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戰“疫”談生命:廣東開放大學黨委書記的“雲端”大課不一般

新快報訊 記者陳煥釗 通訊員宋波報道 近日,廣東開放大學(廣東理工職業學院)黨委書記羅海鷗通過遠程視頻直播方式,向身處省內外的近1.4萬名師生講授“開學第一課”即“思政第一課”,聚焦這場艱難的戰“疫”,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生命教育。

透过战“疫”谈生命: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的“云端”大课不一般

羅海鷗根據自己對這場戰“疫”的觀察、思考和多年來的讀書、感悟,從生命的堅守開篇,向生命的開拓、生命的奉獻延伸,層層演繹、逐次遞進,向師生傳遞生命的本質以及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催人奮進的詩歌和名家名言,感人至深的典故案例,富有教育意義的音視頻,艱難戰“疫”中湧現出的可歌可泣事蹟,充滿哲思的生命追問……他把這些內容融進課堂,感人肺腑、催人警醒,讓師生沉浸在深思之中,久久難以忘懷。

生命的三部曲

這次艱難戰“疫”中的最美“逆行者”和先進人物身上體現出生命的堅守、生命的開拓和生命的奉獻。這三者是一體的,不可分割的,它們構成了生命的三部曲,體現了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生命的堅守,要敬畏自然,天人合一;要敬畏生命,珍愛生命;要尊重他者,守望相助。“總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總有一種淚水擦亮我們的眼睛、喚醒我們的靈魂。”生命的意義,不僅在於堅守,更在於開拓。羅海鷗認為“人的生命,正是在不斷進取、不斷探索、不斷自我挑戰中得到開拓,從而變得深沉而遼闊、厚實而雋永。”從鍾南山、李蘭娟等“最美逆行者”身上可知,人生的價值在於創造與發現,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樂。對教師而言,要履職盡責,勤教力學,立德樹人;對大學生而言,則要懷抱理想,讀書學習,完善人格,掌握本領,將來更好地服務祖國和人民。

透过战“疫”谈生命: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的“云端”大课不一般

生命的四個維度

多難興邦。羅海鷗指出,苦難是個好老師,苦難會讓中華民族更加堅強地奮起。艱難的戰“疫”,許許多多的“逆行者”,讓我們看到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的力量,看到了“民族的筋骨和脊樑”,讓我們呼吸了英雄的氣息,感受到了百姓的“民魂”,受到了一場深刻的生命教育和愛黨愛國教育。經過這場艱難戰“疫”,大家的生命應有所覺醒、有所提升。由此將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和時代責任。羅海鷗要求同學們不斷拓展自己生命的四個維度,豐富生命的內涵,提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一是生命是有溫度的,會有高低起伏、順境逆境,要懂得用時間去療傷,要學會用哲學、用人文藝術、用時代精神去慰藉和滋養。唯有珍惜當下,方能放飛未來;二是生命是有寬度的,只有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提升生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才能更好地實現生命的價值、體現人生的意義;三是生命是有深度的,需要放下自我與得失的糾結,遵從內心的呼喚,舍小我成就大我,在創新與奉獻正能量中成為最美逆行者;四是生命是有長度的,生命既美妙又脆弱,要愛惜生命,保護生命,珍惜身心健康,加強體育鍛煉,爭取健康快樂地為祖國工作四十年甚至五十年。

透过战“疫”谈生命: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的“云端”大课不一般

提升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我們為什麼要上大學?為什麼要讀書學習?”讀書學習,是大學生的天職,是雷打不動的第一要務。讀書學習,可以使一個人在本質上成為一個優於昨天、超越自我的人,成為有獨立思考和過硬本領的人。讀書學習,是一種責任,不僅為自己、為家人、為他人,更是為國家、為民族、為人類。“生命的寶貴和意義在於其具有獨特的價值和不可替代的貢獻。羅海鷗要求同學們向鍾南山、李蘭娟院士等先進人物學習,將來像他們那樣,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做人講誠信,做事有本領。

羅海鷗深情朗誦了舒婷的詩作《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與大家共同感受詩人對祖國深沉且真摯的熱愛之情,並向同學們提出四點希望:一是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珍惜時光,堅守生命,用愛心與知識塗亮生命的底色;三是牢記使命,開拓生命,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新時代大學生;四是為國為民,奉獻生命,讓中華民族在你們身上實現偉大復興。“像舒婷的詩中說的那樣,養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祖國,最終將從同學們的身上實現偉大復興,取得她應有的富饒、榮光、自由和美麗。”羅海鷗既飽含感情又激人奮進的話語,久久地在同學們耳邊迴響……

透过战“疫”谈生命:广东开放大学党委书记的“云端”大课不一般

這堂“雲端”大課引發了廣大師生和社會各界人士思想情感的強烈共鳴。廣東省社科聯原主席田豐高度評價了這堂課的創新性:“羅書記的演講不僅政治站位高,而且富於哲理,對生命的價值和使命從生態倫理、人本情懷等多維度進行深刻而生動地闡釋,一眾學子必定受益匪淺,這是結合抗疫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生命觀、歷史觀武裝大學生的鮮活成功的案例”。中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鍾明華教授忍不住豎起大拇指:“欣賞了羅書記的演講,深受震撼和感動!豪情與溫柔、詩意與哲理、主題與故事、視野與敘述……充分表達他的生命體驗,展現了他博大、深沉的生命形態,更體現了他的性情、才華和人格境界”。曾與羅書記共事過的臺灣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吳武典從育人角度對課程的積極意義大加讚賞:“在疫情未息、人心沉閉的非常時期,讀了羅書記的演講稿,甚是感動!演講從四個生命層面作深度分析,引古論今,並舉真實的典範故事勉勵大家,情真意切,振奮人心,堪稱經典,值得廣為流傳和分享!”南海開放大學校長張敏滿是敬意:“羅書記的第一課,政治站位高,敘事真實感人,脈絡清楚,層次分明,邏輯完整。特別是生命教育,他引經據典,博古論今,感情真摯,心懷博大!這是不可多得的高水平演講,我受教良多,真的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學校教授陳東英總結了這堂課的亮點:“這是一堂愛國主義教育大課、生命教育大課、優秀傳統文化大課,讓每個人重新審視自己的初心與使命,領悟自己的人生價值與意義,同時,喚醒人性的良知與美好。這堂課善於在‘平凡之處’挖掘不平凡的價值;善於在‘普通人’中發現不普通的生命意義;善於在‘小人物’中發現真正的‘大我’。”經濟管理學院物流管理專業學生陳利意聽課後對自己在戰“疫”中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聽了羅書記的課,我們認識到英勇的‘逆行者們’也是一群普通人,但是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挽救別人的生命,也就不普通了。作為大學生,我們雖然不能奔赴疫情一線,但必須好好讀書學習,嚴格遵守各項規定,為疫情防控盡一份力。”經濟管理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姚澤柱的話表示這堂課在學生心中深深紮下了根:“這是凝心聚力、共抗疫情的一堂課,讓學子心中有陽光、眼前有遠方、腳下有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