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發揮集體協商協調勞動關係作用 維護職工隊伍穩定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受疫情影響,眾多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增多、職工權益保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當前正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和廣大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各級工會組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發揮工會組織優勢,積極推進疫情防控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指導企業和職工運用集體協商機制,協商處理疫情防控期間勞動合同、勞動報酬、休息休假等問題,妥善應對和處理疫情防控期間及企業復工復產前後勞動用工和職工權益保障問題,確保勞動關係總體和諧穩定。

  一是將集體協商工作作為疫情期間工會協調和穩定勞動關係的重要機制。各地工會認識到在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更加複雜和疫情防控形勢嚴峻的背景下,要充分發揮集體協商制度對於穩定就業崗位、促進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將集體協商工作作為疫情防控期間維護勞動關係穩定、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支持企業和職工共渡難關的重要機制。全國總工會聯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國企業聯合會、全國工商聯共同下發《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穩定勞動關係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意見》,將集體協商工作作為協調和穩定勞動關係的重要機制,鼓勵和支持企業和職工協商解決勞動用工、工資待遇等問題。北京等27個省級三方轉發或提出具體實施意見。北京、內蒙古、上海、江蘇、福建、浙江、安徽、山東、河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陝西、甘肅、新疆等16個省(區、市)總工會就做好疫情防控期間集體協商工作下發專項通知。浙江、福建、山東、河南、陝西等省級三方均以“同舟共濟、共渡難關”為主題開展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天津、河南、寧夏將開展集中要約行動列為工會年度重點工作。北京、江蘇淮安等地制定下發疫情防控期間的集體合同或共同約定書的參考文本,供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整細化。

  二是廣泛宣傳協商理念,引導企業和職工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在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不斷升級的特殊形勢下,各地工會廣泛藉助微博、微信等網絡平臺,採取發佈指導意見、開展線上講座、向企業發出提示函等方式,向企業與職工宣傳“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的協商理念,推動企業建立和規範集體協商制度,引導職工發揚工人階級識大體、顧大局的優良傳統,關心企業生存發展、幫助企業戰勝困難。北京、河北、湖南、廣東、浙江、重慶、寧夏等省(區、市)協調勞動關係三方委員會向企業和職工發出倡議,號召風雨同行、攜手共濟,共同維護勞動關係和諧穩定。內蒙古呼倫貝爾、烏蘭察布、包頭等多地市均發佈集體協商工作提示函,指導企業開展集體協商工作,做到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兩不誤。


  三是明確特殊形勢下的協商重點,著力解決當前企業和職工面臨的突出困難。針對當前企業經營壓力增大、職工權益受到影響的實際情況,各地工會將保企業、穩就業、促和諧作為當前集體協商工作主線,著重圍繞企業復工復產的重點難點和職工需求的熱點焦點開展集體協商,將受疫情影響企業停工停產期間職工的勞動關係處理、疫情期間企業工時制度、靈活上班期間工資待遇及薪酬福利調整、工資支付、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等涉及職工切身利益問題作為協商重點。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企業,指導企業通過集體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幫助企業儘可能減少受疫情影響帶來的損失,實現不裁員或少裁員。上海市總聯合市企聯、市工商聯下發《關於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企業集體協商工作的相關提示》,率先提出特殊形勢下開展集體協商要堅持合法合理、利益兼顧、靈活實效的原則,對特殊時期做好集體協商工作的十二個方面問題等進行重點提示說明;江蘇省總提出“突出協商權益保障、分類協商工資待遇、靈活協商用工形式、創新協商激勵制度”等四方面協商重點;北京市總髮布《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做好集體協商的工作指引》及內容參考。

  四是適應疫情防控特殊要求,創新集體協商方式。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工會積極創新協商方式,通過推動網上要約、鼓勵線上協商、創新審議方式等,積極藉助現代信息技術,探索電視電話、微信群、網絡視頻會議等線上方式在集體協商工作中的有效運用,指導企業方和職工方通過微信、郵箱、企業 OA 辦公系統等線上方式啟動協商要約、做好議題收集、議題整理、意見交換等工作,藉助網絡視頻平臺開展協商,在確保程序規範的前提下因地制宜開展工作。江蘇省總對企業和工會以網上要約、線上協商、視頻會議職代會審議等線上協商流程進行明確,上海市總提出了特殊時期集體協商和協議履行的流程。蘭州市三方以線上“屏對屏”方式啟動2020工資集體協商“要約季”。

  五是充分發揮專職集體協商指導員隊伍作用,深入企業進行指導服務。在疫情防控期間,各地工會注重發揮集體協商指導員作用,為企業提供具體專業、針對性強的服務,提升集體協商的質量和效果。江蘇省總要求充分發揮集體協商指導工作室作用,在特殊時期主動履職、擔當作為。上海市總要求對轄區內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全面排摸,發現企業有調整用工管理制度需求的主動提供協商指導、派員觀察。瀋陽市總下發《關於組織工資集體協商專職指導員隊伍深入復工企業指導調處勞動關係工作方案》,成立領導小組,組成工作組深入企業進行指導服務。

  六是培育優秀協商案例,發揮典型示範帶動作用。疫情爆發以來,各地工會指導企業通過開展集體協商方式,兼顧勞資雙方合法權益,培育了一批優秀協商典型案例。上海指導上好佳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思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開展集體協商,並就員工薪酬待遇、未返崗職工使用年休假等議題達成共識,企業承諾疫情防控期間不裁員、少裁員。西安指導陝西秦晉櫟邑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餓了麼閻良站)以網絡視頻會議形式成功開展集體協商,經協商疫情期間騎手每單報酬提升11.12%-43.75%,增加每天200元的保底工資,併為騎手提供口罩、酒精、手套等防護用品及免費簡餐。雲南省普洱市沃爾咖啡公司行政方主動向工會提出要約,就因疫情影響未返崗期間的工資待遇及職工帶薪年休假、體檢、誤餐補助、職工福利等問題進行協商並達成共識。浙江省建德市總培育了同創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等16家開展線上協商的樣板企業。福建省泉州市總指導漢威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通過微信開展“雲協商”。內蒙古赤峰市總以“上參下”的形式指導玉龍國賓有限公司瑞享酒店2020年集體協商會議。

  下一步,各級工會組織將繼續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要求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支持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和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工作,大力推進集體協商,不斷提升質量效果,引導職工和企業妥善處理復工復產前後勞動關係和職工權益保障等問題,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係,確保職工隊伍穩定,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奉獻工會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