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負好春光 武強縣全面掀起植樹造林熱潮

不負好春光 武強縣全面掀起植樹造林熱潮

武強縣幹部群眾合力栽下一棵棵樹苗。賈梟夢 供圖

長城網衡水訊(實習記者李珊珊 通訊員 賈梟夢 孟衛力)拿楸刨坑,培土澆水……連日來,在武強縣國省幹道沿線,在河堤溝渠旁,到處都能看到該縣幹部群眾齊心協力種下一株株樹苗,開展春季綠化植樹的身影。

據瞭解,武強縣以爭創省級森林城市為契機,大規模開展國土綠化行動。截至目前,該縣已完成造林2032.65畝。

突出重點,科學造林。武強縣以環縣城綠化、道路河渠綠化、鄉鎮村莊綠化、林業園區建設、現代果園建設、農田林網建設六大造林工程為重點,整體推進城鄉綠化。以創建國家和省級森林鄉村為引領,建設森林鄉村示範區;按照“立體綠化、彩色綠化、多樹種綠化”的要求,結合森林鄉村創建、美麗鄉村建設、生態文明示範村建設,完成72個重點村的綠化美化和已達標村的完善提高;要求各鄉鎮區,各部門在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全面動員、周密部署、多舉措推進。

嚴把三關,提高成活率

。該縣嚴把技術關,加強植樹造林的規劃和技術指導工作,對苗木種植、病蟲害防治等各個環節進行指導服務;已經造林綠化的地塊,組織開展回頭看,缺棵斷檔的及時進行補植。嚴把管護關,落實定崗、定人、定標準責任制,明確每塊綠化造林地管護責任主體,保證綠化造林與管理保護同步落實,千方百計提高樹木成活率、保存率,堅決制止亂砍濫伐、毀林毀樹等違法行為,加強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保護植樹造林成果。嚴把效果關,將縣城周邊、城鄉結合部、交通要道沿線、鄉鎮村莊附近等人口聚集區,在綠化成林的基礎上實現最好的視覺效果;結合土壤和氣候條件,選擇適宜樹種,注重科學栽植方法,切實提高樹木的成活率。

創新機制,加強督導。該縣倡導和鼓勵農民放活土地經營權,規模流轉造林綠化用地,積極培育林業大戶、林業企業、林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造林綠化,發揮其市場敏感度高、資金人才雄厚的優勢,大力開展特色林果基地建設、林下經濟發展、森林旅遊等林業一二三產業;注重典型帶動,努力打造一批造林綠化優質工程、精品工程,引領造林綠化工作上水平、上檔次;該縣還將把造林綠化工作作為各鄉鎮區黨政領導班子年終考核的重要內容,與產業項目、城建項目一起觀摩拉練、點評打分,排名通報;兩辦督查室和林業部門要成立聯合督查組,深入造林一線,對全縣造林綠化開展情況進行全程監督、專項督查,努力打造“藍綠交織森林城、生態宜居新綠洲”,為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縣、美麗武強”提供生態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