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永不熄滅的明燭

記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的鐵路公安民警張明

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3月16日,西安鐵路公安局西安公安處咸陽站派出所民警張明,工作期間突發疾病,經搶救無效不幸殉職,年僅35歲。

張明同志殉職後,公安部領導專門作出批示,公安部政治部、公安部鐵路公安局、省公安廳政治部分別發來唁電。3月18日上午,省公安廳黨委委員、政治部主任公培明專程慰問了張明同志家屬。

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連續奮戰21天

疫情在前他主動請纓

咸陽站派出所作為隴海鐵路幹線較大站派出所,老民警較多,張明是所裡為數不多的幾個“80”後業務骨幹之一,擁有過人業務能力的他,自然就將任務最重、難度最大的刑偵治安組警長的職責挑在了肩上,全所的刑事治安案件偵辦查處、站車查緝、線路治安管理、路外安全宣傳等工作繁複冗雜,張明乾的卻是樣樣得心應手,同事眼中,他永遠幹勁十足活力四射。所長楊端說:張明有熱情敢擔當,從未有畏難情緒,總是想方設法把工作做好。

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農曆新年前,當所領導安排年節值班時,張明第一個站出來說:“讓老師傅和家在外地的戰友回家,我在本地節後再說”。誰曾想,因為突如其來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再升級,防控標準越來越高,工作任務愈來愈重,讓這一次特殊的春運竟成了張明的最後一次春運,將他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35歲。

在戰鬥中,張明帶頭落實上級“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總要求,主動放棄了回家調休,一刻不停奮戰在工作崗位上。哪裡有危險,他就出現在哪裡,哪裡警力不足,他就補充到哪裡,哪裡有臨時任務,他就支援到哪裡。負責分發防疫物資的女民警懷有身孕,不方便奔波勞累,他就主動上前及時幫助領取、發放上級配發的消毒液、口罩、防護服等防疫物品,第一時間驅車送到沿線警務區民警手中;送完物資回來,他又主動協助站勤民警配合車站、衛生部門篩查旅客體溫,維護站車秩序。

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張明父母的家離派出所不遠,疫情警報響起,他就把孩子託付給父母,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派出所的工作當中,疫情期間他吃住在所裡,連續21天沒有回過一次家。所長楊端心疼他的身體,強制命令他回家。擰不過領導同事的關心,張明臨走時說:“非常時期,我休息一天就夠了。”非常時期,為了孩子和家人的安全,一線回來的張明沒有選擇回到父母家中,而是回到自己在單位附近租的房子裡,在那裡,張明做了三道簡單飯菜給自己,同時發了朋友圈,並配文:“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誰知,這三道簡單的飯菜的照片竟是他留給兒子和父母的最後紀念,這條朋友圈,也成了他對兒子和親人的最後道別。

奔波忙碌50小時

最後的相見竟成了永別

隨著疫情逐漸得到控制,返崗復工復產的旅客逐漸增多,鐵路站車線安保面臨責任更加巨大。

3月13日19時許,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咸陽西火車站道岔兩人因口角發生肢體衝突。接警後,張明帶領民警武昊天調查處置,3月14日整整一天奔走於受害人、醫院、施暴人間調查取證。3月15日上午,張明又對相關人員開展問詢,製作法律文書。中午,他簡單吃過飯後,又一次奔赴現場,直至18時30分才返回所裡。晚上21時,張明逝世前四個小時,教導員朱航看見他依然在辦公室忙著規整案卷,囑咐他早點休息,他卻說:“快好了,等案卷材料規整完了再休息。”在朱航再三要求下,他才返回宿舍。誰曾想這竟是永別,回憶起和張明生前的最後一次畫面,特警出身的朱航潸然淚下、泣不成聲,面頰上灑滿了對戰友留戀的滾滾熱淚。

27歲青年民警武昊天理論知識豐富但缺少辦案經驗,所領導將他專門調到張明所在的刑偵治安組,希望張明“以老帶新”做好“傳幫帶”。前幾天一直跟著張明辦理的案件,眼看就要結案了,但讓武昊天沒想到的是,這竟是和師傅辦理的最後一起案件。“如今陰陽兩隔,恍如隔世”,武昊天拿著案卷的手不斷顫抖,他永遠不會忘記張明生前說的最後一句話“要嚴格公正執法,受害者是名農民工,不要讓他們受了傷又流淚。”

從警生涯14年

他是百姓心裡的好警察

參加鐵路公安工作14年來,張明一直奮戰在基層安保第一線,始終把百姓利益放在首位,把旅客冷暖記在心間,為旅客群眾辦好事實事500餘件,用真情真心真意贏得了群眾讚譽,收穫了一連串的好口碑。

“群眾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只要帶著真心去執法就會得到真情的回饋”。張明是這麼說也是這麼做的。

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2019年10月16日,張明接到同事移交的一個“特殊”警情。求助的是名寧夏籍未成年人,在和孩子的交談中,張明發現了諸多端倪,這名15歲男孩疑似離家出走,因此張明在處置這起警情時不敢有任何馬虎。經過和男孩三小時耐心交流,終於打開了他的心結。男孩是寧夏一名住校生,學校遇到煩心事後私自逃離學校,前往河南和網友闖社會。“一個孩子就是一個家庭,我們不能讓涉世未深的孩子流落社會”,張明感慨的說。

去年7月13日,張明在進站口發現兩名男子拉扯爭吵影響進站秩序。經瞭解,患有精神分裂的26歲男子從精神病院出院後不服家長管教,購買火車票欲外出務工。其父考慮他的身體狀況,一路跟隨到火車站,隨後父子兩發生了爭吵。候車室人員密集,一旦精神病人情緒失控後果不堪設想,面對情緒暴躁的男子,張明果斷將其拉到一邊勸解寬慰,最終男子放棄執拗,同意跟隨父親回家。

在張明身上這樣的事情不勝枚舉,凡是由他參與處置的涉及旅客群眾利益的案件在所裡都是“最佳案件”。在這些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張明的拳拳愛民之心,他用平凡的舉動架起了一座“警為民、民擁警”的愛心之橋,更是新時代西安鐵警踐行“楓橋經驗”的生動寫照。

查破案件400餘起

警徽鑑證他的使命擔當

張明始終牢記初心使命、黨員身份、警察職責,無論是在抓捕現場還是在抗疫前線,無論是在援外戰場還是在安保前沿,他都義無反顧、拼搏奉獻、勇往直前,用自己的身軀為旅客群眾築起安全屏障。從警以來,張明參與查破各類刑事治安案件421起,抓處違法犯罪嫌疑人450名。

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2008年2月6日,時任韋莊站派出所民警的張明放棄春節和家人團聚,遠赴川黔地區開展打擊倒賣火車票專項工作。期間,他克服當地語言不通、環境不熟不利因素,先後查處倒票案件30起,收繳車票220張,跟車調查5次行程3000餘公里,查出高價車票260張,查獲重要線索31條。由於表現優異,張明榮立了從警以來第一次個人三等功。

2017年1月14日,張明和禁毒支隊民警研判到當日K166次列車上有毒販可能攜帶毒品。為防止狡猾異常的嫌疑人狗急跳牆,他建議改變抓捕地點並被專案組採納,最終在出站口將此人抓獲,繳獲海洛因106.56克,這是咸陽站派出所當年查處的最大一起運輸毒品案。該起案件作為西安鐵路運輸法院當年優秀案例進行研討。返回所裡的路上,張明發了一條微文“哪有歲月靜好,只是有人負重前行。作為警察雖累但更自豪”。

2018年6月23日,在候車室開展查緝的張明發現一名青年男子形色慌張、行動詭異。多年執勤經驗和職業敏感使張明斷定該男子有問題。於是,他和同事前後包抄將男子當場擒獲。經盤查,犯罪嫌疑人康某竟然涉嫌於當年3月23日在西安市新城區某街坊偷盜作案後縱火焚燒汽車,系重點在逃人員。這僅僅是他抓捕過的200多名逃犯中的一個。

張明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狙擊戰期間堅守在安保一線人民公安的傑出代表,他的執著與堅守鑄就了忠誠本色,頭頂的警徽和肩抗的責任讓他夜以繼日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直到犧牲在工作崗位上;他的一生,彰顯了一名優秀人民警察的責任擔當,體現了危急時刻一名黨員民警的人生抉擇——關鍵時刻衝鋒在前豁得出去,危難關頭挺身而出無所畏懼,他用短暫的生命書寫了人生不朽華章。

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萬千磨礪春始來。逝者已矣,張明雖然再不能看看這祖國大地美麗的春色,但正是因為張明和千萬個像張明一樣的人民警察的堅持和努力,才給人民群眾種下了春的希望。張明同志的精神就像明燭,永不熄滅!

痛悼!西安35歲公安民警犧牲在抗疫安保一線

戰友,一路走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