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種出”幸福來

時下正是春耕大忙時節,民勤縣蔡旗鎮溫室綠色蔬菜也迎來了上市高峰期。

排列整齊的日光溫室在陽光下泛著銀光。棚內小乳瓜、西葫蘆、辣椒碩果累累、鮮嫩無比;西紅柿晶瑩紅潤、光澤飽滿。村民們忙著掐秧、採收;在各蔬菜收購點上,工人們正忙著包裝、搬運、過秤、裝車,一派豐收的景象。

民勤縣農盛泰瓜菜產銷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生祥告訴記者,近期每天能採收六、七噸蔬菜,主要以辣椒、小乳瓜為主,重點發往銀川、西寧一帶。

高廟村的王德新種植大棚已經十多年了,經驗豐富,技術成熟,收入更是逐年攀升。這些天他一邊在溫室裡忙著採摘銷售,一邊在拱棚裡平整土地,在盡享豐收喜悅的同時幹勁十足地播種希望。“我是我們村最早種棚的一批農戶,現有3座溫棚,1座拱棚,效益都好著呢,最好的時候收入在15萬元左右。今年打算再種兩棚人參果,引進些新品種,好好學習、好好管理,讓收入年年攀升。”王德新笑得合不攏嘴。

看到溫室大棚讓群眾增收,村黨支部書記靳生武心裡樂開了花。他每天都要挨棚逐戶瞭解蔬菜的長勢,詢問銷售管理情況,做到心中有數。“高廟村有日光溫室375座,主要種植小乳瓜、西紅柿、辣椒、西葫蘆等。去年溫室收入1100萬元左右,棚均收入3萬元以上,僅溫室收入占人均收入的75%以上。”靳生武說,目前日光溫室已成為全村群眾增收的支柱產業,今年村上計劃繼續調整種植結構,積極引進新品種、新技術,拓寬群眾持續增收的新渠道。

近年來,蔡旗鎮把發展綠色有機高效農業作為幫助農民增收致富的穩定渠道,重點發展、強勢推進,按照不同作物品種結構和市場消費需求,充分利用“時間差”、“季節差”、“空間差”和“品種結構差”,確定高產高效栽培模式,建立完善技術規程,根據市場需求指導農戶合理選擇栽培作物,科學安排種植茬口和上市時間,實現區域優勢互補和整體效益最大化。

目前,蔡旗鎮日光溫室面積累計達3207畝,年實現經濟效益達2290萬元。為做強做大品牌農業,蔡旗鎮在著力推進規模化經營和標準化生產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民清源”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引領和支撐作用,通過精細策劃、整合營銷、規範管理等舉措,帶動各類新型主體參與。小乳瓜、西葫蘆、辣椒等一大批蔬菜品牌越擦越亮,農業品牌化發展步伐鏗鏘有力。

本報全媒體記者姜新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