位中竞争中都取得好的成绩,错过了当前中国的高速发展期,机会未来可能难再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