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水城鄉高質量發展在“大”上做文章


“藉助全球智慧出行大會、健康中國發展大會、中醫藥產業聯盟促進大會等一系列高規格重大活動,更高標準最好‘大整治’。”

“‘三大新城’抓緊籌劃一批有影響力的招商推介活動,加快推進一批標誌性的重大工程。”

3月17日,溧水區把城市建設與鄉村振興合併,創新性召開城鄉工作會議,並提出將高標準、寬視野融入城鄉發展,做足視野更大、目標更大、力度更大的文章。

2016年,溧水提出全區建設要按照“高於主城、比肩河西”的標準開展,通過一年打基礎、三年大變樣規劃建設,目前已建成一個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嚮往的城市。為了高質量推進城鄉工作,溧水找準在南京、在江蘇、在長三角城市群甚至在全球的方向方位,按照“大規劃”思維,提檔升級對標地區,即把餘杭作為總的比學標杆,創新學佛山順德、協調學蘇州崑山、綠色學湖州安吉、開放學廣州花都、共享學無錫江陰,通過深入研究它們的發展特點,重點解決產業層次不高、城市人口不足等突出問題。為了堅持問題導向,溧水緊扣空港會展小鎮、南京國家農高區“兩大重點片區”,把活動籌辦與環境整治、招商引資有機結合起來,高標準開展“大整治”,一方面,把節點從過去的“五一、十一、元旦”調整為“一個月、一次重大活動”,另一方面,進一步加快推進江蘇省康復醫院、綠地、寶能、天安、華僑城等重點項目和定標性項目建設,打造亮點區域和亮點項目,並按照“值得看、值得玩、值得吃、值得住”的要求,高水平建設白馬紅色李巷、洪藍郭興莊園、晶橋康養產業、和鳳三葉花開、東屏金色莊園、李在鳳田園綜合體等“特色田園鄉村組團”。同時,圍繞“國家殯葬改革試點地區”創建工作,把散墳整治納入鎮街千分制考核,確保沿線100米可視範圍內無死角、無盲區。為了補齊短板和不足,溧水採用“大提升”模式,加快健全智慧應用體系,爭取用1-2年時間與國內先進城市看齊,達到全國領先水平,探索建設“紅色物業”,發揮黨員幹部在物業管理中的模範帶頭作用,並在鞏固1-2月空氣質量排名全市第一的基礎上,誓創高質量全域Ⅲ類水,爭創全國“兩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

此外,溧水還圍繞群眾需求、建立長效管控機制、建設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等,開展“大掃除”“大拆違”“大融合”等工作,把“大”字融入高質量發展全過程,並按照每月不少於2次的要求,組織開展“機關幹部進社區大掃除活動”,通過“大”的模式提升標杆、聚合力量,鼓勵黨員幹部敢於擔當、勇於突破,“幹”字當頭、只爭朝夕,奮力爭創一流,努力奪取“雙勝利”。(通訊員 楊長喜 李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