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用大炮兵開路攻擊城鎮消滅敵人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解放軍集中50餘萬大軍採取大兵團閃擊戰術,在炮兵、裝甲兵和步兵聯合攻擊下,在28天時間裡橫掃越北邊境六省,深入敵境40至60公里,打垮了進行防禦的10萬越軍,取得了殲敵5萬餘人的重大勝利。

在這次作戰之前,解放軍多數參戰部隊已經20多年沒有打過仗,既無實戰經驗,也缺乏相關軍事訓練。而越軍則參加了幾十年不斷的戰爭,官兵作戰經驗豐富,單兵作戰能力和游擊戰水準都非常出色。而且越軍是本土防禦,地熟人熟,有充分的時間建設防禦體系,還有當年法軍留下的大量永久、半永久工事可以利用,從而在北部邊境構建出了相當堅固的防線。

1979年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用大炮兵開路攻擊城鎮消滅敵人

在戰術防禦方面,越軍最普遍採取的是佔據扼守邊境和縱深道路的制高點,組成環形防禦,點點成片,以點帶面,縱深配備,機動馳援,從而實現其“一線決勝”的目標。同時,又對重要城鎮進行設防,大修工事,組織城鎮內防禦體系,企圖以巷戰來消耗我軍。另外,越軍還依託大江大河構設防線,可以相當程度得到江河之便利,縮短防禦正面,節省兵力火力。

在這次作戰中,我軍除了進行數量較多的山地拔點作戰外,也進行了一定數量的城鎮攻堅作戰,並盡數取得了勝利。如東線的諒山、復和,西線的老街、壩灑、谷柳、發隆、孟康,這些城鎮攻堅戰都打得很激烈,雙方進行了反覆爭奪。整體總結起來,我軍有如下之成功經驗。

1979年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用大炮兵開路攻擊城鎮消滅敵人

我軍向越軍據守的城鎮發起攻擊時,通常集中優勢兵力、火力,尤其是強大炮兵,首先以猛烈火力摧毀敵人工事,並壓制敵縱深炮兵。接著步兵在炮兵掩護下發起突擊,以輪番攻擊戰術突破城鎮前沿陣地,再迅速向中心區擴張,並大膽向敵縱深陣地猛插,將其分割包圍,各個殲滅。上級在預備隊的使用上比較得當,及時掌握前沿突破情況,投入新的生力軍,從而保持連續不斷的攻擊波次。

對於據守堅固建築物、交通樞紐及地下坑道之敵,我攻擊部隊以一部兵力佔領附近有利地形,將其包圍並切斷其退路,繼之以小群多路隊形加強隨伴火器,實施連續突擊,衝入建築物內,層層搜索消滅敵人。

1979年對越反擊戰,解放軍用大炮兵開路攻擊城鎮消滅敵人

如廣州軍區第55軍攻擊重鎮諒山時,先組織數百門火炮實​施猛烈急襲,繼以步兵突擊部隊分數路猛攻,打開突破口,向縱深猛插。而炮兵則及時跟進,以抵近射擊方式摧毀越軍防禦工事,進一步擴大突破口。步兵部隊繼續向陣地縱深插入,猛打猛衝,將敵分割,再以巷戰搜剿方式將殘敵全部殲滅。

總的來說,此次作戰中我軍充分運用了大炮兵和步兵突擊戰術,以9000多門火炮發射88萬發炮彈打垮了敵人。無論何等嚴密設防的城鎮,在我軍大炮兵開路面前,最終都變成了一片瓦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