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氏設計了一次簡單會面,即刻覆滅三郤勢力,一窺晉國六卿風雲


欒氏設計了一次簡單會面,即刻覆滅三郤勢力,一窺晉國六卿風雲


*三郤

春秋晉國的政治風雲,實在是精彩紛呈,錯綜複雜,就算最後被三家瓜分,也抹殺不了它曾經的輝煌,還有些很有意思的故事。比如晉國三郤(戲)這一段。

郤氏開始於晉獻公時期,就是被驪姬挑撥,把兒子殺掉趕走的那個晉獻公,其子夷吾和重耳出逃流亡。

晉獻公時,有一個人叫叔虎,他在一次戰爭中立下大功,晉獻公封了一塊地給他。下圖的剪頭代表父子,三個紅框裡的人就是

三郤

欒氏設計了一次簡單會面,即刻覆滅三郤勢力,一窺晉國六卿風雲

把人物名字和關係梳理清楚後,就不會感覺那麼亂了,有利於故事情節理解。

話說晉獻公屠子時期,公子夷吾和重耳出逃。

當時的郤氏宗主郤芮(銳)是站在夷吾這一邊的。後來夷吾晉惠公死去,郤芮擁立晉惠公兒子為晉懷公,就是說,在還可以選擇站隊時,郤芮從來沒有選擇過重耳那一隊。

後來重耳晉文公回國繼位,郤芮雖然已經反戈,但也害怕晉文公還是不會放過晉惠公餘黨,於是聯合陰飴甥一起策劃暗殺晉文公,只是被寺人披揭穿,逃到秦國,被殺。

郤芮對於晉文公來說,肯定是反派,所幸郤氏家族裡還有郤榖(鼓)等人一直忠心追隨晉文公,才不至於讓郤芮後人被連累誅殺。但晉文公還是下令,不許郤芮的兒子郤缺在朝為官。

郤缺空有一身治國才華,只能回到冀地種田。

那天晉文公的重臣胥臣路過冀地田邊,看見正在田裡幹活的郤缺和送飯來的妻子相敬如賓,於是回去告訴晉文公,郤缺是一個君子,不應該因為父親的罪名而埋沒他的德才。晉文公這才重用賢德的郤缺,郤氏一族得以在晉國政治舞臺上重開火力。

而後郤克霸道執政,傳位於其子郤錡(奇),更霸道。

趙莊姬在聯合欒、郤兩家勢力剷除趙家勢力後,內閣裡趙家空出來的位置由郤氏填充,郤氏更加強大。

直到三郤時期來臨,郤錡和堂弟郤至,還有叔叔郤犨(抽)團結一致,仕途高歌,郤氏勢力到達了最巔峰。

可趙氏有例在先,樹大招風,不僅你的對手想要對付你,你的後輩想對付你,就連當朝國君也容不下你,趙氏不就是這麼滅族的嗎?郤氏也不例外。

從前郤氏和趙氏要好,郤氏也能主謀滅了趙氏,現在欒氏和郤氏要好,欒氏自然也會策劃滅了郤氏。

城濮之戰、邲之戰後,晉國

在與楚國霸權相爭的第三次大戰鄢陵之戰中,欒書主張先等援軍,郤至主張趁勢進攻,最後晉厲公決定採用郤至的戰術。

國君放棄了堂堂中軍將的戰術,這已經讓欒書很不高興了,後來居然還戰勝了,更是大大的掉面子!再加上平日裡郤家三兄弟趾高氣昂的,越想越不爽,欒書就制定了一個剷除郤家剷除晉厲公的計劃。

鄢陵之戰立了大功的郤至意氣風發,卻不知正一步一步走進欒書的陷阱裡。

欒書要誣陷三郤:郤氏正在聯繫晉襄公的曾孫,那個文韜武略都優秀過人的孫周

,準備要迎他回國弒君上位。

呵呵,實際上這是他欒書的造反計劃。

怎麼弄呢?他先找了在鄢陵之戰中被俘虜的楚國公子茷(罰),讓他在晉厲公面前陷害郤至:

“郤至在鄢陵之戰開戰前夕,給我父王送了一封信,信上告知晉軍現狀不穩定,要我們趁機出兵攻打晉軍。還說如果楚國順利打敗了晉國,那他就會廢舊主立新君,迎回孫周。”

就這一面之詞,晉厲公還不至於會相信,但他一定會找欒書來商議。

當他問欒書的意見時,欒書也不會馬上一棒子打死郤至,而是說:

“有這個可能吧。不如來試他一試,我晉國剛打了勝戰,國君您就派郤至去周王室那裡送禮報捷,孫周就在周王城裡,看他們兩個會不會秘密聯繫。”

晉厲公覺得有道理,就按照欒書的建議派郤至去面見周王。

這時,欒書寫給孫周的信早就送到了。欒書在信裡對孫周說:

“晉國大功臣郤至馬上就會來到周王城,麻煩您好好接待他。”

當時孫周十三四歲,被告知要接待來自母國的使臣,當然不會拒絕。而到達周王城的郤至,也沒有拒絕孫周邀約的理由。

兩人就這樣見面了,渾然不知這次見面被晉厲公派來的人監視著。

這下完全落實了郤至孫周密謀的嫌疑,晉厲公非要趁早剷除郤家才行!之後又發生了一件事,據說這件事有可能是晉厲公導演的一場戲,為自己收拾三郤找個理由。

晴好的天,一群王孫貴族出門打獵,郤至一箭就射到了一頭野豬。

本該他把野豬獻給國君,這時晉厲公身邊的一個宦官孟張搶走野豬,準備當作自己的禮物獻給國君。

這算什麼道理?你算哪根蔥?還敢當著我的面搶我的獵物搶我的功勞!郤至一氣之下拔箭射死了孟張。

晉厲公知道後,怒髮衝冠,就算宦官是奴才,但怎麼說都是國君的人,怎麼能這樣隨意殺害!

季子欺予!

晉厲公這下出師有名,可以動手滅郤了。晉厲公馬上派了跟三郤有舊仇的胥童等人帶兵殺向郤家。

而三郤早前已經收到消息,本可以組織對抗或是出逃流亡,但他們沒有。別看三人平時囂張慣了,骨子裡流著的卻還是忠誠傳統的血液。

一開始郤錡還有拼死一搏的想法,但郤至說:

人所以立,信、知、勇也。

信不反君,

智不害民,

勇不做亂。

如果失去這三種美德,還有誰會幫助我?再說如果我本是無辜,而國君殺害了無辜的臣子,一定會盡失民心,也不會有好結果的。還是死了罷了。”

於是三人坐等敵人來殺掉自己。也有說他們是自殺的,反正最後都是被陳屍朝堂。

風水輪流轉,你不轉我轉。郤氏到此覆滅。

這之後就是胥童要趁勢殺掉欒書荀偃這些老勢力,卻被晉厲公心軟放了,結果兩人反殺晉厲公和胥童,欒書再迎回孫周,是為晉悼公。

當初郤缺能夠再次還朝,多虧胥臣,現在滅掉郤家的就是胥臣的後人胥童。不能怪人家,誰叫郤缺為了上位曾經恩將仇報去害人家呢。

晉國人才濟濟,擅軍事,擅政治,更擅權術,也許這樣的環境註定嫉妒內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