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財經行業熱點:

1.【國家電網成立“新基建”領導小組 發力充電樁建設】

國家電網黨組近日召開會議,全力復工復產,在加快“新基建”中扛起大擔當、展現新作為。國家電網黨組書記、董事長毛偉明主持會議並講話強調,要緊盯目標方向,除了抓好特高壓在建項目建設以外,要加快研究推動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要超前謀篇佈局,在加快特高壓發展、推動充電樁建設方面持續發力、取得突破。

充電樁是新基建重點投資方向。充電樁是電動汽車產業發展的基礎設施和關鍵一環。世界各國都在將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向充電設施建設轉移。去年3月,財政部、工信部等四部委發佈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強調,降低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轉為用於支持充電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國際能源署(IEA)預計,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保有量將達1.25億輛,公共充電樁需求量超千萬個,這還不算不計其數的私人充電設施,市場投資規模萬億級。

◆國電南瑞(600406)在國網已經完成的四批次充換電設備、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網絡建設招標中,中標量名列前茅。

◆中恆電氣(002364)開發了新一代直流快充轉換器(30KW)。不僅滿足了市場新一代柔性充電需求,更滿足了以國家電網為首招標單位的市場運營規模效應。

◆和順電氣(300141)有完整的電動汽車充電站解決方案,充電樁部件(網外設備、EPC)有較高知名度,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均是公司充電樁產品主要客戶,同時還是公司輸配電設備主要客戶。

◆易事特(300376)品牌充電樁主要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等幾大運營平臺提供軟硬件一體化充電設備產品。

◆金冠股份(300510)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新能源充電樁業務主要客戶為國家電網。

2.【消息稱國家大基金二期將注資紫光展銳 估值逾600億元】

3月17日,有消息稱,大基金投委會已經通過了對於紫光展銳的投資決議,大基金二期計劃投入22.5億元,另外還傳出上海國資委也將會對紫光展銳進行注資。對此,國家大基金管理人華芯投資總裁路軍表示,“以公開信息為準”。據悉紫光展銳目前估值高達630億元,大基金二期注資22.5億元,將可取得展銳約3.57%的股份。再加上大基金一期間接持有的展銳的17.142%的股權,那麼綜合來看,國家大基金一期加二期將控制展銳20.712%的股權。

紫光展銳是不僅是國內僅次於華為海思的第二大國產芯片設計廠商,同時也是全球公開市場上的第二大基帶芯片廠商。在當下關鍵的5G領域,展銳也是全球僅有的五家能夠提供5G芯片的廠商之一。除了手機市場之外,在物聯網領域,展銳也有著豐富的產品線,並且在國內市場也擁有著不低的市場份額。

◆紫光股份(000938)、紫光國微(002049)與紫光展銳同為紫光集團旗下公司。

◆泰晶科技(603738)參與紫光展訊、紫光展銳等芯片方案商的同步設計開發,並取得一系列的產品平臺認證。

3.【新冠疫苗研發領域多路線部署 相關公司望受關注】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7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藥物疫苗和檢測試劑研發攻關最新情況。據悉,目前多路線部署推進的疫苗以及抗體新藥研發均取得良好進展,mRNA疫苗領域,預計4月中旬臨床試驗。此外,港股康希諾生物發佈公告,由公司與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聯合開發的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腺病毒載體)(「Ad5-nCoV」)已經通過了臨床研究註冊審評,獲批進入臨床試驗。

國家衛健委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新冠肺炎疫苗5條技術路線:滅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組亞單位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穩步推進。估計在4月份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可能有希望部分疫苗能夠進入臨床或者應急使用。上市公司紛紛佈局新冠肺炎疫苗研發,通過新冠肺炎疫苗的投入,也有利於相關上市公司進一步增強技術實力,加快新疫苗技術平臺的搭建,對公司長期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康泰生物(300601)、華蘭生物(002007)等疫苗龍頭企業正在積極研究新冠疫苗。

◆復星醫藥(600196)16日公告稱,復星醫藥產業獲得BioNTech授權獨家開發、商業化基於其mRNA技術平臺研發的針對COVID-19的疫苗產品,BioNTech計劃在獲得監管批准後,從4月底起開展全球臨床試驗。

◆冠昊生物(300238)與美國參股公司合作開展新型肺炎冠狀病毒mRNA疫苗的研究和臨床項目,ZY的專利多糖載體通過改造可以解決mRNA疫苗傳送、儲存送輸等挑戰。

◆鵬鷂環保(300664)近日公告稱擬向北京艾棣維欣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投資3000萬元,用於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疫苗的快速研發工作。

4.【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迎來法律保障 農藥龍頭迎機遇】

1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農作物病蟲害防治條例(草案)》,明確了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農業生產經營者的防治責任,細化完善了監測預報、預防控制、應急處置等全鏈條防治制度安排,為農業發展特別是做好今年重大病蟲害防治、穩定糧食生產提供法律保障。

農藥是保護農作物免受病蟲危害的重要措施之一,《2020年農藥管理工作要點》指出,鼓勵企業兼併重組,退出一批競爭力弱的小農藥企業。同時,控制新增企業數量,督促相關農藥企業按照規定進入化工園區或工業園區,鼓勵發展高效低風險農藥,淘汰高汙染、高風險的落後產能。

在高效低毒農藥成為大勢所趨,國內農藥產業整合,安全環保要求日漸嚴格的背景下,規範化生產的農藥龍頭企業將顯著受益,相關公司主要有揚農化工(600486)、安道麥A(000553)、長青股份(002391)、諾普信(002215)等。

5.【發改委發文 加大對分佈式能源等領域政策支持力度】

國家發改委17日印發《關於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意見提出,促進能源清潔發展,加大對分佈式能源、智能電網、儲能技術、多能互補的政策支持力度。

目前分佈式能源特別是清潔能源主要是分佈式光伏發電。2020年是我國光伏發電由補貼依賴進入平價的關鍵一年。對於光伏發電項目的管理模式仍將採用平價項目優先、財政補貼的項目實施競價的管理模式。2020年是有國家補貼的最後一年,企業項目建設積極性會明顯提高,甚至可能出現搶裝。另外,分佈式光伏發電多樣化應用前景廣闊,首現是光伏+5G通信,其次是光伏+新能源汽車,還有光伏+制氫、光伏+制氫等。分佈式光伏發電系統的便利性,能夠有效降低5G通信基站建設、充電樁建設等應用方面的電力基礎設施投資支出。隆基股份(601012)、通威股份(600438)、東方日升(300118)、晶澳科技(002459)、拓日新能(002218)等產業鏈相關企業有望受益

6.【兩部委推進綠色生產和消費 將制定氫能支持政策】

國家發改委、司法部印發《關於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在9大方面提出了27項重點任務,其中包括“研究制定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準規範和支持政策(2021年完成)”。《意見》中還有多處涉及新能源汽車:建立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機制,有條件的地方對消費者購置節能新能源汽車給予適當支持;鼓勵公交、環衛、出租、通勤、城市郵政快遞作業、城市物流等領域新增和更新車輛採用新能源和清潔能源汽車。

以氫為主要動力來源的燃料電池產業正在持續受到政策關注。2019年,“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首次寫進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當年全國燃料電池汽車銷售2737輛,同比增長79%,累計銷量達到6000臺。2020年,已有上海、山西、湖北、江蘇、廣東等多個省市明確了全年燃料電池車推廣數量,預計全國銷量有望超過5000輛,保有量突破1萬輛。隨著技術迭代以及成本快速下降,燃料電池未來應用場景廣闊,制氫、儲氫、運氫、加氫、催化劑等環節有望優先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